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的用法古今变化不大,它是一个一般
的否定副词,既可否定动词,也可以否定形容词;
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也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
2、 先秦时,“弗”后动词也有带宾语的,如“虽与俱
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这种用法
的“弗”看不出与“不”有什么不同。两汉及两汉
以后,不但“弗”后动词带宾语的多起来,而且“
弗”还可以用在形容词前,表示对事物性状的否定
,也译成“不”。
3、 “毋”“勿”和“不”“弗”的区别在于,“不”“弗”表示一
般的否定,“毋”“勿”用在祈使句命令句中着力于表示
对某种行为的禁止或劝阻,前人称之为“禁戒之辞。
“毋”又写作“无”。“毋”(无)“勿”表禁止或劝阻,译为
“不要”“别”。
4、 “毋”(无)“勿”用在叙述句中的动词前,表示不
实行某种动作行为,可译为“不”或“不用”。
5、 在用法上,“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没有”。 有时“未”也用来表示一般的
否定,与“不”用法相同。
6、 “非”的用法上的特点是:不只是否定后面的动
词,而是否定整个谓语,尤以否定名词性谓语为多。
有时候,“否”在句中为条件分句。
7、 “微”,在单句中,与“非”相当,可译为“
不是”。“微”还可以用作表示否定的假设连
词,可译为“如果不是”;还可以同“独”结
合,译为“不仅仅”“不单单”。
8、 “莫”作为否定副词,表示“不”“不要”“
没(有)”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