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德育
中学德育教资部分内容整理,包括: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道德发展理论、德育工作、德育过程、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的思维导图,包括群体与群体规范;班级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学校人际关系;学校人际沟通;教师心理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中学德育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品德概述
品德的含义
道德品质,个体,社会道德准则,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基础
道德情感
催化剂
道德意志
克服困难
道德行为
重要标志,,关键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依从
认同
内化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外部条件
三合力+同伴
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
态度定势
道德认知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价值辨析
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他自公
自我中心2-5(前道德阶段)
权威5-8(他律道德)
可逆性8-10(自律道德)
公正10-12(11岁后)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罚利好守契伦
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
习俗水平(10-20)
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
德育工作
德育含义
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教育、家庭德育
狭义 学校德育(思想品德素质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民族法制
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主题
理想和传统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法制与纪律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生命教育
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
安全教育
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内涵
概念(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内部知情人长期活动反常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德育的原则
导演叔叔踩死一只鸡与驴
导向性原则
含义 思想性和方向性(社会主义政治向强)
要求
知行统一
含义 言行一致
加强道德认识
行为习惯
以身作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严慈相继)
含义
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严格要求
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子主题
因材施教
疏导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
一分为二创条件,自我认识扬优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
创造条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含义(有明确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校园规章)
平行教育原则
通过个人(榜样)影响集体+通过集体(集体教育)影响个人 马卡连科
德育的途径
一教二班三活动
思想政治课及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方法
榜样陶说品德段子
说服教育
基本方法 疏导原则
榜样示范
明确提出一个榜样
情感陶冶法
创设了一个情景
实际锻炼
实际活动 植树、校徽、洗脚
品德评价(奖惩法)
表扬口头 物质奖励 不好 批评
道德修养(道德指导、自我指导修养、个人修养)
自我反省、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