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散风热药
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热表证及温热病卫分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性偏寒凉,味辛而多苦。辛散以祛风,苦寒则清热;其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但多兼沉降。其发散之力较辛温解表药缓和,一般无明显发汗作用。
安神药知识点总结,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适用于中药学的小伙伴复习备考。
补血药知识点总结,以滋补营血为主要功效,常用治血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血药。满满知识点干货,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散风热药
掌握药
薄荷
宜后下;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
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皮肤瘙痒 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性能
辛,凉;归肺、肝经
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风寒表证,温病卫分证 麻疹不透 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痄腮,丹毒
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为适宜
辛、苦,寒;归肺、胃经
桑叶
疏散风热、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
风寒表证,温病卫分证 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肝阳上亢证 目赤涩痛,目暗不明
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泄肝热,清肺热
甘、苦,寒。归肺、肝经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风寒表证,温病卫分证 肝阳上亢证 目赤肿痛,目暗不明 疮痈肿痛
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表证发热,项背强痛 麻疹不透 热病口渴,消渴证 脾虚泄泻
治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风热,均可选用
甘、辛,凉;归肺、脾、胃经
柴胡
解表退热——生用——用量宜稍重; 疏肝解郁——醋炙——用量宜稍轻 升阳——生用或酒炙——用量宜稍轻 阴虚火旺者慎用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止泻
表证发热,少阳证 肝郁气滞证 中气下陷证
无论风热、风寒皆可使用;为少阳证之要药; 可与清泄里热药配伍(黄芩),以清半表半里之热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熟悉药
蝉蜕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风寒表证,温病卫分证初起,咽痛音哑 麻疹不透,皮肤瘙痒; 目赤翳障; 肝风内动
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 故可用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等肝风内动证
此外,治小儿夜啼不安
甘,寒。归肺、肝经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寒表证,头昏头痛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升麻
阴虚阳亢者,当忌用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外感表证 麻疹不透; 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中气下陷
本品的升阳之功,还可用治气虚下陷, 月经量多或崩漏者
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了解药
淡豆豉
解表透疹,除烦,宣发郁热。
外感表证
辛、苦;凉;归肺、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