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名作讲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名作讲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思维导图,包含默读、课标、字音、解词、作者、背景、标题等内容,需要可收藏。
编辑于2021-10-06 18:24:42名作讲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三单元
童年学习生活
童真、童趣
友谊、爱
默读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一气读完全文
把握基本内容
了解文章大意
关注
标题、开头、结尾
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保证
阅读感知的完整性
一定的阅读速度
课标
写法
抓住景物特征
描绘景物
层次井然
融情入景
能力
观察
表达
语言
简练生动
准确传神
作者
多彩童年
灿烂春光有童真
无味冬天有童趣
自由玩耍有幻想
严肃学习有快乐
真情深思
精神
热爱大自然
热爱自由生活
追求新知识
字音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líng) 斑蝥(máo) 缠络(lào)
攒(cuán) 珊瑚(shān hú) 敛(liǎn)
脑髓(suǐ) 人迹罕至(hǎn) 觅食(mì)
竹筛(shāi) 秕谷(bǐ) 系(jì)
书塾(shú) 渊博(yuān) 蟋蟀(shuài)
宿儒(rú)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g)
窦(dòu) 厥土(jué) 拗(ǎo)
倜傥(tì tǎng) 金叵罗(pǒ) 盔甲(kuī)
锡箔(xī bó)
解词
倜傥:洒脱,不拘束。
拗:弯曲,弯转。
确凿:确实。
菜畦:菜地。
轻捷:轻快敏捷。
相宜:适宜。
方正:正派。
博学:学问丰富。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
足迹
脚印
罕
稀少
敛:收拢,收缩。
人声鼎沸
形容人声喧闹
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系:打结,拴。
消释:溶解。
长吟:长声鸣叫。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无从:没有门径(做某事)。
作者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小说集
《彷徨》《呐喊》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
《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背景
写于1926年9月18日
任教厦门大学
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
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散文集《朝花夕拾》
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寻闲静
寄安慰
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
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
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标题
从这个题目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两处地名
百草园
三味书屋
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
用“从……到……”连接
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反映成长过程
童年
游戏
玩耍
长大读书
结构
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1段
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
点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充满留恋之情
2段
写夏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3-6
美女蛇故事
“我”的感慨
7-8
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回忆三味书屋读书经历
9段
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10-11
入学的情形
书屋
先生
12-16
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17-20
写不准去后园玩
21-24
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
趁先生读书入神画画
内容
①
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
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
漠视
束缚
残害
根据
鲁迅多次批判
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
扼杀儿童天性
本文写到私塾生活
呆板
枯燥
②
真实地再现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
表现
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
强烈
求知欲
好奇心
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
更加合理
③
表现
儿童心理
热爱大自然
喜欢自由快乐生活
作者不满
封建教育
束缚儿童身心发展
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探究
1.本文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
百草园自由快乐
多么适合儿童心理
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
三味书屋枯燥陈腐
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
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衬托
自由欢乐
枯燥无味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
束缚
损害
和谐统一
贯穿全文的
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
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是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这也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
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深深地吸引着“我”
使“我”
得到教训
悟出道理
3.童年鲁迅对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尊敬
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
同时也很爱他
学生
很调皮很贪玩
先生
很少体罚
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人物
先生
学问渊博的宿儒
怪哉
生
好奇求知
师
怒而不答
迂腐?
戒尺
不常用
罚跪
不常用
和蔼开明
语言
1.“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
印象模糊
不相见七八年
确凿
至今难忘
童年生活快乐
2.找出捕鸟动词,分析作用。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
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捕鸟全过程
如临其境
写出了作者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
暗扣“乐园”
3.赏析语言的妙处:描写百草园景物的一段话。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表现其形态
“…覆盆子,像…攒成的小球”
比喻表现色美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表现鸣声悦耳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极富表现力
4.“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5.连用三个“也许”有什么表达效果?
表猜测
表达
深刻眷恋百草园
依依惜别
被迫离开时
无奈
写法
1.作者为表达主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对比
百草园的“乐”
“三味书屋”的乏味
2.本文写景很成功,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
表明长年累月被摸过
说明少年鲁迅曾多次好奇地摸
叫天子“直窜”
写出
鸟儿的机灵轻捷
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
形声色味俱全
视听触味诸觉皆有
春夏秋冬齐备
春末:桑椹菜花
盛夏:蝉鸣
秋后:蟋蟀
冬季:捕鸟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由整体到局部
由远及近:菜畦→斑蝥
由高到低:鸣蝉→黄蜂
从静到动:井栏→叫天子
从春到冬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比喻
(覆盆子)像…小球
拟人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出孩子心中
奇妙的想象
特殊的感受
3.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联想:美女蛇→赤练蛇
增添神秘气氛
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
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一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画卷,
成年后的鲁迅在仰望流云时,
追寻闪烁在他眼前的一朵朵晨光里绽开的花朵,
是何等的诗意,又是何等的惆怅,
放下手中的书本,
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悄然翻开,
让我们也拿起笔,精心描绘一段精彩的童年趣事。
拓展
1.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不必说
翠绿的青山
苍劲的松柏
漂浮的白云
湛蓝的天空
也不必说
夜莺在婉转地歌唱
麻雀在喳喳地嬉戏
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动
单是
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就
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它是
那么嫩绿
那么坚强
迎着凛冽的寒风昂然挺立
2.仿写:雪地捕鸟连用7个动词。
他弯着腰,在他的前后不停地拍着篮球。
他的两眼滴溜溜地转动,一直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脚步,
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
冲过了两层防线,
他终于来到篮下,
一个虎跳,转身投篮,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
不偏不倚地落进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