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知识思维导图,包括: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系列概念、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既要分析科技的重要性,又要分析创业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编辑于2023-02-05 20:31:09 上海高质量发展
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系列概念
新型工业化:与以往的以“先污染后治理”等为特点的旧工业化道路相对应
新型城镇化:我国城镇化的方向是形成以城市群为主题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一般比例数,而不是一个绝对数食品支出占比的变化与食品支出总量变化可能是不一样的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发展经济学核心概念。经济发展指包括质量与数量在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不仅是数量的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效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转变经济发展路径
具体途径与方法
从总需求来看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指向扩大内需,出口需求指向扩大外需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出口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
从总供给来看
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数据
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
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既要分析科技的重要性,又要分析创业的重要性 )
我国当前加强科技自主创新的原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这是贯彻创新发展的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这是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要求。科技自主创新有利于我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实施“走下去”战略
科技创新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品质,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推动科技创新,有助于推动我国的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驱动,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政府应该如何推进科技创新水平
这是政府角度的措施,而不是企业角度的措施
贯彻创新发展等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行作用,让科技成果通过市场化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履行好相关经济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保护和支持我国的技术创新,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等的保护,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让科技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通过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
发挥国家财政,税收等在科技等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国家财政对科技研究,科技应用的充足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让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等因素的驱动
加强对外开放,搞好“引进来”,推动引资,引技和引智相结合,在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既发挥国有经济在支持科技进步上的关键作用,又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技术创新上的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原因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措施
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深化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贯彻创新,绿色,开放等新发展理念,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或经济规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原因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迫切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通过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措施(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对措施进行分析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经济规律,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大力发展农村的实体经济,深化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