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建机电实务-机电工程专业
二建机电实务-机电工程专业,导图主要从测量技术、起重技术、焊接技术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知识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2-02 19:24:35 江苏省机电实务
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测量技术
测量要求和方法
工程测量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细部
检核是测量工作的灵魂,必须加强内业和外业的检核工作,保证实测数据和工程测量竣工图绘制的正确性。 检核的分类:仪表、资料、计算、放样、验收检核
水准、基准线测量
特点
分类
测量仪器
测量原理
测量内容
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
水准仪、水准标尺
水平视线
高程、高差
高差法、仪高法
基准线测量
经纬仪、检定钢尺
两点成一线
基准线
水平角、竖直角
高差法:1对1,HB=HA+hAB=HA+(a-b)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测点的高程的方法
仪高法:1对多, 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单计算出结果前视点的高程;当安置一次仪器,同时需要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使用仪高法是比较方便的。
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平面安装基准线≥纵横2条
安装标高基准点的设置: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应≤0.5mm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对于埋设在基础上的基准点,在埋设后就开始第1次沉降观测。
测量程序(简记:网线两点,高沉过记)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沉降观测点、安装过程测量控制、实测记录
高程控制点布设的原则
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高程基准,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可沿用原高程系统
方法:水准(常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二、三、四、五等
高程控制点布设的方法
水准测量法的主要技术参数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应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使用方便的地点
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3个基准点
水准观测应在水准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重测。 当重测结果和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限值时,应取3次限值的平均数。
设备安装过程中,最好使用1个基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
连续生产设备安装的测量
安装基准线的测设:中心标板应在浇筑基础时,配合土建埋设,也可待基础养护期满后埋设,设备安装平面基准线≥纵横2条。
安装标高基准点的测设:一般埋设在基础边缘且便于观察的位置。 采用钢制标高基准点,应是靠近设备基础边缘且便于测量处,不允许埋设在设备地板下面的基础地面。
简单的标高基准点:用于独立设备安装; 预埋标高基准点:用于连续生产的设备上。
管线工程的测量方法
管线中心定位:管道的主点,管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
管线高程控制:为引测高程,管线纵/横端面测量,应设管线敷设临时水准点。
地下管线工程测量:必须在回填前,测出起点、止点,窨井的坐标和管顶标高。
长距离电线输送电线钢塔架()
长距离输送线路定位并检查后,可根据起、止点、转折点、沿途障碍物的实际情况,测设钢塔架基础中心距。 中心桩定位后,一般采用十字线法或平行基线法进行控制。
当采用钢尺量距时,20m≦丈量尺寸≦80m
考虑架空送电线路钢塔架之前的垂弧综合误差≦确定的裕度值,一段架空送电线路,其测量视距长度≦400m。
大跨越档距测量:电磁波测距法,解析法测量
测量仪器的功能和使用
水准仪
标高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安装标高控制测量
经纬仪
水平/竖直角、纵横向轴线(没有说),垂直度
全站仪
水平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坐标、水平距离
电磁波测距仪
微波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
红外测距仪
统称为光电测距仪
激光准直/指向仪
沟渠、隧道或管道施工,大型机械安装,建筑物变形观测。
激光准直/铅直仪
高层建筑、烟囱、等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定位,倾斜观测。
激光经纬仪
施工及设备安装中的定线、定位;测量已知角度。
激光水准仪
除具有普通水准仪的功能外,准直导向。
激光平面仪
滑模平台,网型物价的水平控制,大面积混泥土楼板支模/罐注,抄平工作
起重技术
起重机械与吊具的使用要求
千斤顶的使用要求
千斤顶必须安放于稳固平整结实的基础上,通常应在座下垫以木板或钢板,以加大承压面积,防止千斤顶下陷或歪斜。
千斤顶头部与被顶物之间应垫以薄木板、铝板等软性材料,使其头部与被顶物之间全面接触,用以增加摩擦,防止千斤顶受力后滑脱。
使用千斤顶时,应在其旁边设置保险垫块,随着工件的升降及时调整保险垫块的高度。
千斤顶在允许的顶升高度内工作,当顶出至红色警戒线时,应停止顶升操作。
起重滑车的使用要求
滑车组动、定(静)滑车的最小距离≥1.5m,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5°
