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本土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记载禅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迹和佛学教导,核心义理:无相、无念、无住。慧能加快了佛教世俗化的进程;在佛学脉络上,他果断地和传统决裂,主张顿悟;弟子们又把革命事业不断推进,才有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禅。
编辑于2023-01-21 18:39:52 河南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二章,介绍了持续改进方法,包括约束理论TOC,改进项目的选择,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措施试运行Pilot run。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二章,介绍了持续改进方法,包括kaizen,PDCA和PDSA,全面质量管理TQM,六西格玛管理。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一章,质量的定义和质量大师的贡献。介绍了质量的定义及其演进,总结了休哈特,戴明,朱兰,田口玄一,石川馨等质量大师的重要观点和贡献。同时还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二章,介绍了持续改进方法,包括约束理论TOC,改进项目的选择,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措施试运行Pilot run。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二章,介绍了持续改进方法,包括kaizen,PDCA和PDSA,全面质量管理TQM,六西格玛管理。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一章,质量的定义和质量大师的贡献。介绍了质量的定义及其演进,总结了休哈特,戴明,朱兰,田口玄一,石川馨等质量大师的重要观点和贡献。同时还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7. 《六祖坛经》
禅宗:从初祖到六祖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记载的是禅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迹和佛学教导,由慧能的弟子编辑成书
禅宗既然能有“呵佛骂祖”的做派,胆子明显比其他宗派更大,所以这部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为“经”。其他各种佛经,无论是真的“如是我闻”还是假托佛陀教导的“如是我闻”,只有打着佛陀的旗号才能称“经”,所以按照传统,慧能的见解只能称为“论”
现存最古老的版本是从敦煌文献里发现的,全名很长,叫作《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而“曹溪原本”的字数比敦煌写本多出一倍
今天最常见,也最流行的版本是元朝僧人宗宝的改编本,称为宗宝本,题目叫作《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慧能加快了佛教世俗化的进程,正因为如此,禅宗在中国的传播也才更广。而且,在佛学的脉络上,慧能是一个革命性的人物,以一己之力把禅修的传统搞了个天翻地覆,果断地和传统决裂。慧能的弟子们又把革命事业不断推进,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禅
这样的禅,佛陀根本认不出来
达摩祖师的面壁
闭口禅
“禅”宗的禅字,在繁体字写法(禪)里,右边那个“单”的上边不是两个点,而是两个“口”。但我们会看到,很多寺院牌匾上的“禅”字,都把两个“口”换成了像简体字一样的两个点,古来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坐禅需要全神贯注,不能说话,嘴一定要闭紧,所以“禪”字上边张开的“口”必须抿起来。
达摩
达摩是南印度人,渡海来到中国的时候,正值南北朝的乱世
