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龋病
龋病
概述
细菌性疾病,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好发牙
恒牙最常见于36/46,其次为37/47
乳牙最常见于75/85,其次为55/65
好发牙面及部位
咬合面点隙窝沟,其次为邻面接触点下方,再次为唇颊面的近龈缘牙颈部及磨牙颊侧点隙
病理变化
牙釉质龋
基本变化为脱矿和再矿化
平滑面龋
透明层
位于病损的最前沿,和正常牙釉质相连,是龋损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
少量脱矿,晶体孔隙较正常牙釉质增大
孔隙容积约为1%
暗层
病损体部
牙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
较透明
表层
首先受酸侵蚀的部位,表层正常,表层下脱矿
牙骨质龋
好发于牙颈部
多发生于牙龈萎缩、牙根面暴露后
多见于老年人根龋
多为乳酸杆菌感染
牙本质龋
病理形态是三角形病变,顶指向牙髓腔,底向着釉牙本质界
透明层
硬化层
为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出现的改变,位于病变的底部和侧面,在透射光下呈均质透明状
这种透明是由于牙本质小管管腔变窄、管腔中有矿物盐沉积、使管腔内折光率于周围细胞间质相似
脱矿层
牙本质小管形态比较完整,小管内基本无细菌侵入
磷灰石数目减少说明有脱矿存在,有大晶体表明同时有再矿化现象发生
细菌侵入层
位于脱矿层表面
有细菌侵入,侵犯前沿不规则
坏死崩解层
牙本质龋损最表层
细菌侵入管周、管间牙本质,正常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
龋病
概述
细菌性疾病,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好发牙
恒牙最常见于36/46,其次为37/47
乳牙最常见于75/85,其次为55/65
好发牙面及部位
咬合面点隙窝沟,其次为邻面接触点下方,再次为唇颊面的近龈缘牙颈部及磨牙颊侧点隙
病理变化
牙釉质龋
基本变化为脱矿和再矿化
平滑面龋
透明层
位于病损的最前沿,和正常牙釉质相连,是龋损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
少量脱矿,晶体孔隙较正常牙釉质增大
孔隙容积约为1%
暗层
病损体部
牙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
较透明
表层
首先受酸侵蚀的部位,表层正常,表层下脱矿
牙骨质龋
好发于牙颈部
多发生于牙龈萎缩、牙根面暴露后
多见于老年人根龋
多为乳酸杆菌感染
牙本质龋
病理形态是三角形病变,顶指向牙髓腔,底向着釉牙本质界
透明层
硬化层
为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出现的改变,位于病变的底部和侧面,在透射光下呈均质透明状
这种透明是由于牙本质小管管腔变窄、管腔中有矿物盐沉积、使管腔内折光率于周围细胞间质相似
脱矿层
牙本质小管形态比较完整,小管内基本无细菌侵入
磷灰石数目减少说明有脱矿存在,有大晶体表明同时有再矿化现象发生
细菌侵入层
位于脱矿层表面
有细菌侵入,侵犯前沿不规则
坏死崩解层
牙本质龋损最表层
细菌侵入管周、管间牙本质,正常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