滑车组穿绕跑绳的方法有顺穿、花穿、双抽头穿法
当滑车的数量>5个时,跑绳应采用双抽头穿法。
若采用花穿的方式,应适当加大上、下滑轮之间 的净距。
卷扬机的主要使用要求
一般采用电动慢速卷扬机
主要参数:钢丝绳额定静张力(或额定牵引拉力),卷筒容绳量 卷扬机不得超负荷运行。
固定
卷扬机的固定应牢靠,严防倾覆和移动
可用地锚、建筑物基础、重物施压等为锚固点
邦卷扬机底座的固定绳索应从两侧引出,以防底座受力移动。
卷扬机固定后,应按其使用负荷进行预拉。
由卷筒到最后一个导向滑车的水平直线距离≥卷筒长度的25倍,且该导向滑车应设在卷筒的中垂线上,以保证卷筒的入绳角<2°。
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从卷筒底部放出,预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4圈,以减少钢丝绳在固定处的受力。
当卷筒上缠绕多层钢丝绳时,应使钢丝绳始终顺序的逐层紧缠在卷筒上,最外一层钢丝绳应低于卷筒两侧凸缘1个绳径的高度。
流动式起重机的一般要求
单台起重机吊装的计算载荷应小于其额定载荷。
起重机吊装站立位置的地基承受力应满足使用要求。
吊臂与设备外部附件的安全距离应≥500mm。
起重机、设备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500mm。
起重机提升的最小速度应使设备底部与基础或地脚螺栓顶部至少保持200mm的安全距离。
2台起重机作主吊时,单台起重机的载荷不宜超过其载荷的80%,必要时应采取平衡措施,应限定起升速度、旋转速度。
多台起重机械的操作,保证钢丝绳保持垂直状态
多台起重机所受的合力不应超过各台起重机单独起升操作时的额定载荷。
流动式起重机对地基的要求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 的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
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行走路线)的地基应根据给定的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
汽车起重机使用要求
汽车起重机支腿应完全伸出;
严禁超载作业
起重作业时,转台上不得站人;汽车起重机时过程中,上车操纵室禁止坐人。
起重作业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在重物上有人时不准起吊重物。
履带式起重机负载行走,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必要时应编制负载行走方案
桅杆起重机的使用要求
桅杆的使用应具备质量和安全的合格文件;制造质量证明书,制造图,制造说明书,载荷试验报告,安全检验合格证书
桅杆的使用长度应根据吊装设备、构件的高度确定
拧紧螺栓是应对称逐次交叉进行
桅杆组装后应进行验收程序,并应有相关人员签字。
粱式吊具使用要求
粱式吊具产品标志包括:制造厂名称、吊具名称、吊具型号、额定载荷、吊具自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
粱式吊具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明、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材料检验单(需要时)、产品试验报告(需要时)、装箱单(需要时)。
吊索使用要求
吊索选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6
钢丝绳绕过不同尺寸的销轴和滑轮时,其强度应根据不同的弯曲情况重新确定。
环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使用
禁吊标志处绳端露出且无法修复
绳股产生松弛或分离,且无法修复
钢丝绳出现断丝、断股、钢丝挤出,单层股钢丝绳绳芯挤出、钢丝绳直径局部减小、绳股挤出或扭曲、扭结等缺陷。
无标牌
吊耳使用要求
设备出厂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吊耳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设备到场后应对吊耳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做无损检测。
现场焊接的吊耳,其与设备连接的焊接位置应做表面渗透检测
设备到场后,技术人员要对吊耳焊接位置、尺寸进行复测
卸扣使用要求
吊装施工中使用的卸扣应按额定负载标记使用,不得超载使用,无标记的不得使用
卸扣表面应光滑,不得用焊接的方法修补卸扣的缺陷
卸扣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永久变形或裂纹的应报废。
使用卸扣时,只应承受纵向拉力
地锚的结构形式及使用范围
结构形式
全埋式
适用于有开挖条件的场地。可承受较大的拉力,多再大型吊装中使用
半埋式
压重式活动地锚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较软等不便深度开挖的场地。
小型压重式活动地锚承受的力不大,多在改、扩建工程的吊装作业中使用。
在施工中,利用已有建筑物作为地锚,如混泥土基础、混泥土构筑物等,应进行强度验算、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用获得建筑物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
吊装方法和吊装方案的选用要求
按吊装工艺方法分类 的吊装方法
滑移法(起重高度>被吊高度):桅杆、吊车滑移法 针对:自身高度较高、卧态位置待吊、竖立就位的高耸设备或结构 应用:石油化工厂的塔类设备,火炬塔架等设备或高耸结构、电视发射塔、桅杆、钢结构烟囱塔架
吊车抬送法(一吊一送):石油化工厂内的塔类设备
旋转法:石化厂吊装大型塔类工艺设备、大型火炬塔架和构件
无锚点推送法:适用于施工现场障碍物较多,场地特别狭窄,(特别是老厂扩建施工、)。氮肥厂的排气筒、毫秒炉初馏塔吊装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吊装法:钢绞线悬挂承重、液压提升千斤顶集群、计算机同步控制;方式:上拔式、爬升式 适用于大型设备与构件:大型屋盖、网架、钢天桥(廊)、电视塔钢桅杆天线等吊装,大型龙门起重机主梁整体提升,大型电视塔钢桅杆天线整体提升、大型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钢屋架(盖)整体滑移
