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部检查
《诊断学》第九版第三篇第六章腹部检查详细整理总结,包括体表标志、腹部分区、视诊(低枕仰卧位)、听诊的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3-01-16 18:38:16腹部检查
腹部分区
视诊
腹部外形
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
腹腔积液
腹内积气
腹内巨大肿块
局部膨隆
见于脏器肿大、肿瘤、炎性包块等
视诊应注意:
膨隆的部位、外形、与体位、呼吸的关系、博动等。
腹部凹陷
全腹部凹陷
见于消瘦、脱水、各种慢性疾病所致的恶病质(舟状腹)。
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部外形如舟状
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减弱见于各种原因的急腹症、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妊娠等
腹式呼吸消失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膈肌麻痹等。
腹壁静脉
正常人一般不显露
腹壁静脉曲张
见于门静脉高压或上、下腔静脉梗阻、上腔静脉梗阻。
检查血流方向
方法
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另一只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静脉内血液,到一定距离后放松该手指,另一只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充盈。
如果迅速充盈
放松一端
压迫一端
胃肠型和蠕动波
胃型
幽门梗阻
肠型
肠梗阻
胃肠梗阻时:
可见胃肠轮廓及自左肋缘向右的正蠕动波。自右向左逆蠕动波
其他情况
腹壁上有玫瑰疹
伤寒早期
瘢痕
多为腹部外伤或手术后引起
色素
脐周发蓝,为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
称为库伦cullen征
腹纹
下腹部
白色腹纹
妊娠或肥胖
紫纹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长期服用激素者
皮质醇增多症
听诊
肠鸣音
肠蠕动时,肠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波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称为肠鸣音
肠鸣音活跃:(肠鸣音>10次/分)但音调不高亢见于:饥饿状态、急性肠炎、胃肠大出血、服用泻药后等。
正常4-5次/分
肠鸣音亢进
音调高亢,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少或消失:(持续3~5分钟以上才能听到一次或听不到)见于急性腹膜炎、老年性便秘、电解质紊乱(低血钾)或严重脓毒血症所致的肠麻痹。
肠鸣音消失
持续听诊两分钟以上未听到,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没有
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
血管杂音
腹中部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主动脉瘤或主动脉狭窄
收缩期
左右上腹
肾动脉狭窄
下腹两侧
髂动脉狭窄
左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
吹风样杂音
或肿瘤部位轻微的连续性杂音
门脉高压
腹壁静脉曲张可听见静脉杂音
摩擦音
脾梗死致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时
深吸气时
腹膜纤维渗出性炎时
触诊
体位
患者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平放于身体两侧,两腿并拢屈曲,使腹肌松弛,做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医生站在其右侧,面向被检者,以便观察其有无疼痛等表情。
检查时
手要温暖, 动作轻柔; 边与被检者交谈,边进行检查;从健康部位开始対腹部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时注意腹壁紧张度、 有无压痛和反跳痛等。
腹壁紧张度
正常人
紧张度适中(触之柔软,虽稍有阻力但易压陷)
紧张度增加
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 癌性腹膜炎
板状腹: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紧张度降低
慢性消耗性疾病,经产妇,瘦弱的老年人,或刚放过大量腹水的病人。
压痛及反跳痛
①广泛性压痛:弥漫性腹膜炎。
②局限性压痛: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脏器的病变。
明确而固定的压痛点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位于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的胆囊压痛点
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的麦氏点
标志阑尾的病变
反跳痛
表示炎症已波及腹膜壁层
腹膜刺激征(腹膜炎三联征)
腹肌紧张伴压痛、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可靠体征。
液波震颤
体格检查的腹部检查时,当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如用手指叩击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颤(fluid thrill),或称为波动感(fluctua-tion)。
方法
仰卧,手掌面贴于患者一 侧腹壁,另一手四指迅速叩击对侧腹壁
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轻压 于患者胳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腹壁震动的传导
结果:大量游离液体(3000- 4000mL以上)
脏器触诊
肝脏触诊
单手或双手触诊法
大小
正常成人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瘦者深吸气时可触及肝下缘(肋弓下<1cm、剑突下<3cm)、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和叩击痛。
肝脏肿大
弥漫性肝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等。
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肝囊肿等。
肝脏缩小
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
质地
分为质软、质韧(中等硬度)和质硬3级。
正常的肝脏:柔软,口唇;
慢性肝炎质韧,鼻尖;
肝硬化质硬,肝癌质地最硬,前额。
表浅如囊性感
肝脓肿、肝囊肿
背面及边缘
肝硬化
小结节
脂肪肝、肝淤血
边缘厚而圆钝
肝癌
大结节
压痛
弥漫性
肝炎
肝淤血
局限性
肝脓肿
胆囊触诊
医生以左手掌放于病人的右肋下部,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胆囊点)
墨菲征Murphy征
医生以左手掌放于的右肋,拇指放在胆囊点,用中等压力按压腹壁,然后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如在吸气过程中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称(Murphy)征阳性,可见于急性胆囊炎。
库瓦西耶征
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囊肿大时无压痛,但有逐渐加深的黄疸,称库瓦西耶征阳性;
阴性:进行性、阻塞性黄疸,胆囊不肿大,因为胆囊、胆总管结石并发胆囊炎,使其纤维化不可肿大。
胆囊肿大,有实性感者,见于胆囊结石或胆囊癌。
急性胆囊炎、壶腹周围癌
无压痛
脾脏触诊
正常时脾脏不能触及
脾脏轻度肿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
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进行检查。
双手触诊
脾脏明显肿大而位置表浅
右手单手用力即可触到
脾脏肿大测量法和分度
轻度脾脏肿大见于
慢性肝炎、伤寒、粟粒性结核
中度脾脏肿大见于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右侧肋缘有切迹
高度脾肿大见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肾脏检查
触诊方法
触诊方法常用双手触诊法
患者可取仰卧或立位
医师位于患者右侧
压痛点
腹面
①季肋点:在第10肋骨前端。
②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③中输尿管点:在两侧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入骨盆腔处)。
背面
④肋脊点:在背部脊柱与第12肋所成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脊角。
⑤肋腰点:在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腰点。
叩诊
振水音
当胃腔内有大量液体及气体存留时,触动胃部可听到气体和液体撞击的声音,即振水音。. 正常人在餐后或大量饮水后听诊可以出现振水音
如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腹部叩诊:可了解腹腔某些脏器的大小、叩痛、充气情况、积液、包块等。
叩诊方法:直接叩诊法与间接叩诊法,但多用间接叩诊法。
正常
腹部大部分叩诊为鼓音,只要肝脾,增大的膀胱和子宫的部位和两侧腹部近腰肌处为浊音
肝脏叩诊
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肋下缘。
在右锁骨中线上,从肺部清音区(第2、3肋间隙)开始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从右锁骨中线脐面开始向上叩诊,由鼓音转为浊音时为肝下界。估计肝上下界间距离,正常约9~11cm。
肝浊音界
扩大
见于肝癌、肝脓肿、病毒性肝炎、肝淤血
缩小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胃肠胀气
消失
急性胃肠穿孔的重要征象
移动性浊音
是腹部查体时,因体位不同浊音区发生移动的现象,当腹腔内游离腹腔积液大于1000ml时可查出。是发现腹腔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见于肝硬化、腹膜炎、心功不全。
移动性浊音的叩诊 >1000mL液体
膀胱叩诊
膀胱空虚时,因小肠位于耻骨上方遮盖膀胱,故叩诊呈鼓音,叩不出膀胱的轮廓。
膀胱充盈时,耻骨上方叩出圆形浊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