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非暴力沟通核心思想,全书的重点在于需求。所有沟通的核心在于内心的需求是什么,有没有得到满足
思维进阶相关知识总结,让你成为觉醒者,拥有5维的思考能力,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提升个人认知!帮助你更上一层楼~
罗振宇2023年跨年演讲全部内容,供学习和感悟,很有意义,值得大家一看~
这是一篇关于刘润22年度演讲:进化的力量的思维导图、从意外中找到周期,从周期中找到趋势,就是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1.1风险决策=概率X代价、1.1知道一定会发生的,叫确定性,确定性让人感觉到安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非暴力沟通》 思维导图笔记
什么蒙蔽了爱
道德批判
进行比较
回避责任
强人所难
第一步 观察
问题一:什么是我的观察
区分观察和评论
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的结果 保持完全客观,不做任何评论
子主题
精选: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举例1:你太大方了VS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举例2:他经常迟到 VS 他每周迟到三次
第二步 感受
问题二:我的感受如何
区分感受和想法(自我评价)
举例1:我觉得我吉他弹的不好 VS 作为吉他手,我很失落/我有些郁闷/我烦透了
当我们说我觉得,常常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表达想法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得到满足的感受:幸福 细化 兴奋 喜悦 开心 振奋 愉快 快乐 满足 自信 甜蜜 陶醉 欣慰 平静 自在 舒适 温暖 放心 踏实 安全等
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麻木 沉重 尴尬 惭愧 内疚 妒忌 遗憾 悲观 伤心 难过 等
举例:你不爱我了,我感到难过
第三步 需要
问题三:哪些需要(价值或愿望)导致那样的感受
感受的根源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并不是别人的行为
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责备自己
责备他人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个人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
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
面目可憎
对他人的遭遇冷漠,无动于衷
生活的主人
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行动完全负责,但无法为让人负责
我们乐于帮助他人,是处于爱,而不是处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第四步 请求
问题四:为了改善,我的请求是什么
提出具体的请求
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明确谈话的目的
请求反馈
当对方予以反馈,表达感谢 当对方不愿意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了解他人的反应
对方此刻的感受
对方正在想什么
对方是否接受了我们的请求
区分请求和命令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
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倾听
全身心的倾听,分析妨碍了倾听
举例 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生我气吗? 太太: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太太: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给他人反馈
询问前,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确认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事实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
保持关注,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时
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轻松
他会停止谈话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
大声的提出请求
换一个环境
倾听的作用
倾听使身心痊愈
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感受,不要说“但是”
有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期望, 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使谈话生动有趣的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
表达
充分表达愤怒
我们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愤怒的核心是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停下来,呼吸
留意我们的指责
先倾听他人
体会我们的需要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表达感谢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谢的方式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接受感谢,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转变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方式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的表达
当我们需要挫折时,充分体会内心的渴望,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考虑如何解决
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面对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为“日常生活的事情”列一张清单
第二步,在清单的每一项前面写上 我选择做
第三步,了解自己为什么做
深入理解我们的行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