他在南方的梁朝会见了崇信佛教的梁武帝,话不投机之下渡江北上。传说他在渡江的时候找不到船,就折了一支芦苇,踏着它过了长江,这就是著名的“一苇渡江”的故事。到了江北之后,达摩落脚在当时属于北魏境内的嵩山少林寺,所以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
关于达摩,普通人最熟悉的,是他在少林寺曾经面壁十年
达摩的生平事迹迷雾重重,但他的修行方法大略可以确定,就是以壁观为核心,具体分为理入和行入
壁观
对着一面墙打坐
这就是传统瑜伽的禅定功夫
理入
从理论方面来说,通过对佛法的理解来帮助坐禅,体悟真如佛性,解脱成佛
行入
报怨行
要人做到“逢苦不忧“
一般人遇到苦难或者烦恼,难免会有忧虑,而达摩会告诉你:人生来就是苦海,你过去造了业,现在就要遭受报应,这是躲不开的。坦然承受报应就相当于对过去的行为负责,一个负责的人不应该有任何抱怨
随缘行
意思和报怨行差不太多,是说人生的苦乐得失都是因缘聚合
买彩票中了大奖并不值得高兴,吃豆腐崩了牙齿也并不值得懊恼
无所求行
教人无欲无求
达摩在这里秉持着印度传统,认为人之所以在轮回里承受无尽之苦,都是欲望惹的祸。只有断绝了欲望才有望获得解脱
称法行
时时处处都要遵循佛法的要求,以实践与义理相契合
初祖和六祖的对立
慧能认为达摩老祖的修行方式纯属误人子弟
后来随着慧能禅风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不做面壁的辛苦功夫了
但弟子们也不是一刀切的,有一位慧能的徒孙到了越南,在一所寺院里面壁数年,始终静坐不动、一言不发,由此开创了越南禅宗的无言通禅派
慧能 v.s. 神秀
南宗慧能讲顿悟
慧能反对“坐看心净,不动不起”的禅定修行
慧能批判坐禅,看上去是要彰显“直心是净土”,并且注重“当下”。只有天真烂漫、率性随心,摆脱一切执着,才可以当下解脱,得见佛国净土
这样一看,坐禅显然太过人为、太过执着了——腰椎病、颈椎病这些危险不说,要静坐不动待上几个小时,这得多大的毅力呀。慧能反对坐禅,是反对这种“刻意”和“着力”。
北宗慧能的师兄神秀讲渐修
神秀正是壁观法门的正统继承人
根本分歧:对坐禅的态度不同
慧能神秀孰优孰劣?
好像老师教大家写作文,别的老师都说:大家要多背漂亮词句,多读范文,要知道记叙文六要素,要熟悉议论文的论证格式,天天都要写日记,有事没事都要写,写不出来也要硬写;
第一种方法虽然很难培养出文章大家,甚至反而会制约文学天才的发挥,但大多数人受过这样的写作训练之后都能写出虽然谈不上多好,却也中规中矩的文章;
慧能老师却说:没什么规矩,什么也不要背,有感而发就写一段,写不出来就不要硬写。
而慧能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天才冒头,能培养出文章大家,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意义却不大。那些一年级只会写流水帐的人,到五年级还是照样写流水帐。
所以慧能说,他的方法是针对上等根器之人的
小结
禅宗初祖达摩专修坐禅,面壁十年
六祖慧能,明确反对坐禅
《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
楞伽与禅
《楞伽经》
今天我们都说《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最高经典,它记载的都是慧能的讲话
既然慧能只是禅宗六祖,那么在他之前,禅宗的经典是什么呢?
事实上,禅宗初祖达摩当年确实带来了一部经书,这就是四卷本的《楞伽经》
从达摩以来,一代代弟子都把《楞伽经》奉为圭臬(guī niè),所以这一派并不叫禅宗,而叫楞伽宗。楞伽宗传到弘忍是第五代,弘忍很可能有一点离经叛道的做法,让楞伽宗变了一点样子,楞伽宗从他这里开始向禅宗变身。
《楞伽经》后来没有和《六祖坛经》一样成为禅宗经典,但《楞伽经》里边的“离念”精神被《六祖坛经》继承下来了。
楞伽系统里的昙伦大师有八字纲要:“不立正邪,本性清净。”
佛教要人消除分别心。正与邪也来自分别心,有人无缘无故地欺负你,你觉得他很坏,有人关心你、帮助你,你觉得他很好,两种相反的感觉都是由分别心产生的
如果消除了分别心,也就无所谓善恶,无所谓正邪,无所谓你我,这就是本性的清净状态。所谓修炼,就是让心回归到这种状态
慧能“旧瓶装新酒”
如果站在禅宗外部来看,带上历史学和宗教学的工具,你会发现慧能其实在用旧瓶装新酒,从竺道生、《金刚经》和《大般涅槃经》那些“宗门之外”的知识资源里边拿来了很多养料
他认为打坐反而会破坏“本性清净”的状态,道理不难理解,因为打坐是一种很刻意的行为,一旦有了“刻意”,本性就不再清净了
