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2 波罗蜜与三世说的生命观(上)
这是一篇关于02 波罗蜜与三世说的生命观(上)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回顾:差异是佛教文化的核心价值、波罗蜜的含义、—世说生命观、二世说生命观等。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更接近本经的原始义,因此流传广、影响大。我们也以四卷本为工作底本。针对佛僧对话,散文与诗句相互交叉的特点来进行标点和分段。
过什么河?怎么过河?讲明白这俩件事佛教就讲明白了、认同三世说、生起出离心是佛教信仰的思想基础、人天乘解决来生不比今生差啊、跟众生结缘 最终引领众生解脱走向涅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02 波罗蜜与三世说的生命观(上)
回顾:差异是佛教文化的核心价值
波罗蜜的含义
波罗蜜
过河到彼岸的意思
过河是文化比喻
不是真的过河
古汉语中渡和度俩个字相同
佛教喜欢把payami译作度
大乘经典到处是度
布施度
持戒度
忍辱度
精进度
禅定度
般若度
度都是payami意译
波罗蜜paymi音译
过什么河?
过生死之河
是佛教解决的基本问题
生死怎么有河过?
基于印度生命观的独特理解
不同文化传统对生命观有不同理解
具有代表性的生命观有三类
一世说生命观
二世说生命观
三世说生命观
波罗蜜是佛教中的核心词 是解决生死轮回的法船
什么是一世说?
顾名思义
从生到死
生命存在形态
彻底终结
从肉体到精神全终结
一世说特点
第一种 相信一世说的人怕死 唯利是图
第二种 紧迫感强
及时行乐
没有敬畏之心
无底线
一世说就是一辈子人死如灯灭 没有敬畏
中西方的生命观
西方
人死是肉体终结
精神灵魂还在
等世界末日
来过世间所有人将接受上帝审判
地狱或天堂
判决依据
相不相信有上帝
既要相信上帝
还要相信耶稣替众生受苦
基督教戒律
不断忏悔往昔罪业
子主题
上帝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无处申诉
基督徒和不是基督徒现世行为差别很大
中方
人活着在阳间
人死了不是彻底终结
精神灵魂去了阴间
因此中国人相信
亲人去世都在阴间
都会在阴间相聚
特点
现世行为祖宗负责
做坏事没法见祖宗
厚葬
古人认为有
阴间
阳间
行为表现
清明
烧纸
通过火可以送东西去阴间
西方有上帝审判 中方有祖宗 阴间 阳间
波罗蜜是佛教要解决众生生死问题 一世说生命观的人无底线 紧迫感强 二世说生命观的人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