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单元(19~20)
第四单元三国两普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9~20)思维导图,包括: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6~18)思维导图,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包括:东汉的兴衰、通中外的“丝绸之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七上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9~20)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淝水之战
概况:383年,前秦80万大军PK东晋8万精兵,最终前秦战败,东晋以少胜多。
影响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崛起,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目的:顺应统一和民族融合趋势;巩固北魏统治。
内容
494年,迁都洛阳。
原因
气候干旱,粮食不足
政治保守势力大,阻碍改革
位置偏北,不利融合和控制中原
面对柔然的侵扰和威胁
目的
推进汉化改革;加强对中原的控制;促进洛阳繁荣,中原发展。
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特点:民族关系趋于缓和,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农学
代表人物:贾思勰
朝代:北朝
著作:《齐民要术》
贡献: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突显了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
科技
代表人物:祖冲之
朝代:南朝
著作:《缀术》《大明历》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大明历》——当时最先进历法。
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书法
代表人物
鐘繇
朝代:魏晋
贡献:独创楷书书法,称为绝世之作。
王羲之
朝代:东晋
著作:《兰亭集序》
其书法被称为古今之冠。
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被称为 “书圣”
绘画
代表人物:顾恺之
著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贡献:擅长人物画
石窟
云冈石窟
朝代:南北朝
位置: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
位置:河南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