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中备考,政治人教版思维导图。一张全,包含必修一重要知识点,包括: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辑于2023-01-21 23:34:19 广东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解体 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从原始社会 到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共同占有,平等互助,平均分配
主要矛盾:阶级矛盾 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奴隶社会:完全占有,强制劳动,最低限度生活资料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封建社会到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绝大部分,一定人身自由,一部分自己支配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资本主义社会:占有一切,出卖劳动力,剩余价值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②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主要表现是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资料被闲置,工人失业 ③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基本矛盾、总根源: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科学社会主义 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 产生的历史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标志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阶级斗争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理论基石,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①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分析了内在矛盾,科学论证灭亡与胜利(主义、阶级)历史必然性 ③第一次系统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阐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阐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人民、实践、开放的理论)
社会主义从一国 到多国的实践
社会主义:共同占有,互助合作,按劳分配
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 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战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悲怆的历程——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反复论证结论: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即两半社会决定)
胜利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斗争的主心骨。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为实现社会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的确立
最深刻最伟大 的社会变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中国人民在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 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 规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十年“文化大革命”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伟大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①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③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设立海南省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开放上海浦东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①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①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和政府作用 ②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的意义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 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江泽民)
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根本原因(四个自信)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基本国情: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实际)
国际地位: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把小我融入大我,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初心和使命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④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分两步走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 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①树立远大理想②热爱伟大祖国③担当时代责任 ④勇于砥砺奋斗⑤练就过硬本领⑥锤炼品德修为
***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①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②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四梁八柱”, 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和“十四个坚持” (基本方略,“路线图”和“方法论”)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①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原创性贡献。
②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④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