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平面构成导图笔记
工业设计中平面构成导图笔记,知识点涵盖了平面构成概述、形象的构成、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造型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
编辑于2021-11-04 12:59:48平面构成
形象的构成
基本型
组合方式
按单元骨骼左右上下连续的重复构成
按反射,移动,回转,扩大,进行群化
多个基本型分割重组
骨骼:控制画面的框架,最小单位(单元格)
设计方法和要求
以单元格为基础
有相对独立性质的
基本型的设计要简单,不能过分突出,锐角不能过多
规定形中的变化
规定形象选择要简洁
元素不要过多
元素变化不要过多
运用
单形切除
切割:切,挖,镂
组合形式
对称
对比
组合方法:形与形
注意
外形不要复杂
除对称外,切割部分小于保留部分
切割手法,切割形式不能过多
切割部分可以返回形象重构
可以用纸剪出单形,再分割组合
形的群化
基本型的确立
考虑连续性和单元格内的组合方式
简练,整体不能太复杂,要饱满
数量不要过多
排列紧密(形与形的关系)
组合构成的形式
平行和上下平行排列
对称的反射排列
旋转和放射排列
多形组合
要点
组合的单形,可以相似,也可以不同
单形数量不能过多
单形变化不能过多
形式
垂直对称
单形平衡构成:大小,位置,方向
注重外轮廓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
重复与近似
重复构成
骨格
规律性
重复骨格
渐变骨格
非规律性
发射骨格,密集骨格
非作用性骨格:基本形排在焦点上
作用性骨格:排在单位格内
骨格形式
水平与垂直阔窄相同
上下单元格整体错位
方向变化,水平线和垂直线变为倾斜线
线质的变化: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直线与斜线的组合
基本形
用线分割单元格。以单元格为基本形
已有基本形直接进入单元格
运用线再单元格内进行切割组合
单元格的排列方式
循环组合构成
上下交替
向心式
面对面,背对背
交替倾斜
近似构成
基本形(一组不少于五个的近似基本形)
1,设计基本单位,进行近似变换
2,利用两个形象的相加与相减
3,利用近似的字母文字或符号
4,利用相近似的形象
骨格
注意
巧妙设计正负形
有意打破单元格,形成新形象
注意形与形之间的大小,画面的平衡
变化的元素不要过多
分割与比例
特点
合理的空间表现明快,直率,清晰
使人感到在井然有序的空间了,形象更集中
较强的秩序性,给人冷静和理智的印象
渐次的变化过程,富有韵律的秩序美感
方式
数列分割
渐次数列(递增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等分割
使用
垂直线或水平线作等分割
斜线做等分割
垂直线和水平线作等分割
垂直,水平,斜线结合
随意分割(强调分割比例,画面节奏)
渐变与发射
渐变构成
骨格渐变
单元渐变骨格
双元渐变骨格
阴阳渐变
基本形渐变
大小渐变
方向渐变
明暗渐变
色彩渐变
发射构成
要素及特点:中心,方向
形式
离心式发射
向心式发射
同心式发射
移心式发射
多心式发射
注意
对比构成
空间对比
聚散对比
大小对比
曲直对比
方向对比
明暗对比
特异构成
元素:形象,骨格,特异点
形式
形象的特异
位置和方向的特异
大小的特异
骨格的特异
骨格局部作方向特异
骨格局部作性质的变异
骨格线局作中断处理
空间构成
一点空间
矛盾空间
多点空间
反转性图形
空间立体感的表现
形象大小的差异
形象的重叠和覆盖
集中于一点的形象
放射线状和疏密的利用
平行线和格子的变化(产生凹凸感)
改变平行线中途的方向和质感
格子中一部分骨格线改变方向,线质
设计反转图形时,利用好图地关系
打散重构
打散:了解结构和特征,原图形分解,提炼
重构:重新组合成新形象
形式
用打散后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独立图形
