导图社区 腰痛康复
腰痛腰痛不是一种疾病诊断,而是以腰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候群或症状综合征其表现为腰骶臀部的疼痛症状,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症状。
生物力学第6章,内容有肌腱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肌腱损伤的临床生物力学、韧带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性、韧带损伤的临床生物力学,适用于预习、复习做参照。
这是一篇关于特殊问题康复的思维导图,具体有关节挛缩、异位骨化、骨筋膜室综合征、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等。
这是一篇关于运动创伤康复的思维导图,具体有韧带损伤、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肌肉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腰痛康复
概述
腰痛腰痛不是一种疾病诊断,而是以腰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候群或症状综合征其表现为腰骶臀部的疼痛症状,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症状
腰痛非常普遍,90%的人一生中都曾有过腰痛的体验。 慢性腰痛(持续6个月以上)的年发生率约为5%,终身流行率通常为50%~70%
分型
病因学分型
特异性腰痛
非特异性腰痛
根性腰痛
发病时间分型
急性腰痛
慢性腰痛
病因病理
脊柱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引起的腰痛
软组织损伤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腰椎小关节紊乱
脊椎病变引起的腰痛
腰椎骨折
腰椎滑脱症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畸形
脊柱结核
脊柱肿瘤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
腰椎退行性病变
①腰椎骨关节退行性变;②腰椎间盘突出; ③腰椎管狭窄;④ 脊柱骨质疏松
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引起的腰痛:脊髓压迫、急性脊髓炎、神经根炎等
内脏器官疾患引起的腰痛
心理因素
临床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要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压痛突出间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棘旁,受累神经分支或神经干上
腰椎曲度变直、侧凸和腰骶角的变化
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腰椎管狭窄症
主要症状为长期腰痛,腿痛,间歇性跛行,腰痛常诉下腰及骶部疼痛,站立行走时重,坐位或侧卧屈髋时轻。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行走距离越远症状越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脊柱骨质疏松症
本病患者多主诉广泛的腰背慢性痛,难以准确定位,以钝痛最多见。一般上午痛轻、下午至晚间重,卧床休息可缓解。疼痛可因腰部肌肉保护性紧张、肌肉韧带劳损所致。有的患者开始腰背痛不明显,也未发现脊柱骨质疏松,直至椎体有压缩骨折,疼痛症状才明显。骨量减少是明确本病的重要依据。
急性腰扭伤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腰背肌筋膜炎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及梨状肌综合征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
康复治疗
非手术治疗
卧床休息:急性腰痛患者疼痛较剧烈时,可指导患者短时间卧床休息,一般以2~3天为宜,不主张长期卧床
矫形支具:佩戴腰围可以限制腰椎的运动,特别是协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保证损伤组织可以局部充分休息。腰围佩戴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在佩戴期间可根据患者的身体和疼痛情况,做一定强度的腰腹部肌力训练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扩张血管药物
解痉类药物
营养神经药物
中药
腰椎牵引:慢速牵引,快速牵引
注射疗法
局部痛点封闭
经皮阻滞疗法 常用骶裂孔注射阻滞疗法
物理因子
高频电疗:超短波、短波、微波等
低中频电疗:低频、低频调制中频、等幅中频、干扰电等
直流电离子导入:维生素B、碘离子、中药等
磁疗:脉冲磁场
其它:石蜡疗法、红外线疗法、湿热敷疗法、超声波疗法等
针灸治疗:包括灸法和针法
推拿和手法治疗
运动疗法:徒手运动疗法,器械运动训练
心理干预
手术治疗
适应证: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腰痛,除非具有明确手术适应证的病例,其治疗的基本原则都是遵循先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再手术治疗这一基本原则。对呈进行性发展者,则需要及早进行手术。腰椎方式包括非融合与融合手术两类
术后注意事项:如有金属内固定,术后3天,患者可佩戴腰围或支具坐起、下地活动。注意避免腰部过度活动或外伤,日常活动需要佩戴腰围。 术后3~6周,逐步减少腰围佩戴时间,开展腰背肌训练,避免疲劳及重劳动
康复教育与腰痛的预防
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康复评定
腰椎功能评定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Quebec腰痛分类评定
疼痛评定:(1)VAS (2)疼痛评分量表
关节活动度评定:旋转,伸展,屈曲,侧屈
肌力评定:躯干肌肉肌力评定,躯干肌肉耐力评定
特征性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
屈颈试验
跟臀试验
梨状肌紧张试验
健侧直腿抬高试验
腘神经牵拉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
髂骨分离试验
骶髂关节扭转试验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电生理评定
心理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