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历史上册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汇总思维导图,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形式上从部落到全国统一再到国家支离破碎,曾一度分裂到十六国之多。文化上从甲骨文发展到“百家争鸣”,再到南北朝时期《兰亭集序》《宣示表》等巨作的出现,从使用火发展到《齐民要术》农学著作,还有更多优秀的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即使国家分分合合,中国的文化、科技的发展却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攀登。而这不正是历史所真正传达的意义吗?
编辑于2023-01-04 09:48:01 湖北省简介:张士诚这几年只干了一件事情-修城,就是为了能做最好的防御,抵挡朱元璋的进攻,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在平江城外设置了十一支军队,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攻打,八个月后平江被攻陷。最后被俘的张士诚对朱元璋说了唯一一句并且是最后一句话:“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大意就是你打赢我并不是你有多了不起,只是天保佑你而不保佑我而已。朱元璋正享受着成功战绩,哪受得了这种侮辱,杀死了他。(张士诚宁死不愿被虏,所以故意激怒朱元璋杀掉自己)
简介:朱元璋即将面对下一个敌人-张士诚,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点出现了一件让朱元璋意想不到的事情,朱文正(朱元璋的亲侄子)背叛了朱元璋与张士诚勾结,朱元璋丢下手中的工作,气急败坏地来到洪都,见了朱文正就一顿猛抽,最终,因为马皇后的劝阻才没杀他,这个战功卓著,颇具军事天才的将领就这么荒唐的结束了自己光辉的一生,最后在囚禁中死去。
简介:军事上的失败已经让陈友谅几近崩溃,而他手下的将军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让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于是他下了最后一道命:“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他或许临死也想不通为什么落到今日地步,论实力、装备、决策,他没有一样是输给朱元璋的,可为什么自己却输得如此彻底。他忽略了一位首领最需要凝聚的-人心,我想他还是了解的历史还是太少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简介:张士诚这几年只干了一件事情-修城,就是为了能做最好的防御,抵挡朱元璋的进攻,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在平江城外设置了十一支军队,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攻打,八个月后平江被攻陷。最后被俘的张士诚对朱元璋说了唯一一句并且是最后一句话:“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大意就是你打赢我并不是你有多了不起,只是天保佑你而不保佑我而已。朱元璋正享受着成功战绩,哪受得了这种侮辱,杀死了他。(张士诚宁死不愿被虏,所以故意激怒朱元璋杀掉自己)
简介:朱元璋即将面对下一个敌人-张士诚,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点出现了一件让朱元璋意想不到的事情,朱文正(朱元璋的亲侄子)背叛了朱元璋与张士诚勾结,朱元璋丢下手中的工作,气急败坏地来到洪都,见了朱文正就一顿猛抽,最终,因为马皇后的劝阻才没杀他,这个战功卓著,颇具军事天才的将领就这么荒唐的结束了自己光辉的一生,最后在囚禁中死去。
简介:军事上的失败已经让陈友谅几近崩溃,而他手下的将军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让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于是他下了最后一道命:“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他或许临死也想不通为什么落到今日地步,论实力、装备、决策,他没有一样是输给朱元璋的,可为什么自己却输得如此彻底。他忽略了一位首领最需要凝聚的-人心,我想他还是了解的历史还是太少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汇总
北魏陶俑
不晚的亿图脑图主页
事件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半坡文化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夏朝建立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国人暴动
西周灭亡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商鞅开始变法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秦朝灭亡
西汉建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东汉建立
班超出使西域
黄巾起义爆发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万-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距今约6000-40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138年
公元9年
公元25年
东汉明帝时
184年
200年
208年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水经注》书影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宣示表》拓片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称谓
农学家
数学家 天文学家
书法家
画家
雕塑派
地理学家
人物
贾思勰
祖冲之
钟繇、胡昭 王羲之
顾恺之
郦道元
朝代
北朝
南朝
曹魏 东晋
东晋
南北朝
北魏
主要成就
《齐民要术》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缀术》《大民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钟繇楷书《宣示表》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水经注》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经济文化
民族心理
各民族相互学习
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隔阂、偏见逐渐减少
439年
鲜卑族 拓跋部
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后期
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
迁都洛阳
494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民族交融
增强北魏实力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速北方种各族的封建化
改汉姓
说汉语
穿汉服
联汉姻
淝水之战
前秦
意图统一南北
失败原因
统一时机不成熟
民族融合不充分,民族矛盾严重,内部不团结
苻坚轻敌,指挥不当
战火烧到南方,不得民心
80万大军
东晋
8万精兵
成功原因
东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统治者比较重视。
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表现
商业
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手工业
快速发展
农业
荒地被开垦、兴修水利
犁耕、粪肥
育秧移栽、麦稻兼作
影响
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陈
粱
齐
宋
“南朝”
定都建康
420年——589年
东晋灭亡
420年
司马睿
建立东晋
政治
“王与马,共天下”
经济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定都建康
317年
丞相
符坚
王猛
统一黄河流域
内迁原因
对汉族先进经济文化、优越自然条件的向往;
少数民族社会不安;
八王之乱,南下反晋。
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东汉、魏、晋时期
”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
西晋由盛而衰的标志
西晋初年
大封同姓诸王
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晋惠帝
昏庸无能
八个封王
洛阳混战
西晋灭亡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西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
西来统治者暴政激起内迁各族人民反抗;
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
蜀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吴
民族融合
北民南迁
江南经济开发
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
短期统一“三家归晋”
匈奴
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全国再次陷入混乱
316年
吴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
司马炎自立为帝,定都洛阳
蜀
魏
280年
266年
263年
三国鼎立
背景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国鼎立的形成
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功绩
魏
220年
曹丕称帝
洛阳
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汉(史称蜀汉)