《楞伽经》分明讲过:“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远离觉不觉,若有若无有。”当你认定自己只是凡夫俗子,要通过刻苦的修行解脱成佛的时候,你只是在强化自己的分别心罢了,反而不能解脱成佛。
达摩自己面壁的榜样和《楞伽经》的教导,本身显然是有矛盾的。
《六祖坛经》的核心:“三无”
达摩和慧能到底算不算同一派的人呢
从对《楞伽经》的传承角度来看,算
从对《楞伽经》的领会来看,不算
给《六祖坛经》归纳中心思想
无相
不执着于客观世界
“无相”主要针对客观世界来说,山河大地、金钱美女、房屋贷款、柴米油盐,凡此种种都不要执着,有也好,没也好,随它去
无念
不执着于主观心念
无住
人原本的心念是迁流不息、不会停留的
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如果按慧能禅法来理解,这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对立起来了。我是我,山是山,水是水,山和水都是客观存在的风景,我则是那个站在山前水畔欣赏风景的人。这样一个场面,如果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就是“有我之境”。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听了慧能的重要讲话之后,主观与客观的界限已经消弭不见了,山和水不再作为客观存在的风景而对立于我这个欣赏风景的人。
山、水、我三者变得圆融起来,我看山水就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去看大海里的另外两滴水,我们其实都是在大海里边合而为一的,并不存在“一滴水”的状态,而只有“一片大海”。按照王国维的说法,这就是“无我之境”。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但你心里要知道,其实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那才是“真谛”。只不过你活在人世间,有时候难免揣着真谛用俗谛。
小结
从对《楞伽经》的传承角度来看,六祖跟达摩算一派;但从对《楞伽经》的领会来看,六祖和达摩在要不要坐禅修行的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
《六祖坛经》的核心义理:无相、无念、无住
无念:什么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
《庄子》说:身如槁木、心如死灰
卧轮禅师(禅宗北宗)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zhǎng)。”
我卧轮很有本事,能断掉所有的念头,无论眼前发生了什么,我的心都一动不动,于是我的修为每天都在提高。
卧轮禅师的修为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一句名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其实凡夫俗子也能有这种心态,原因很简单:对生活彻底绝望了
我们形容这种状态,好听一点的词叫“古井不波”,难听一点的词叫“心如死灰”。
《庄子》
说南郭子綦(qí)靠着几案坐着,仰天嘘气,好像进入了忘我之境
颜成子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形体可以做到像槁木一样吗,心灵可以做到像死灰一样吗?您今天和以前完全不像一个人。”
子綦说:“你问得很好。你知道吗,现在我已经丧失自我了。你只听说过人籁而没听说过地籁,只听说过地籁而没听说过天籁吧?大地发出来的气叫作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起来,成千上万的孔窍就会发出怒号。你没听到过狂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的回转之处,大树的窍穴之内,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等风吹过去了,所有的孔窍便复归沉寂。”
子游说:“这样说来,地籁是大地的种种孔窍发出的声音,人籁则是丝竹箫管奏出的音乐,可天籁是什么呢?”
子綦说:“风吹过成千上万的孔窍,发出了千差万别的声音。这些声音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每个孔窍的自然形态所致,把孔窍塑造成各种形态的又是谁呢?”
