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和水的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包括:1.地球上的水;2.水的组成;3.水的浮力;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5.物质的溶解;6.物质的分离;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天气与气候思维导图,包括:1.大气层;2气温;3.大气的压强;4.风和降水;5.天气预报;6.天气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水和水的溶液
1.地球上的水
水的分布
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
海洋
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陆地
大气
生物体内
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
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陆地淡水
地下淡水
大气水
水的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
水汽运输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分布
时间分布
夏多冬少
空间分布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水与生命
生命体离不开水
2.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化学变化)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正氧负氢
依据
正极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口处,木条复燃
氧气
负极
燃烧的木条放在玻璃口处,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氢气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
水分子的构成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3.水的浮力
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他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所形成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F浮=G排液=液体密度gV排
物体的沉浮条件
上浮
F浮>G物
液体密度>物体密度
V浸=V物
下沉
F浮<G物
液体密度<物体密度
悬浮
F浮=G物
液体密度=物体密度
漂浮
V浸<V物
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潜水艇
热气球
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溶解后所得的物质称为溶液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和乳浊液
悬浊液
有悬着固体颗粒
乳浊液
有悬浊液体颗粒
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
6.物质的分离
物质的结晶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形状规则,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
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形状不规则,无固定熔点
几种常见的分离方法
沉淀
过虑
蒸馏
冷却热饱和溶液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
蒸发溶剂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固体物质
5.物质的溶解
溶质的溶解性
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影响溶解速度快慢的常见因素
温度
是否搅拌
等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大
氢氧化钙是例外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容器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或增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溶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区分物质溶解性的方法
20℃时
溶解度在10g以上的物质
易溶物质
溶解度在1~10g的物质
可溶物质
溶解度在0.01~1g的物质
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
难溶物质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外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
溶液的配置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效溶质/溶液的质量
过程
计算
称取和量取
溶解
装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