221年
刘备称帝
成都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222年
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
建业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原因
官渡之战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招揽人才;进行屯田,增强经济实力;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火烧乌巢的战术。
袁绍
骄傲轻敌;拒绝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
曹操
骄傲轻敌;曹军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军心涣散;东风南起。
孙刘联军
联合抗曹,诸军协力,战术正确。
以少胜多,都用到火
特点
意义
结果
年份
赤壁之战
曹操—孙刘联军
208年
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双方
战役
官渡之战
曹操——袁绍
200年
曹操胜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三国鼎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史记》
作者
司马迁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体例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特点
兼具文学和史学价值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畅,无韵之离骚”
佛教和道教
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界的印度。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开始广泛传播。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道教
我国的宗教,兴起于东汉末年。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都是首教早期的创始人。
医学
张仲景
时间:东汉末年
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评价: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华佗
时间:东汉末年
成就: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造纸术
发明
西汉时期
改进
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
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东汉形势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丝绸之路
地点
人物
汉武帝
张骞
历史影响
对汉代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促进汉朝的兴盛,提高汉朝的地位
对今天
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等都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事业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时期
西汉汉武帝时期
来往货物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
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国
原因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寻求军事联盟),但是失败。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发了关系。
丝绸之路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今新疆地区)
中亚
西亚
欧洲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原因: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
自然灾害频繁
总结:天灾人祸
概况:
张角创立太平道,精心策划,184年发动,最终被镇压。
特点:
这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东汉后期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衰亡。
释放奴婢,减轻刑法;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公元25年 东 汉 公元220年
光武帝(刘秀)
定都:洛阳
秦朝疆域图
东汉的兴衰
汉武帝
秦始皇
"秦皇汉武"
“焚书坑儒”
方式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
结果
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方式
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结果
巩固了统一
相同点
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实质
文化专制的表现;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
措施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
建立刺史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效果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实现了政治上的一统
思想
措施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兴办太学
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效果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经济
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设置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重视农业生产(耧车),兴修水利
效果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军事
措施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效果
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影响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文景之冶“
基本措施
1.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汉文帝以身作则。
冶国效果
含义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对保持今天的治世局面有何建议
1.要关注民生减轻人民的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
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1.“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 2.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 3.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十五税一)。
作用
1.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高祖时期首次提出
公元前202年 西 汉 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
长安(今西安)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秦统一中国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秦都咸阳
陈胜、吴广戍边误期,按律当斩。
秦的暴政
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楚汉之争
刘邦(汉王)
项羽(西楚霸王)
秦灭六国顺序
秦
韩
赵
魏
楚
燕
齐
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全国的文字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经济
1.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2.统一度量衡制度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交通
车同轨,统一车辆的道路的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军事
1.南方——开凿灵渠 2.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1.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2.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嬴政
中央集权
矛盾: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趋势: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利不断集中
君主专制
矛盾:
皇权-相权
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中央政府
最高统制者
郡
县
郡县制