这个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两个成语: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还创造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天籁。我们今天还在用着这些词汇,只是意思全用错了
今天我们讲的“天籁”其实是《庄子》所谓的地籁,也就是大自然的美妙音乐,而《庄子》所谓的“天籁”,是造物的力量对于各种孔窍的“塑形”,而不是风对于各种孔窍的“塑声”
天籁,应当是指造化之工的无声之籁。
南郭子綦用“天籁”来比喻自己“吾丧我”的境界。丧失了自我意识,人便混同于宇宙万物,分别不出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也自然会把世人各种彼此矛盾的论调看作是源于大自然的不同禀赋,哪里存在什么是非对错呢,更哪里需要分辨是非对错呢?就是从这里,《庄子》推导出了著名的“齐物论”。
现在你应该马上能够想到南郭子綦所谓“靠着几案坐着,仰天嘘气,好像进入了忘我之境”。这就是打坐,就是瑜伽,就是禅定,所以产生出天人合一的神秘体验了。事后再用理性来解释这个体验,于是发明出“齐物论”的哲学
什么是无念
道教
从道家发展出道教,道士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修炼内丹的。道教原本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方术;道士与其说是宗教徒,不如说是研究人体工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道教追求炼丹成仙,丹药分为外丹和内丹两种。外丹基本就是用鼎炉炼制出来的化学制剂,而内丹是身体内部的某种神秘能量。
道教也像佛教一样分化出很多宗派,今天因为金庸小说的缘故,最著名的就是全真派了。全真派就是修炼内丹的一派,他们的基本功就是要人做到槁木和死灰的模样。
慧能
但是在慧能看来,心如死灰是一种过于刻意的状态,而越是刻意,分别心就越强,分别心越强,对解脱成佛的阻碍也就越大。
慧能的主张,是要让心随着外界境况的变化做出自然反应,不要有任何主观能动性
全然采取一种被动的姿态,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对境心起,境过无痕。如果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不妨自自然然地吓一跳,吓了一跳之后该吃还是吃,该喝还是喝,对任何已经发生的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不耿耿于怀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意思是说,我慧能没啥本事,不能斩断千思万绪,只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的心里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我的修为也从来没有提高过。
不该刻意去提高修为——道理还是先前的道理,一旦刻意了,就强化了分别心
他主张顿悟成佛——所谓顿悟,就是说凡夫俗子和佛菩萨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这张纸一捅就破,一旦捅破就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而在顿悟法门里,不存在“逐步提高、逐步升级”这种渐进过程。
慧能所谓的“无念”,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超越”的意思。“无念”是指超越有无、是非、内外这些二元对立的观念,不要把它们看成对立的,而要看成统一的,还要摆脱尘世间各种烦恼杂念。
慧能是相信灵魂转世的,于是,“所有的相遇”真的“都是久别重逢”
小结
“无念”的“无”不是没有,而是超越,是指超越有无、是非、内外这些二元对立的观念
无住:儒释道共用的一面镜子
“无住”与意识流
念念不忘
《一代宗师》,一定记得里头有一句很漂亮的台词,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意思是说练武需要专注,只要用上全部心思,迟早会有收获
我们在世俗生活里要想取得一点成就,只要方向基本没错,“念念不忘”总可以“必有回响”
但在慧能看来,越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执念也就越强,反而结果会南辕北辙,欲速不达
正确的做法,是在认识到“无相”和“无念”之后,让心念回归到“无住”的自然状态,如果做得到的话,业力的束缚也就自然解脱了
凡夫俗子总会“心里有事儿放不下”,这就是执着,就是束缚
日子宽裕点儿的人早晨一睁眼,就看到二十年的房贷正从天花板上压着自己;日子紧一点儿的人早晨一睁眼,就想到猪肉又涨价了,鸡蛋又涨价了。
难道高僧大德们就真能摆脱执着和束缚吗?慧能当初因为禅宗继承权的问题有过逃命的经验,在那段生死存亡的日子里,他的心里应该也在时刻惦记着“可千万别被他们抓到”吧?
