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生必看!高中化学必修一
一张思维导图但你轻松掌握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带你了解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的问题;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展开来学习。第三章包括金属的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包括无极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硫和氮的氧化物;氨,硝酸,硫酸。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19-01-06 15:32:21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药匙_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
(2)液体药品
少量液体:用_胶头滴管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量筒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直接倾倒__。
2.加热
(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 烧杯 烧瓶 蒸发皿。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试管_或__坩埚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
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向上排空气法__、_向下排空气法_、排水法__。
4.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__湿布或沙土__盖灭。
(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
(3)若眼睛被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_大量水冲洗__,边洗边眨眼睛。
(4)若浓酸(碱)洒到实验台上,应先用__碳酸钠溶液_(或_稀醋酸__)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5)若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再用_大量水冲洗__后,涂上3%~5%的_NaHCO3溶液_。
(6)若被玻璃割伤或有创伤时,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杂物,再用稀双氧水擦洗,后到卫生室包扎。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
适用范围
过滤适用于__不溶性固体与液体___的分离。
主要仪器
所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漏斗 玻璃棒 烧杯 铁架台(带铁圈) 滤纸__。
装置图
2、蒸发
1.概念: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
_铁架台 酒精灯 玻璃棒 蒸发皿。
3.装置图
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溶解 过滤 蒸发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加速_溶解。
(2)引流。
(3)搅拌、防止液体溅出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试剂:BaCl2溶液__;
2.步骤
3、蒸馏
1.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_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杂质的方法。
2.制取蒸馏水
(1)仪器及装置图
(2)实验操作
①检验Cl-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产生_____。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
②蒸馏
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________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__________(或沸石),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③再次检验Cl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__________。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不含Cl-。
4、萃取
1.原理
(1)萃取
利用物质在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
将____________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1)加萃取剂
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________,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____________在下层。
(2)振荡萃取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________,左手握住________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上层为____,无色;下层为_______,显______色。
(4)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________打开(或使塞上的________对准_____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________拧开,使下层液体沿__________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________倒出。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
1.物质的量
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______________的集合体,符号为______。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标准: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____________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______________。
(3)计量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符号为________。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的关系
n=________________。
二、摩尔质量
1.概念:______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数值:以g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相等。
3.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的关系:n=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一、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1.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①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__;
②粒子的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决定固体或液体体积的主要因素
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______和粒子的________。
(3)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
构成气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________数目的粒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____________的气体所占有的________。符号:Vm,单位L/mol(或L·mol-1)和m3/mol(或m3·mol-1)。
2.计算公式:Vm=____________。
3.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
(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即______________),气体摩尔体积约为__________。
第3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含义
用来表示____________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符号为______,常用单位为______(或________)。(B表示各种溶质)
2.表达式:cB=____________。如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 mol/L。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1.主要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配制步骤
(1)计算:根据nB=cB·V可知n(NaCl)=________,则m(NaCl)=________ g。
(2)称量:若用托盘天平可准确称取NaCl固体______ g。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________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__________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4)移液:将烧杯中的溶液用__________引流转移到__________中。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_______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__________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第4课时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一、溶液中各量间的关系
二、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三、稀释定律
c1V1=__________;m1w1=____________。
四、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跟离子浓度间的关系,需依据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判断
归纳整理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
2.树状分类法
(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____的分类法。
(2)举例:
二、分类法的应用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__________;分散质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__________。例如,泥水混合物中,泥土是分散质,而水就是分散剂。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其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介稳体系。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
向______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2.性质
(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______体系。
(2)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形成的。
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____________。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其方法主要有:①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等。
2.非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都不导电的____________。如酒精、蔗糖等。
二、电解质的电离
1.概念:电解质在__________中或__________下离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酸的电离,如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的电离,如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电离,如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因为电解质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溶液导电。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离子反应
1.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_______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特点:离子反应总是向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