地方政府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前230年 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
秦末农民大起义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三章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禹的父亲鲧
黄河水患
尧舜禹的禅让
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故事“神农尝百草”中百姓称炎帝为“神农”。
黄帝,名轩辕。 相传能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钢,并发明了弓箭。
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
黄炎联盟打败蚩尤,形成部落联盟
炎黄联盟
大汶口文化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黄河流域部族
陶唐氏
虞氏
夏后氏
部落结盟
尧
舜
禹
原始农耕生活
代表流域
代表南方长江流域
代表北方黄河流域
代表北方黄河流域
距今时长
距今7000年
距今6000年
距今约5000年
何地发现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
农业生产
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
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
种植粟
建筑结构
干栏式建筑(定居)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使用石器
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
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特点
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出现纺织、制衣
出现贫富分化
山顶洞人
我国境内早期人类
何地发现
云南元谋县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距今时长
距今170万年
距今70-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
制造工具、用火
制石技术成熟,不同的打制方法;学会用火,并保存火种
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重点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人类
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时代”
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北京人
元谋人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一章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地位或影响
儒家
孔子
仁、礼、德治、教育
创始人
孟子
仁政、义利观、性善论
亚圣
荀子
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
集大成者
道 家
老子
道、辩证法、天为而治
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庄子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法家
韩非子
法、术、势相结合;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国后不受人们重视了
兵家
孙膑
战争规律;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儒家
道家
兵家
墨家
法家
孙膑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老子
荀子
孟子
孔子
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主要战役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交战国家
魏、(赵)、齐
魏、齐
秦、赵
典故
围魏救赵
减灶增兵
纸上谈兵
影响
魏国遭到重创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长平
在今山西高平
马陵
在今山东郯城
桂陵
在今河南长垣
咸阳
秦都城,在今陕西咸阳
大梁
魏都城,在今河南开封
邯郸
赵都城,在今河北邯郸
郑
韩都城,在今河南新郑
蓟
燕都城,在今北京
郢
楚都城,在今湖北荆州
临淄
齐都城,在今山东淄博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记忆口诀:东南西北到中来)
韩
魏
赵
燕
楚
齐
秦
商鞅变法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军队战斗力增强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修建者
李冰(秦国)
修建时期
战国时期
地点
岷江
组成
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和灌溉网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
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王室衰微
分封制的瓦解
诸侯不再分封土地
职位不世袭
周王室的变化
无力控制诸侯
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周本纪》
生产力发展
周王室衰微
诸 侯 崛起,进 而 争 霸
春秋五霸
齐桓公
春秋首霸(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晋文公
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秦穆公
楚庄王
宋襄公
春秋未期
吴王阖闾
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东 周
前475年 前221年
战国
前770年 前476年
春秋
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手工业: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中国已发现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司母戊鼎
商代后期,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造出大型器物。
商周时期工匠已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制作不同的器具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动荡的春秋时期
甲骨文记事
涉及祭祀
战争
农牧业
官制
天文历法等
医药
刑法
内容丰富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青铜器与甲骨文
“泥范铸造法”
高温焙烧
翻制泥范
雕刻纹饰
高温焙烧
浇注液态金属
加工修整等
青铜器
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分封制
周幽王结束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建都于镐京(西安)
姬发建立
夏商周的更替
公元前1600年 商朝
商纣结束(暴君)
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成汤建立
公元前2070年 夏朝
禅让制→世袭制
桀结束(暴君)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奴隶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建立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禹的父亲鲧
黄河水患
尧舜禹的禅让
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故事“神农尝百草”中百姓称炎帝为“神农”。
黄帝,名轩辕。 相传能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钢,并发明了弓箭。
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
黄炎联盟打败蚩尤,形成部落联盟
炎黄联盟
大汶口文化
半坡居民
河姆渡人
黄河流域部族
陶唐氏
虞氏
夏后氏
部落结盟
尧
舜
禹
原始农耕生活
代表流域
代表南方长江流域
代表北方黄河流域
代表北方黄河流域
距今时长
距今7000年
距今6000年
距今约5000年
何地发现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
农业生产
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
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
种植粟
建筑结构
干栏式建筑(定居)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使用石器
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
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特点
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出现纺织、制衣
出现贫富分化
山顶洞人
我国境内早期人类
何地发现
云南元谋县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距今时长
距今170万年
距今70-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
制造工具、用火
制石技术成熟,不同的打制方法;学会用火,并保存火种
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重点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人类