无论如何,慧能认为人只要做到“念念无住”,让一切自然而然,对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主观上的“发力”,这样的话,就摆脱了业力的牵绊,也就超出因果链条之外了
当然,即便达到如此境界,也还像普通人一样地吃饭睡觉,只要人如果能一直保持个状态的话,就不再堕入轮回了。
到了这个状态,其实就是成佛了。
用心若镜
《庄子》也讲过相似的道理,认为得道高人“用心若镜”,也就是说让自己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大千世界怎么样,镜子里就原样反应。不存主观成见,使万物各自彰显,从不争先而经常随顺别人
《心经》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之所以要用“照”这个字,就是因为菩萨在运用明镜一般的心。只有把心修炼成镜子,般若智慧才能产生,才能明白五蕴皆空的道理。
只要镜子没有瑕疵和污垢,影像自然就会清晰、逼真。另一方面,当外物离去的时候,镜子并不会刻意挽留,影像也随之消逝,不留一丝痕迹
《菜根谭》:“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风穿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王阳明
我们心中一切的纷扰和焦虑归根结蒂都是患得患失造成的,总有一些事情在我们心头盘桓不去,让我们费尽思前想后的功夫
而推想患得患失的原委,无非是功利意识作祟罢了,换言之,都是“人欲”这种不道德的因素造成的
那就让我们在静坐当中把每一个发自“人欲”的念头坚决扼杀在摇篮里
于是我们的心就像一面积满灰尘的镜子被一点点擦拭干净一样,终于恢复到本来面目,那就是纯然天理的光明状态
如果保持这种状态,那么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容应对,因为天理会自然而然地指导我们的每一次待人接物,从此再不会患得患失了
而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像是明镜前晃过的事物一样,来时被明镜如实地映照,去后不会在镜面上留下任何痕迹
放下
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修为,他的心就是一面积满了灰尘的镜子,那么每遇到什么事情,总不能如实地映照出它的样子。而即便在事情过后,镜面的灰尘上总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这些印痕也就是我们的纠结、焦虑、烦恼、苦闷
一个著名禅宗故事
大和尚带着小和尚过河,见到河边有个美女也要过河。大和尚和美女搭讪了两句,就毅然背着美女趟过了河。小和尚也跟着趟了过去,但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等回到寺里,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问大和尚:“咱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可你刚才……”大和尚答道:“我早就把人家放下了,你却还没放下!”
在儒家心法里,“人欲”,也就是各种饮食男女、功名利禄之类的欲望,就是我们心灵这面镜子上的灰尘
往往岁数越大,灰尘就越厚,所以我们先要意识到灰尘的存在,再努力把灰尘擦干净,然后还要努力保持一尘不染的状态
如果在擦亮镜子之后,能够自然而然地保持清洁,那就是最高程度的“用心若镜”了。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小结
所谓无住,就是让心念处在自然而然的状态,对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主观上的“发力”
佛门的宫斗大戏:惠能PK神秀
身是菩提树
《六祖坛经》的记载
故事发生在冯墓山,寺院住持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这一天弘忍把全部门人弟子召集起来,向大家发表重要讲话。这番讲话主要有两个意思
一是批评大家的修行目的不纯,只惦记着求取福报,反而对解脱轮回不太上心
第二个意思是要公开选拔继承人,谁想参选谁就写一首佛偈,谁的佛偈有最透彻的见解,谁就接过传法袈裟,做禅宗的第六代领导人
《楞伽师资记》的记载
