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十三章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
2022CPA会计23章资产负债表、应根据“长期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和“坏账准备”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其中,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编辑于2023-01-17 11:20:29 重庆第二十三章财务报告 资产负债表
资产和负债的列报
资产的列报
1.流动资产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反例:并非所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流动资产,比如自资产负债表日起超过12个月到期且预期持有超过12个月的衍生工具应当划分为非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负债
(3)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
(4)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其他流动资产,例如:保本保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2.非流动资产
除“1.流动资产”之外
反例: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
负债的列报
1. 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划分
(1)流动负债
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③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
④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
(2)非流动负债:除“(1)”之外的负债
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划分的影响
(1)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
①企业有意图且有能力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至 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②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该项负债 仍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2)违约长期债务
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 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②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如果贷款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宽限期,在此期限内企业能够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的,该项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 (期末余额的填列)
1.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1)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递延所得税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短期借款”“应付票据”“持有待售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或股本)”“其他权益工具”“库存股”“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专项储备”“盈余公积”等项目
反例
①“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中摊销年限(或期限)只剩一年或不足一年的,或者预计在一年内(含一年)进行摊销的部分,仍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中列示,不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
②“递延收益”项目中摊销期限只剩一年或不足一年的,或预计在一年内(含一年)进行摊销的部分,不得归类为流动负债,仍在该项目中填列,不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
(2)应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①“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②“其他应付款”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其中的“应付利息”仅反映相关金融工具已到期应支付但于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支付的利息
2. 根据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开发支出”项目,应根据“研发支出”科目 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2)“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 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3)“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 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注意
“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应填列在“预付款项”项目
“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应填列在“应收账款”项目
(4)“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
①不超过一年:“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流动资产)
②超过一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非流动资产)
(5)“其他债权投资”项目
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长期债权投资的期末账面价值,根据“其他债权投资”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6)“应收款项融资”项目
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应根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7)“应交税费”项目
应根据“应交税费”科目的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其中的借方余额, 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
(8)“预计负债”项目
应根据“预计负债”科目的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9)“未分配利润”项目
应根据“利润分配”科目中所属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3.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项目
应分别根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部分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2)“租赁负债”项目
反映资产负债表日承租人企业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期末账面价值。该项目应根据“租赁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的租赁负债的期末账面价值,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
4.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持有待售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项目
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
(2)“在建工程”项目
应根据“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固定资产”项目
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以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项目
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相关的累计折旧(或摊销) 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
釆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5)“长期应收款”项目
应根据“长期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和“坏账准备”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其中,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中填列
“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在“长期应收款”项目中填列。其中,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中填列。
(6)“使用权资产”项目
反映资产负债表日承租人企业持有的使用权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该项目应根据“使用权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和“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对于按照相关会计准则采用折旧或摊销方法进行后续计量的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非流动资产,折旧或摊销年限(或期限)只剩一年或不足一年的,或预计在一年内(含一年)进行折旧或摊销的部分,不得归类为流动资产,仍在各该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不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
(7)“长期应付款”项目
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除长期借款、租赁负债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的期末账面价值。 该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关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以及“专项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5. 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1)“应收票据”项目
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 科目中相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填列(“应收账款”项目类似)
(2)“其他应收款”项目
应根据“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其中的“应收利息”仅反映相关金融工具已到期可收取但于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收到的利息)
(3)“预付款项”项目
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相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债权投资”项目
应根据“债权投资”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关减值准备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填列
(5)“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项目
应分别根据“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应当以净额列示(设置“合同结算”科目),其中净额为借方余额的,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减去“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关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其中净额为贷方余额的,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中填列。
(6)“存货”项目
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发出商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及“合同履约成本”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应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釆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7)“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收回数后的金额,及“合同取得成本”科目和“合同履约成本”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期末余额,减去“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科目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应的期末余额填列
注意
①合同履约成本 按照收入准则的相关规定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应当根据“合同履约成本”科目的明细科目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是否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在“存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减去“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关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②合同取得成本 按照收入准则的相关规定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应当根据“合同取得成本”科目的明细科目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是否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减去“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关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③应收退货成本 按照收入准则的相关规定确认为资产的应收退货成本,应当根据“应收退货成本”科目是否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出售,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
④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按照收入准则的相关规定确认为预计负债的应付退货款,应当根据“预计负债”科目下的“应付退货款”明细科目是否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清偿,在“其他流动负债”或“预计负债”项目中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