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这是一篇关于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思维导图,包括:水循环、海水的运动、海水的性质。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思维导图,主要描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始时间、重要发明及其影响。总结细致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的思维导图,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这是一篇关于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思维导图,包括:植被与环境、森林、草原与荒漠、观察土壤。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可以补充陆地上的水
经历的运动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对水的更新有作用
经历的运动过程:蒸发、蒸腾、降水、地表径流
海上内循环
经历的运动过程:蒸发、降水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
塑造地表形态
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水的运动
海浪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最常见的海浪是风力形成的,浪越高,能量越大
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浪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在强风作用下,近岸地区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潮汐
定义:是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一天可以看到两次海水涨落
白天海水涨潮称为潮,夜晚海水涨潮称为汐
洋流
定义: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按照海水的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洋流对人类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洋流从极地地区携带冰山向较低纬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的变化
垂直分布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幅度小
水平分布
全球表层水温由低纬到高纬递减,相同纬度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从全球尺度,海水对大气温度起到调节作用
从区域尺度,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比内陆地区小
海水的盐度
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
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约为35‰
海水盐度变化趋势
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表层海水以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由副热带向两极和赤道逐渐减少
封闭海域内,河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
海水的密度
影响因素
表层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温度
盐度
深度(压力)
水平方向
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竖直方向
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1000米)海水密度随着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变化很小
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小
世界海洋渔业分布规律 1.寒暖流交汇处 2.上升补偿流处 3.大陆架海域 4.大江大河入海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