高空斜绳索吊运法:适用于在超高空吊装中、小型设备、山区的上山索道、上海东方明珠高空调运设备
万能杆件吊装法:常用于桥梁施工中
液压顶升法:油罐的倒装、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简记:油电液-有点野)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 (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滑移法的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旋转法的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大型构件技术是其主要的单项技术
从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技术提升发展的”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提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吊装方案
评价内容:可行性论证-安全分析-进度分析-成本分析
起重吊装方案管理 (考题思路:谁编、谁审、谁论证)
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范围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10KN的起重吊装工程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的工程
审批
施工单位(总包)编制-技术部门组织审核,(分、总包)技术负责人签字-总监审查签字、盖章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范围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100KN的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量≥300KN,或塔设总高度≥200米,或塔设基础标高在≥200米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审批
施工、总监理审查-施工单位(总包)组织专家论证(5人)-施工单位(总、分包)技术负责人签字-总监审查签字、盖章
流动式起重机的参数及应用
基本参数:额定起重量;最大工作半径;最大起升高度
特性曲线:起重能力、起升高度随臂长、工作半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选用步骤
根据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吊装高度和吊幅度,收集吊车的性能资料,收集可能租用的吊车信息
根据吊车的站位、吊装位置、吊装现场环境,确定吊车的使用工况,吊装通道
根据吊装的工艺重量、吊车的站位、安装位置、现场环境、进出场通道等综合条件,安装各类吊车的外形尺寸、额定起重量图表,确定吊车的类型、使用工况 保证在选定工况下,吊车的工作能力涵盖吊装的工艺需求。
验算在选定工况下,吊车的支腿、配重、吊臂和吊具、被吊物等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按上述步骤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吊车工况参数
焊接技术
焊接工艺的选择
焊接工艺
焊接准备
材料选用
焊接方法选定
焊接参数
操作要求
钢结构焊接难度
A级(易)、B级(一般)、C级(较难)、D级(难)
影响因素
板厚
钢材分类
受力状态
钢材碳当量
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管道和集箱、管道上管接头的组合焊缝,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管子和管件 的对接焊缝,结构允许时应使用氩弧焊打底。 锅炉受压元件不应采用电渣焊
球形储罐的焊接方法:宜采用焊条电弧焊,药芯焊丝自动焊,半自动焊
铝制焊接容器
焊接方法
钨极氩弧焊
熔化极氩弧焊
等离子焊
不用焊条电弧焊、一般也不采用气焊
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方法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焊接参数
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线能量
焊接接头组成: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母材金属
焊接接头形式:对接、T接、角接、搭接接头;由两焊件相对位置决定的 钢制储罐地板的幅板之间,幅板与边缘板之间,人孔(接管)或支腿补强板与容器壁板(顶板)之间等常用搭接接头连接 钝边的作用:防止根部烧穿
焊接位置种类:平、立、横、仰焊
决定焊接线能量的主要参数: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焊接电压
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
预热:20HIC材质任何壁厚均需要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以防止延迟裂纹的产生 后热:减小焊缝中的氢影响,降低焊接参与应力,防止焊接裂纹产生。
非合金管管壁>19mm时,焊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有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要求的压力容器,经挖补修理后,应当根据补焊深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操作要求
对于需要预热的多层(道)焊焊件,其曾间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或实验电流。
在根部焊道和盖面焊道上不得锤击
焊接工艺评定
