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国的经济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导图主要从坚持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两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内涵
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追赶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求
发展为了人民
1、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2、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依靠人民
1、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2、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3、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3、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贯彻新发展理念
原因(为什么贯彻新理念发展)
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2、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地位)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创新发展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地位: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地位: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地位: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求: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放发展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地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求: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发展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地位/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就要坚持全民共享、 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关系
地位: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内容联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贯彻, 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要求: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
现代化经济体系
含义: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
产业体系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创新理念)
分配体系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共享理念)
区域发展体系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协调)
绿色发展体系
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绿色)
全面开放体系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开放)
市场体系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为什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2、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3、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创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地位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怎样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1、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3、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4、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减少无效和低端共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共给。共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共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目标: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具体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三、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具体措施: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维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
1、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坚持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3、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体;4、深化共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5、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6、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7、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