弘忍在圆寂之前,亲口说过有资格传承自家禅法的共有十大弟子,慧能虽然也是其中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
如果站在教外,在历史背景下梳理禅宗的传承谱系,就会发现《楞伽师资记》的说法更加合情合理
我们抛开佛教典籍,从第三方的史料记载来看,神秀在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尊崇,享受国师级待遇,慧能在南方的偏远落后地区悄无声息地讲经说法。当时的人们如果想在两人当中拜一位佛学老师的话,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神秀
神秀
他是冯墓山的“上座”
在唐代寺院的组织结构里,最高管理层是所谓“三纲”,掌管人事权和财权,而上座就是“三纲”之一
从法律角度来看,“三纲”如果杀了寺院的佃农或奴婢,不用抵命,只判两年徒
如果反过来,佃农或奴婢不要说杀了“三纲”,哪怕只是动手打了他们,就判绞刑;如果没动手,只是骂了几句,那也要判两年徒刑
神秀虽然既位高权重,又众望所归,但也没有贸然交卷,而是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把佛偈写在墙上。心里想着:“等天亮以后,师父看到这个佛偈,如果觉得好,我就站出来宣布著作权,如果觉得不好,我就默不作声,以后改行算了。”
神秀写在墙上的佛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第二天
弘忍再次召集寺众,高度赞扬了这首佛偈,接着,又把神秀叫到内室,私下对他说:“这是你作的吧?如果真的是你,你就够资格做我的接班人了。”
弘忍忽然说了一番奇怪的话:“你的见解很好,凡夫俗子按照你这个佛偈修行的话,应该不会堕入恶道。但这个佛偈离大彻大悟还远,只能算登堂,还不曾入室。要不这样吧,你回去重写一首,我再决定要不要把衣钵传授给你。”
神秀就这么回去了,不知道怀着怎样的心情。冥思苦想要重写一首,但就是想不出来。
当时慧能还只是寺院里一个舂米的勤杂工,整天只是埋头做工,对寺院里近期发生的大事全然不知。他偶然听到一个小孩子背诵神秀的佛偈,觉得佛偈的作者并没有理解佛法的核心。
慧能和小孩子聊了一会,把情报掌握清楚了,然后寻到走廊那里,也想出了一首佛偈。因为他不识字,就请了一个会写字的人把自己的佛偈写在走廊另一端的墙上。
菩提本非树
慧能的佛偈是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上座部
主张心性应该是清净的,之所以看上去很脏,是因为受了外界的污染。心本来是一面明晃晃的镜子,为什么要“时时勤拂拭”呢,是因为“尘埃”太多,把镜子弄脏了
镜子被弄脏了,怎么办?只有把尘土擦掉,才能恢复镜子的本来面目。
镜子怎么擦呢?上座部的办法很传统,分为两个步骤:先要明白道理,然后再动手擦拭。
先要系统性地掌握佛学义理,在掌握佛理之后再付诸行动,用禅定的功夫刻苦修行。等修行的火候到了,镜子也就被擦干净了,心又恢复到明晃晃、亮堂堂的本来面目,这就达到解脱境界了。
说一切有部
他们认为镜子本来是个脏镜子,所谓解脱是扔掉这个脏镜子,换上一面干净的镜子
慧能与神秀的区别
慧能的偈子,在“镜子本来就干净”这一点上和神秀的理论基础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
神秀是说达到解脱境界需要按部就班,也就是渐悟,
慧能说的是解脱只在一瞬间,也就是顿悟
弘忍看到了慧能的佛偈,很不以为然,当众批评了几句。但就在当天的半夜时分,弘忍忽然把慧能找来,秘密传授《金刚经》,然后把象征继承人地位的袈裟交给他,悄悄送他下山逃命。
弘忍到底从慧能的佛偈里看到了什么呢?从秘授《金刚经》这个细节来看,弘忍并没有固守楞伽宗的传统,没有遵从达摩祖师的教诲只读一部《楞伽经》,而是心向《金刚经》所代表的般若学。
我们都知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但弘忍竟然欺骗了所有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神秀的势力太大了,一旦慧能做了六祖,神秀一党非整死他不可。弘忍虽然是全寺住持,竟然也担心自己压不住场面。
小结
慧能的佛偈之所以得到五祖弘忍的肯定,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心思都背离了楞伽宗的传统,转向了般若学的一途
佛学为什么说运动是不存在的?