锅炉、容器、管道、钢结构、都应在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接头、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实验。
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焊接工艺评定应在本单位进行,由本单位操作技术熟练焊接人员,使用本单位设备焊接实验
焊接工艺评定步骤流程

通过评定规则:焊接方法、母材、填充金属、焊后热处理、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
专用评定规则
按接头、填充金属、焊接位置、预热(后热)、气体、电热性技术措施分别对各种焊接方法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重要、补加、次要因素)
当改变任意一个重要因素时,都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当增加或变更任何1个补加因素时,则可按照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焊冲击韧性试件进行试验。
当增加或变更次要因素,不需要重新评定,但要重新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质量的检测
压力管道检查等级
公用管道(GB类)、工业管道(GC类)焊缝检查等级:Ⅰ、Ⅱ、Ⅲ、Ⅳ、Ⅴ(I级最高、V级最低)
火电厂锅炉焊接和动力管道(GD类)、汽水管道对接接头检查等级:Ⅰ、Ⅱ、Ⅲ
钢结构焊缝质量等级
一、二、三级
影响因素:钢结构的重要性、载荷特征、焊缝形式、工作环境、应力状态
锅炉检查方法
外观检验、通球试验、化学成分分析、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验
容器检查方法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类:A/B/C/D/E
钢制焊接储罐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检测、严密性试验(罐底的所有焊缝)、煤油渗透(浮顶)、充水试验
管道检查方法
GA类长输管道线路施工焊缝检验: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压力试验、严密性试验
GB类公用管道、GC类工业管道安装检查方法:目视检查、无损检测、耐压试验、泄露试验
GD类动力管道对接接头检查方法:目视检查、无损检测、光谱分析、硬度检验、金相检验
钢结构焊缝检验
外观检测
无损检验
焊接接头缺陷分类
焊接缺欠:裂纹、空穴、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形状和尺寸不良、其他缺陷
焊接缺陷
按缺陷的形态分类
平面型(裂纹、未熔合)、体积型(气孔、夹渣)
按缺陷的位置不同分类
表面缺陷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表面气孔、表面夹渣、表面裂纹、焊瘤、弧坑
内部缺陷
气孔、夹渣、裂纹、未熔合、偏析、显微组织不符合要求
焊接缺陷对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
未焊透
在焊缝中,未焊透会导致焊缝机械强度大大降低,易延伸为裂纹缺陷、导致构件破坏,尤其连续未焊透更是一种危险缺陷
未熔合
是一种类似于裂纹的极其危险的缺陷,是一种虚焊,在交变载荷工作状态下,应力集中,极易开裂,是最危险的缺陷之一
裂纹
是焊缝中最危险的缺陷,大部分的焊接构件破坏由此产生
焊接前检验
基本要求
焊工应取得相应资质,获得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并接受了技术交底。
焊接前预热的加热方法、加热宽度、保温要求、测温要求应符合技术规范。
钢结构焊缝检验方案
焊接前,应根据施工图、施工方案、施工规范规定的焊缝质量检查等级编制检验和试验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焊缝检验方案:检验批的划分、抽样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时机、相应的验收标准
焊接过程检验
焊接工艺
焊工操作焊条电弧焊时,检查其执行的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电流种类、极性、焊接层(道)数、焊接顺序
焊接过程目视检测
每条焊道或焊层在下一道焊接前应清理干净,注意焊缝金属与融合面的结合处。
焊道之间、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成型良好,便于完成下一道焊缝。
压力容器修理挖除焊缝或母材部位缺陷时,经无损检测确认缺陷清除后,方可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应当再次进行无损检测。
焊接后检验
目视检测
无损检测
检测方法
表面无损检测方法
磁粉检测、渗透检测
内部无损检测方法
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
检测等级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A、AB、B(A级最低、B级最高)
超声波技术检测等级:A、B、C(A级最低、C级最高)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接头(低合金高强钢、铬钼合金钢),无损检测应在焊接完成后24小时进行。
热处理
对于局部加热热处理的焊缝,应检查和记录升温速度、降温速度、恒温速度、恒温时间、任意2个测温点之间的误差等参数和加热区域的宽度。
局部加热热处理的焊缝应进行硬度检验
理化和力学性能检验
强度试验
焊缝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应在射线/超声波检测、热处理后进行
液体压力试验介质应使用工业用水。
其他
低温用钢、不锈钢及有色金属不得使用硬印标记
焊接施工检测记录:焊工资格认可、焊接检测、焊缝返修检测记录。
要求无损检测和热处理的焊缝,应在设备排版图、或管道轴测图上标明焊缝位置,焊缝代号、焊工代号、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焊缝位置、焊缝补焊位置、热处理、硬度检验的焊缝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