运用平衡构图将重构元素重新组合
利用骨格的分割对重构元素限制
要点
关键:提炼元素
重构元素的大小
元素之间的对比与调和
肌理
分类
视觉肌理
触觉肌理
表现技法
手绘
拓印法
压印法
喷洒法
自流法
渍染法
擦刮法
拼贴法
造型的基本要素
点
定义:有形象与大小,大小有限度,形状多样化
作用
单点:(保持安定,平稳),提高注目性
接近的点:点的张力,两点成线,多点成面
一组接近的点:虚化,虚线→虚面
大小渐变:产生运动感和进深感
两个大小悬殊的点:视觉放大,产生强弱和节奏
应用
注目性和位置
点的虚化,增添层次
以点为基本型
线
定义:具有长度与宽度,形状多样
种类
直线
不相交:平行线
相交:折现,包格线,集中的线
交叉:直交格子,斜交格子
曲线
开放:弧,漩涡线,抛物线,双曲线
封闭:圆,椭圆,心形
方向性
性格
直线(男性):速度感,紧张感,直接,锐利,明快,简洁
粗直线:豪放,厚重,力量,强壮
细直线:纤细,敏感,微弱,神经质
折线:焦虑,不安定,躁动
方向
垂直:庄重,严肃,坚挺,强直;紧张感
水平:安定,稳妥;保守
斜线:不安定,向上或冲刺的运动感;青春的活力
几何曲线(女性特征):温和,柔软,优雅,秩序,柔韧性,速度感
圆周:对称,秩序,理性
自由曲线(女性):更圆润,自然美,流畅,柔美,变化
作用
封闭达到线构成形,面的轮廓是由线决定的
线有分割和限制的作用
引导视线和指示
间隔距离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秩序的变化线的间隔:进深感和立体感
密集的线:形成面
逐渐变化角度的倾斜直线:扭曲的感觉
面(形)
定义:长宽两度空间,没有厚度
种类
直线形
几何曲线形
自由曲线形
偶然形
性格:比线增加了一个量感
直线形:与直线相同(方形:简介,秩序;稳重)
几何曲线形:比直线型柔软,有弹性,理性感较强
自由曲线形:更生动,个性,丰富,更具柔情的女性特征,吸引人兴趣
偶然形:朴素,实在,自然,结合肌理
作用
面的量感和体积感在版面中起到稳定的作用
面可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二位空间中的立体形态
面的深浅能在版面中起到丰富层次的作用
综合运用(ps:视错觉)
形与形的关系
分离
接触
覆盖
透叠
联合
减缺
差叠
重合
形与空间的关系(图与地)
正负形
图地反转
图地关系的运用
版面中央或垂直,水平方向的形象比较容易突出
位置下部比上部更容易突出
小形象比大形象更容易突出
完整形象比不完整形象突出
异质形象更突出
聚集的比分散的更突出
群化的或对称的更突出
视觉经验
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
平衡
对称
反射(水平翻转)
移动
回转(太极)
扩大
不对称
移动形象的位置
调整形象的大小
利用形象与空间的关系
形象与形象之间明暗变化
对比
形象与形象之间:大小,远近,方向,多少,曲直,虚实,明暗
形象与空间:正负,疏密,面积
色彩:明度,色相,纯度,冷暖,面积
调和
形象的调和
同质要素的形象
类似要素的形象
异质要素的形象
增加主形的重复形或类似形
位置重分配
调整明暗关系
寻找共同因素加以强调
色彩的调和
明暗调和
色相调和
色相强对比时,纯度调和
方向的调和
节奏
形象与形象并列:注意形象之间的错落
多形象组合:形象与空间的分配
多形象多元素构图:方向变化
整体色彩:注意明暗变化
变异
位置变异
形象变异
方向变异
大小变异
色彩变异
概述
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
构成主义的基本原则
技术性
肌理
构成
平面构成的概念与目的
纯粹构成
应用构成
平面构成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对抽象形象的理解
对美的原理和形式法则的理解
理解空间与形象,形象与形象的关系
从抽象到具体的训练
选图
概括提炼
组合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