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历史第六单元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
编辑于2023-01-24 20:27:59 浙江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
1924年,国共两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但最终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
1924年,国共两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但最终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八上历史第六单元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时间、借口
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件
结果
东北三省沦陷,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影响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抗争
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一二九运动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地点
北平
主力
学生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影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和平解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
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结果
北平、天津失陷,佟麟阁、赵登禹牺牲
影响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国民党
1937年9月,发表中共中央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影响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月13日-11月
结果
11月上海失陷,会战结束
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屠杀
时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
暴行
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经过
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影响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
经过
1938年6月,日军进攻武汉。历时4个多月,取得万家岭大捷
影响
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
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1941年12月
结果
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时间
1944年初
结果
国民党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原因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概况
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取得平型关大捷
意义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毛泽东《论持久战》
时间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意义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抗日根据地
建立
八路军和新四军先后建立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巩固
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
经济
实行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作用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百团大战
时间人物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
主要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路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共产党
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全民族
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左权将军血酒疆场
青年学生、广大妇女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中共七大
时间、地点
1945年4-6月,在延安召开
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抗战胜利
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意义
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两次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