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时代”
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北京人
元谋人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一章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地位或影响
儒家
孔子
仁、礼、德治、教育
创始人
孟子
仁政、义利观、性善论
亚圣
荀子
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
集大成者
道 家
老子
道、辩证法、天为而治
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庄子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法家
韩非子
法、术、势相结合;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国后不受人们重视了
兵家
孙膑
战争规律;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儒家
道家
兵家
墨家
法家
孙膑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老子
荀子
孟子
孔子
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主要战役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交战国家
魏、(赵)、齐
魏、齐
秦、赵
典故
围魏救赵
减灶增兵
纸上谈兵
影响
魏国遭到重创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长平
在今山西高平
马陵
在今山东郯城
桂陵
在今河南长垣
咸阳
秦都城,在今陕西咸阳
大梁
魏都城,在今河南开封
邯郸
赵都城,在今河北邯郸
郑
韩都城,在今河南新郑
蓟
燕都城,在今北京
郢
楚都城,在今湖北荆州
临淄
齐都城,在今山东淄博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记忆口诀:东南西北到中来)
韩
魏
赵
燕
楚
齐
秦
商鞅变法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军队战斗力增强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修建者
李冰(秦国)
修建时期
战国时期
地点
岷江
组成
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和灌溉网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
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王室衰微
分封制的瓦解
诸侯不再分封土地
职位不世袭
周王室的变化
无力控制诸侯
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周本纪》
生产力发展
周王室衰微
诸 侯 崛起,进 而 争 霸
春秋五霸
齐桓公
春秋首霸(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晋文公
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秦穆公
楚庄王
宋襄公
春秋未期
吴王阖闾
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东 周
前475年 前221年
战国
前770年 前476年
春秋
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手工业: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中国已发现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司母戊鼎
商代后期,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造出大型器物。
商周时期工匠已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制作不同的器具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动荡的春秋时期
甲骨文记事
涉及祭祀
战争
农牧业
官制
天文历法等
医药
刑法
内容丰富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青铜器与甲骨文
“泥范铸造法”
高温焙烧
翻制泥范
雕刻纹饰
高温焙烧
浇注液态金属
加工修整等
青铜器
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分封制
周幽王结束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建都于镐京(西安)
姬发建立
夏商周的更替
公元前1600年 商朝
商纣结束(暴君)
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成汤建立
公元前2070年 夏朝
禅让制→世袭制
桀结束(暴君)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奴隶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建立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史记》
作者
司马迁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体例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特点
兼具文学和史学价值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畅,无韵之离骚”
佛教和道教
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界的印度。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开始广泛传播。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道教
我国的宗教,兴起于东汉末年。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都是首教早期的创始人。
医学
张仲景
时间:东汉末年
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评价: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华佗
时间:东汉末年
成就: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造纸术
发明
西汉时期
改进
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
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东汉形势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丝绸之路
地点
人物
汉武帝
张骞
历史影响
对汉代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促进汉朝的兴盛,提高汉朝的地位
对今天
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等都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事业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时期
西汉汉武帝时期
来往货物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
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国
原因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寻求军事联盟),但是失败。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发了关系。
丝绸之路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今新疆地区)
中亚
西亚
欧洲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原因: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
自然灾害频繁
总结:天灾人祸
概况:
张角创立太平道,精心策划,184年发动,最终被镇压。
特点:
这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东汉后期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衰亡。
释放奴婢,减轻刑法;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公元25年 东 汉 公元220年
光武帝(刘秀)
定都:洛阳
秦朝疆域图
东汉的兴衰
汉武帝
秦始皇
"秦皇汉武"
“焚书坑儒”
方式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
结果
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方式
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结果
巩固了统一
相同点
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实质
文化专制的表现;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
措施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
建立刺史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效果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实现了政治上的一统
思想
措施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兴办太学
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效果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经济
