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被讨厌的勇气》(下)
该书采取了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围绕“人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展开了简单却深刻的讨论。“哲人”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青年”解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幸福,又如何鼓起被讨厌的勇气去面对他人。
编辑于2023-01-19 16:49:53 山西《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 (下)
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1.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个体心理学中的“个体”有“不可分割”的意思,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
把人看做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做“整体论”。
2.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阿德勒本人承认自己所说的共同体是“难以实现的理想”)
不幸之源在于人际关系,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3.“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认可欲求的实质看似在看他人,实则只关心“我”(他人如何关注我、评价我?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
4.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共同体的中心”。
阿德勒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得到。积极地参与,就是要直面“人生课题”,不回避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去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主动。
5.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退休只不过是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任何人都还属于别的共同体。(不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
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如果是学校,那就不要用学校这个共同体的常识(共通感觉)来判断事物,而是要遵从更大共同体的常识。比如老师是你在学校的绝对的权力主导者,但在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6.不批评不表扬,而是鼓励
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赏罚教育的目的都是操纵,并把人际关系理解为“纵向关系”。阿德勒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7.有鼓励才有勇气
干涉也是操纵,也是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不可以干涉,也不可以置之不问,而是“援助”——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阿德勒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应该首先找回受挫的勇气。
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如果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做出的评价。
8.有价值就有勇气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操纵关系的语言。被表扬是得到他人的评价,是基于他人的标准。
鼓励是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9.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主动迈出一步,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就表示喜悦和感谢。
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病危状态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仅仅她活着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做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关于共同体感觉、横向关系、对存在本身感谢,应该由你来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
10.无论在哪,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应变地分别使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并不是说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假设你按照上司的指示做,结果以失败告终,这是谁的责任?很多人认为是上司的责任,你只是按照命令行事。其实你也有责任,你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你为了逃避其中的人际关系矛盾,也为了逃避责任,而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是被动地从属于纵向关系。
五、认真的人生 “活在当下”
1.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改变的顺序:首先好好理解“我”,接下来考虑一对一(“我和你”)的关系,然后再慢慢扩展到大的共同体。
2.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不能够无拘无束,而是小心翼翼的行动,本质上是对本真的自己没有信心,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这个“我”,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
肯定性的达观,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3.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信用有附加条件(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信赖不附加任何条件。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上,无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主张基于道德价值观地“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地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来自自我接纳,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背叛是他人的课题。
遭到背叛时,尽管悲伤就可以,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4.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有贡献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他者贡献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5.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奉献精神,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奉献精神,就是要把他人视作“伙伴”,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
人生目标:共同体感觉
行为方面的目标:①自立 心理方面的目标: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自我接纳)
行为方面的目标: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心理方面的目标: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6.“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借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工作狂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他们只能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
7.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幸福即贡献感)
只要有了共同体感觉,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认可欲求就会消失。(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
8.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两者的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希望特别差劲,是可以在不付出健全努力的情况下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9.甘于平凡的勇气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
10.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计划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11.舞动人生
梦想着成为小提琴手的人也许总是只看见眼前的乐曲,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一首曲子、这一个小节、这一个音上面。
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是“潜在性的人生”,此时此刻的人生才是“现实性的人生”。现实性就是“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
12.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到过去也能够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人生不需要故事。
13.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没有目标也无妨,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的状态。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而是“此时此刻”。
14.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在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他者贡献。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我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