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本章思维导图,包括温度及其测量、三种状态六种变化、水循环三部分内容,很详细的思维导图,值得收藏。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轴对称综合、一、等腰三角形、1.性质、(1)边:AB = AC、(2)角:∠B = ∠C、(3)“三线合一”
这是一篇关于因式分解的常用技巧的思维导图,包括换元法(一、含义;二、换元法的基本步骤;【特别提示】)和拆、添项法(拆项与添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物态变化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标
衡量温度的标准尺度,常用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在 0 摄氏度和 100 摄氏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为 1℃
3、温度计的原理
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5、常见的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 −20◦C——110◦C,分度值为 1℃
(2)体温计:量程一般为 35◦C——42◦C,分度值为 0.1℃
(3)寒暑表:量程一般为 −20◦C——50◦C,分度值为 1℃
不准确温度计校准
一只不准确的温度计测 1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t1,测量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t2。若用它测得某真实温度为 30℃的物体,读数为 t3
则有关系式:30℃−0℃/100℃−0℃=t3 −t1/t2 −t1
熔化与凝固
一、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在熔化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
2. 晶体与非晶体
(1)固体分成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常见晶体包括所有的金属、食盐、萘、冰、海波、石英、云母、明矾、糖、味精、硫酸铜等;常见非晶体包括玻璃、树脂、塑料、沥青、松香、蜂蜡、橡胶等。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只有当固体全部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温度才能上升,熔化图像如图 a;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没有一个温度保持不变的阶段,即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图像如图 b
3. 晶体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4. 熔点和凝固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比如冰的熔点与水的凝固点相等
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过程物质需要吸热,液化过程物质需要放热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① 液体温度;② 液体表面积;③ 液体上方空气流速。。
2.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3. 蒸发与沸腾的对比
三、液化
液化的两个途径: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另外,在一定温度下,压 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液 化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变成液态,然后装在钢瓶里供用户使 用。
升华与凝华
1.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收热量。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出热量。
2. 升华和凝华现象
(1) 常见的升华现象
(a)固态的碘受热升华变成碘蒸气
(b)樟脑丸升华会逐渐变小
(c)灯泡钨丝受热升华逐渐变细
(2) 常见的凝华现象
(a)冬天,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玻璃上形成冰花
(b)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地面或草木上形成霜或雾凇
(c)灯泡内的钨蒸气遇冷凝华,所以用久的灯泡会发黑
1、概念: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熔化和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的条件:① 温度达到熔点;② 继续吸收热量。
晶体 (a) 与非晶体 (b) 的熔化曲线晶体 (a) 与非晶体 (b) 的凝固曲线
3、汽化和液化
(1)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2)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①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③ 沸腾和蒸发的联系和区别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b)沸腾达到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d)沸腾比蒸发剧烈。
(3)液化的两种方式
(a)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增大压强: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 并储存在钢罐里的。
4、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