慧能的禅定
慧能一路逃到南方,在韶州曹侯村隐姓埋名地住了下来,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广东曲江。曹侯村有一名尼姑,经常念诵《大般涅槃经》。慧能稍微一听,就明白了经书的核心义理,反而可以给尼姑讲解。村民们因此看到了慧能的不凡,便把他请到宝林寺去
《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就是慧能禅法的一大核心
正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也就都有了成佛的潜质,而所谓成佛,无非是让潜藏着的佛性显露出来
而所谓显露,既可以慢慢擦干净来显露,也可以捅破一层窗户纸来显露,前者就是渐修,后者就是顿修
慧能认为渐修和顿修都是成佛之道,资质差的人适合渐修,资质好的人适合顿修。
禅定入石
慧能的安稳日子才过了九个月,冯墓山的追兵就闻讯而至了。慧能只好接着跑,跑进了大山深处,这才引来了追兵的放火烧山
简略的版本说慧能藏在一块大石头底下才侥幸没被烧死
神奇的说法是:慧能在危急关头想起了弘忍传给自己的“禅定入石”的功夫,于是立即进入禅定,身体隐没在石头里,火烧不到,烟呛不到。那块石头后来成为圣物,上面还能看到慧能打坐的印痕和衣服的纹路。
“禅定入石”的故事说明了世人有一种很普遍的认识,他们相信得道高僧一定有些什么神通。
风与幡
法性寺
慧能在韶州暴露行藏之后,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之路,这一天来到广州的法性寺,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开坛讲解《大般涅槃经》,一段著名的公案就此发生
印宗法师正在台上讲经,忽然风吹幡动,两个和尚就为这点小事起了争执,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谁也说不服谁。慧能在旁边插嘴了:“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这话把所有人都惊呆了
印宗法师早就听说弘忍有个传人南下,一问之下,慧能便也如实说了,又拿出如假包换的传法袈裟,引得大家纷纷礼拜
慧能又讲了讲佛性的道理,印宗法师越听越激动,说自己以前所学全是瓦砾,这回总算见到真金了。于是印宗拜慧能为师,可慧能这时候还是个俗家人,印宗便为慧能剃度授戒,慧能才算真正当了和尚
风动旛动
常识来看,风当然是主动的一方,幡是被动的一方。幡原本静止不动,因为刮起了风,所以被风吹动,这难道还有什么值得争论的吗?
运动到底存不存在,这是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经典的佛学问题
有风和幡这么两个东西,然后,看上去它们都在动。什么是运动呢?很简单,运动就是位移,一个物体从A点移动到B点
位移既然是移动的“过程”,所以还要花费时间,比如你从家走到单位,用了一个小时。当我们把时间因素纳入考量范畴之后,你就该想到“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了。你要问一下自己:一小时前在家的你和一小时后在单位的你是同一个人吗?
如果你说“是”,那么在俗谛上是正确的,在真谛上是错误的
如果你说“不是”,那么在真谛上是正确的,在俗谛上是错误的。
这样的话,也就不存在“一个你”从家里出发,花了一小时的时间走到单位,而是有无数个你,在无数个刹那里,分别出现在从家到单位这段路的无数个位置上。在每一个时间点上,以及与每一个时间点相对应的位置上,都有一团由四大、五蕴聚合起来的姑且称之为“你”的东西。
显然,没有任何一个“你”发生过位移,所以运动是不存在的。风和幡也和你一样,都是四大、五蕴刹那生灭的聚合,换言之,都是“无我”的,从“无我”就可以推导出运动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那么笃定运动的存在呢?很简单,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是我们的心不理解佛法的奥义,看不透世界的本质,只能从现象上理解世界,所以才把不动的风和不动的幡理解成运动的东西。
小结
风和幡也和你一样,都是四大、五蕴刹那生灭的聚合,换言之,都是“无我”的,从“无我”就可以推导出运动是不存在的
机锋与棒喝:通向顿悟的法门
反对坐禅的理由
一行三昧
大体来说就是坐禅入定,体悟终极真理
慧能完全否定了这个意思,说所谓一行三昧,就是在任何时候,无论是行、住、坐、卧,始终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
