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染病学 血吸虫病
传染病学思维导图开始更新,根据第九版教材和我们学校老师的PPT制作,内容详实,复习可参考。 更多医学资料,在公众号菜路路的医学小屋哦。欢迎各位大佬关注一下。
临床医学生期末复习笔记,儿科学,根据景晴老师执业医师网课及第九版人卫教材整理,可供本科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
概述
引起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有五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
病原学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 寄生在门静脉系统
生活史
人是终末宿主
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多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
粪便入水
钉螺孳生
接触疫水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夏秋季多见
可反复感染
发病机制
尾蚴
穿过皮肤可引起局部速发与迟发型变态反应
幼虫
移行过程中, 其体表抗原决定簇逐渐向宿主抗原转化, 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因此不引起严重组织损伤或炎症
成虫
表膜具抗原性, 可激发宿主产生相应抗体,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肠道及器官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作为循环抗原, 与相应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在血液或沉积于器官, 引起免疫复合物病变
虫卵
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和病理变化重要因素
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 使T 淋巴细胞致敏, 释放各种淋巴因子, 吸引大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聚集于虫卵周围, 形成虫卵肉芽肿, 又称虫卵结节(重要名词解释)
何博礼现象
虫卵周围有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 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
伴随免疫
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的现象
免疫逃逸
血吸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
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改变
虫卵肉芽肿反应
第一阶段
尾蚴钻入皮肤
尾蚴性皮炎
第二阶段
幼虫随血流经右心到达肺
肺出血与白细胞浸润
严重者出血性肺炎
第三阶段
成虫及其代谢产物仅产生局部轻微静脉内膜炎
轻度贫血,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虫体死后血管壁坏死和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性脉管炎
第四阶段
虫卯引起形成典型的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
主要病理损害
病理改变
结肠
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为最重, 横结肠、阑尾次之
早期黏膜充血水肿、片状出血、浅表溃疡
慢性患者可引起肠息肉和结肠狭窄、肠梗阻
虫卵沉积在阑尾成阑尾炎
肝脏
早期肝脏充血肿胀, 表面可见黄褐色粟粒样虫卵结节
晚期可见干线状纤维化
门脉高压征象
脾脏
增大,可出现巨脾,脾功能亢进
异位损害
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浸润
脑部病变主要是顶叶与颞叶的虫卵肉芽肿
临床表现
潜伏期
30-60天
急性血吸虫病
发热
过敏反应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 腹部不适, 轻微腹痛、腹泻、呕吐
肝脾大
肝大伴压痛
其他
咳嗽气喘胸痛
重症有神经症状、恶病质等
慢性血吸虫病
无症状型
有症状型
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
乏力、消瘦、贫血;轻微腹痛、慢性腹泻;肝脾肿大
晚期血吸虫病
巨脾
最为常见, 占晚期血吸虫病绝大多数
腹水
是严重肝硬化的重要标志
结肠肉芽肿
侏儒
异位血吸虫病
肺型血吸虫病
轻度咳嗽与胸部隐痛、疚少, 咯血罕见
重型患者
肺部有广泛病变
胸部X 线
肺部有弥漫云雾状、点片状、粟粒样浸润阴影, 边缘模糊
多位于中下肺
脑型血吸虫病
急性
临床表现酷似脑膜脑炎
慢性
癫痫发作,尤以局限性癫痫为多见
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或有蛋白质与白细胞轻度增多
辅助检查
血常规
急性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一般轻度增多
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常不增多, 甚至消失
晚期由于肝硬化造成三系减少
粪便检查
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
急性期检出率高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或虫卵透明法
肝功能
球蛋白增高, 血清ALT 、AST 轻度增高
晚期
白/球比倒置
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是无症状患者
多正常
免疫学检查
皮内试验( I DT )
环卵沉淀试验( COPT )
间接血凝试验( 旧A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循环抗原酶免疫法( EIA )
直肠黏膜活检
距肛门8 - 1 0cm 背侧黏膜处取材阳性率最高
查到虫卵(+)
影像学
B超,CT
mNGS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
感染
肠道并发症
治疗
病原治疗
吡喹酮
对症治疗
高热、中毒症状;肠道症状;巨脾、门脉高压
预防
控制传染源
流行区每年对患者、病畜进行普查普治
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钉螺
保护易感人群
严禁在疫水中游泳, 戏水
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尾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