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记叙文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记叙文文体知识的思维导图,必要元素有时间线、地点线、人物线、事件线、情感线、实物线。
记叙文中自然描写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 野等的描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文体知识
记叙文
定义: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的特点
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类型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小说等
线索
时间线、地点线、人物线、事件线、情感线、实物线
记叙顺序
顺序
定义: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作用: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倒叙
定义: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是位置移到了前面。(倒叙是一条线索,只有1个故事)
作用:①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③引出下文;④使结构更加紧凑。
插叙
定义:是在顺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叙述完接着顺叙中心事件。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插叙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2个故事)
作用:①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②解释了……的原因;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⑧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修辞
比喻
定义:甲(本体)如、像、似的、若、犹、好像、仿佛(喻词)乙(喻体)。
辨析:甲(本体)如、像、似的、若、犹、好像、仿佛(喻词)乙(喻体)。
作用:①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接受;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
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作用)。
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物写。
作用:①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而有趣。
答题规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排比
辨析: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
作用:①句式整齐,增强气势;②长于抒情,更有气魄;③叙写透彻,条分缕析。
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力(强烈)地写出(表达)了……的特点(感情)。
夸张
辨析: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作用: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②引起联想效果,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讽刺等。
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
对偶
定义: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作用:①句式整齐,结构一致;②形式优美,音韵和谐;③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
答题规范: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形式优美,(突出)表现了……的感情。
反复
辨析: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
作用:①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人对……印象深刻,(突出)强调了……的心情。
反问/设问
辨析: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设问是为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
作用:反问:①态度鲜明;②加强语气,抒情强烈。 设问:①自问自答,引人注意;②启发思考。
答题规范: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设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描写方法
依据描写内容分类
动作描写
又称行动描写,是指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物自身的行动。
作用:①反映人物心理;②刻画人物性格特征;③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
神态描写
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详细地刻画。
外貌(肖像)描写
描述人的身材、容貌、衣着、打扮以及仪态等。
心理描写
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的描写。
语言描写
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指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的描写。
子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
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写。
依据描写角度分类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议论文
什么地点
为什么要在这个地点
有更合适的地点吗
为什么是更合适的地点
定点
说明文
什么时候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
有更合适的时间吗
为什么是更合适的时间
定时
表达方式
记叙
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议论
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描写
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说明
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
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