慧能认为佛法的性质是流畅而无窒碍的
如果心里有了执着,执着就会变成窒碍,这个人也就像是被绳子捆住了一样
慧能的佛学思想是“佛在自心,不假外求”
老师可以帮你找出你自己内心的佛性,但老师没办法把你本心之外的什么佛法传授给你。
这就好像每个人从小就被绳子捆着,久而久之只觉得难受,但注意不到绳子的存在。每个人都想要“离难受,得舒服”,但慧能不可能把一个叫作“舒服”的东西给你,他只会找到你身上的绳结,帮你解开而已
中观
《肇论》
早在南北朝时代,北方的佛学大师僧肇写过一部《肇论》,其中有一篇影响很大的《物不迁论》,专门论证物体是不动的——“不迁”就是“不动”——其中有一段很漂亮的话说: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狂风是静止的,奔腾的江河并不流动,乱飞的尘埃并不飘扬,太阳和月亮虽然在天上转圈,其实却没有转圈
这段话看似自相矛盾,但只要拿“无我”的理论一套,也就顺理成章了。万事万物通通“无我”,所以风也好,水也好,都是四大、五蕴的刹那离合
唐代高僧释元康为《肇论》作过注释,称为《肇论疏》
“前风非后风,故偃岳而常静。前水非后水,故竟注而不流……”
每一刹那的风都是不同的风,不存在位移,每一刹那的水都是不同的水,也不存在位移;推而广之,万事万物通通如此,所以运动是不存在的。
当你领悟了“诸法无我”的真谛,就能想到“运动”只是一种幻觉,所以风没有动,幡也没有动。
”有情“与”无情“
佛教把万事万物分为“有情”和“无情”两类,有生命的属于“有情”,无生命的属于“无情”
在《六祖坛经》里边,慧能有一个很朴素的逻辑,那就是“有情”才能成佛,“无情”不能成佛。
而“有情”和“无情”的核心区别就是会不会动,不会动的东西没有生命,因此没有佛性,不能成佛
坐禅入定是长时间一动不动的,这岂不是让人去仿效“无情”吗?所以结论是:坐禅只能越坐越糟,绝不可能成佛。
“中观”
中观来自印度大乘佛教,创始人是龙树和提婆,形成的宗派叫作中观派,主要经典是《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合称“三论”。中观派在中国形成的宗派以这三大经典得名,叫作三论宗。你已经熟悉的俗谛和真谛的划分就是中观派的理论贡献
说“动”是一个极端,说“不动”是另一个极端,极端的见解叫作“边见”;而与“边见”相反,既不落入这个极端,又不落于那个极端,就是“中观”
在风动幡动的问题上,区分谁是风,谁是幡,这叫“分别心”
只要抛弃分别心,就会既看不到风,也看不到幡
区分谁动,谁不动,这叫“边见“
只要舍弃边见,采取中观,也就无所谓动与不动
三十六对
中观:只破不立
他们不会说佛法“是”什么,也就是不对佛法做“立论”;而只说佛法“不是”什么,总是去破掉其他宗派的理论,也就是只对佛法做“破论”。
禅宗“十六字法则”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chuán),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从狭义上来讲,就是不做立论,只做破论
从中观理论来看,佛法的真谛是超越语言的,没法用文字来做肯定性的描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否定性的描述来启发你的理解
三十六对
把“中观”原则具体化了,分析出三十六组成对的概念
诸如有为对无为,色对空,动对静,常对无常,烦恼对菩提,等等等等。
例子
比如有人问你太阳黑子是不是黑的,那么按照三十六对的方式,你应该说“是黑的,但也不是黑的”,也可以说“黑就是不黑
这貌似不是人话,逻辑混乱,其实还真的说出了黑子的本质。太阳黑子其实也是太阳表面的明亮火焰,只因为比周边的火焰暗一些,从地球上看才会看成一个黑
所以,无论你的回答是“是黑的”或者“不是黑的”,你都会陷入“边见
机锋
一般都是答非所问,比如你问禅师“佛法教人什么”,禅师回答说“我刚刚吃完饭。”
棒喝
禅师冷不防举起棍子打徒弟一下,还会伴随着一声大喝或者某种逼问
外人会觉得这些做法很荒唐,但你只要想到慧能打倒了禅定,而禅定正是获得神秘体验,进入“顿悟时刻”最理想的方式。所以,机锋和棒喝其实都是禅定的替代方案,可以突如其来地斩断你的日常体验和理性思维
这种事情多半都靠运气,越努力反而欲速则不达。但古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顿修”的一途上,才会格外强调天资
小结
慧能是推动佛教世俗化的一员猛将,他认为如果坐禅入定,学那些无生命体一动不动,对修佛来讲是南辕北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