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设置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重视农业生产(耧车),兴修水利
效果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军事
措施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效果
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影响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文景之冶“
基本措施
1.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汉文帝以身作则。
冶国效果
含义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对保持今天的治世局面有何建议
1.要关注民生减轻人民的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
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1.“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 2.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 3.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十五税一)。
作用
1.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高祖时期首次提出
公元前202年 西 汉 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
长安(今西安)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秦统一中国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秦都咸阳
陈胜、吴广戍边误期,按律当斩。
秦的暴政
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楚汉之争
刘邦(汉王)
项羽(西楚霸王)
秦灭六国顺序
秦
韩
赵
魏
楚
燕
齐
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全国的文字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经济
1.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2.统一度量衡制度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交通
车同轨,统一车辆的道路的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军事
1.南方——开凿灵渠 2.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1.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2.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嬴政
中央集权
矛盾: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趋势: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利不断集中
君主专制
矛盾:
皇权-相权
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中央政府
最高统制者
郡
县
郡县制
地方政府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前230年 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
秦末农民大起义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三章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北魏陶俑
《水经注》书影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宣示表》拓片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称谓
农学家
数学家 天文学家
书法家
画家
雕塑派
地理学家
人物
贾思勰
祖冲之
钟繇、胡昭 王羲之
顾恺之
郦道元
朝代
北朝
南朝
曹魏 东晋
东晋
南北朝
北魏
主要成就
《齐民要术》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缀术》《大民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钟繇楷书《宣示表》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水经注》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经济文化
民族心理
各民族相互学习
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隔阂、偏见逐渐减少
439年
鲜卑族 拓跋部
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后期
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
迁都洛阳
494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民族交融
增强北魏实力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速北方种各族的封建化
改汉姓
说汉语
穿汉服
联汉姻
淝水之战
前秦
意图统一南北
失败原因
统一时机不成熟
民族融合不充分,民族矛盾严重,内部不团结
苻坚轻敌,指挥不当
战火烧到南方,不得民心
80万大军
东晋
8万精兵
成功原因
东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统治者比较重视。
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表现
商业
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手工业
快速发展
农业
荒地被开垦、兴修水利
犁耕、粪肥
育秧移栽、麦稻兼作
影响
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陈
粱
齐
宋
“南朝”
定都建康
420年——589年
东晋灭亡
420年
司马睿
建立东晋
政治
“王与马,共天下”
经济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定都建康
317年
丞相
符坚
王猛
统一黄河流域
内迁原因
对汉族先进经济文化、优越自然条件的向往;
少数民族社会不安;
八王之乱,南下反晋。
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东汉、魏、晋时期
”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
西晋由盛而衰的标志
西晋初年
大封同姓诸王
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晋惠帝
昏庸无能
八个封王
洛阳混战
西晋灭亡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西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
西来统治者暴政激起内迁各族人民反抗;
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
蜀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吴
民族融合
北民南迁
江南经济开发
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
短期统一“三家归晋”
匈奴
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全国再次陷入混乱
316年
吴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
司马炎自立为帝,定都洛阳
蜀
魏
280年
266年
263年
三国鼎立
背景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国鼎立的形成
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功绩
魏
220年
曹丕称帝
洛阳
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汉(史称蜀汉)
221年
刘备称帝
成都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222年
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
建业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原因
官渡之战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招揽人才;进行屯田,增强经济实力;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火烧乌巢的战术。
袁绍
骄傲轻敌;拒绝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
曹操
骄傲轻敌;曹军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军心涣散;东风南起。
孙刘联军
联合抗曹,诸军协力,战术正确。
以少胜多,都用到火
特点
意义
结果
年份
赤壁之战
曹操—孙刘联军
208年
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双方
战役
官渡之战
曹操——袁绍
200年
曹操胜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三国鼎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