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此篇导图详细的总结了土,人口,社会变迁,熟悉,社会学,不流动的内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土"
基本意义:泥土
我们的民族和土地分不开:土的束缚
现在的情形:大多数人下田讨生活
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美国朋友:"你们中原人,在最适合放牧的草原上锄地播种 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史禄国先生:"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还是试着种下些种子"
泥土的可贵:"土"的文化地位
"我"初次出国,奶妈防止"我"水土不服,想家,给"我"一包灶上的泥土煮汤喝
东欧农业国家波兰也有类似风俗
人口
结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张北县语言未受蒙古话影响
几百年来总是几个同样的姓氏
乡村人口并非固定
几代人口到达饱和点
过剩的人口宣泄出外
淘汰了
"发迹了"
老根却不常动
老树上吹出的种子
拼命在垦地
两三代长成小村落
"孤魂",路毙尸体
不流动
人和空间:孤立和隔膜
分工很浅:女的插秧,男的锄地
两性,抚育需要:聚村而居
原因
①每家所耕面积小
②需要水利的地方,合作比较方便
③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卫
④土地平等继承原则下, 人口能够一代代积成相当大的村落
社会学
不同性质的社会
礼俗社会
"有机的团结"
并没有具体目的, 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
法礼社会
"机械的团结"
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熟悉:对人
《论语》
"学":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陶炼
"不亦说乎":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信任
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
收到祖父在中国订的货,因为不能及早寄出一文不收
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
熟悉:对物
老农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论语》中孝的意义
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
社会变迁
产生流弊
现代社会无法用乡土习俗应付
"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
"乡"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