例如:Cu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其中________与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使得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浓度减小。
二、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
用________________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
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__________________。
拆——将______________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于水或难电离的物质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删——对化学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相同离子,把其中______________的离子,应“按数”删掉。
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前三项要求,并且检查是否符合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的离子反应。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等电解质的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1.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的反应。
2.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物质________(或偏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________(或偏向)电子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________(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的__________的升降。也是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______总数相等,化合价的____的总数相等,且化合价______的总数等于______的转移总数。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
还原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
3.生成物
氧化产物:__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的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的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性质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
A.金属的冶炼电镀 B.燃料的燃烧 C.易燃物的自燃
D.食物的腐败 E.钢铁的锈蚀,其中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
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Na、Mg、Al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Na>Mg>Al。
2.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________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________产物。
例如:Fe+CuSO4===FeSO4+Cu,则有:
氧化性:CuSO4>FeSO4;还原性:Fe>Cu。
3.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价态律
(1)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元素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强。
(3)金属元素无负价,F、O无正价。
如:现有下列微粒:H+、Cu2+、Ag+、Fe2+、Fe3+、Cl-、S2-、I-、Na,其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
2.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即失电子数=得电子数。
如:MnO2+4HCl(浓)△,MnCl2+2H2O+Cl2↑,在此反应中,当有1 mol氯气生成时,有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参加反应的M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参加反应的HCl与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归纳整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及钠与水的反应
一、金属的通性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Mg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酸反应
Zn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盐溶液反应
Al与CuSO4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与AgNO3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个,容易______。这一特点,使金属单质往往表现出__________,因此遇到有氧化性的物质,如Cl2、S等时,能发生氧化反应。
二、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具有__________金属光泽,在空气中表面很快______ 钠是________金属,硬度____,熔点____,通常保存在______中;常温下与O2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钠比铁、铝、镁等活泼得多
保存方法:钠保存在______或__________中,以隔绝空气。
钠先熔化为______小球,然后燃烧,火焰呈______色,最后生成________固体 加热时与O2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与氧气的反应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__________,有的氧化膜______,不能保护____________,有的氧化膜________,可保护____________不被__________。
氧化膜能保护铝,__________的熔点比铝的____,包在铝的外面,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钠与水的反应
(1)钠浮在水面上 (1)钠的密度比水______
(2)与水反应发出“________”响声 (2)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3)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3)钠熔点____,反应________
(4)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________ (4)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
(5)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____ (5)有____生成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H2,表现还原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及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一、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听到爆鸣声,证明生成了H2
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能与高温水蒸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铝片______;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______声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铝片______;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________声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完成下列表格
N2+3H2 2NH3
化学计量数之比 ____ ∶ ____ ∶ ____
物质的分子数之比 ____ ∶ ____ ∶ ____
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____ ∶ ____ ∶ ____
气体体积之比 ____ ∶ ____ ∶ ____
2.结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________之比,等于各物质的________之比,即ν1∶ν2∶ν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气体的______之比,即ν1∶ν2∶ν3=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要求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已知的物质的其他物理量可换算成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__________之比,列比例式。
2.各物理量及单位、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各物理量要注明所表示的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表示为__________。
3.设未知数可直接用各物理量符号表示,如设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并且不用带单位。
4.把已知量代入比例式计算时,都要代入单位。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已知物理量和被求物理量,只要满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进行求算,如46 g Na与水反应时,46 g Na与22.4 L H2(标况)是相当的。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焰色反应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物理性质
氧化钠是一种______色固体,过氧化钠是一种______色固体。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用手轻轻摸摸试管外壁______,滴入酚酞后溶液____
Na2O2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且反应________
3.化学性质
(1)Na2O、Na2O2与H2O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与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途
Na2O2可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白色细小晶体
水中______ 水中____,但比Na2CO3
溶解度小
与足量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与NaOH溶液反应
不反应
受热分解
不分解
碳酸氢钠
白色细小晶体
水中____,但比Na2CO3
溶解度小
与足量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三、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
(1)“烧”: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______________颜色一致时为止。
(2)“蘸”:用铂丝蘸取试样。
(3)“烧”: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______________。
(4)“洗”:用__________洗净铂丝,并在外焰上灼烧至______________颜色一致时,再检验下一个试样。
3.几种金属的焰色
钠:______色;钾:______色。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氢氧化铝的两性
一、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Al2O3是________氧化物,与__________或________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1)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1)冶炼金属______的原料;(2)良好的______材料。
二、氢氧化铝
1.Al(OH)3的制备与性质探究
2.Al(OH)3的两性
既能跟______溶液起反应,又能跟______溶液起反应,是一种________氢氧化物。
3.Al(OH)3的用途
利用Al(OH)3的________来中和过多的胃酸。
4.Al(OH)3的不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硫酸铝钾
1.KAl(SO4)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俗名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晶体,________于水,可用作__________。
第3课时 铁的重要化合物及Fe3+的氧化性
一、铁的氧化物
1.FeO是一种______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就迅速被氧化成____________。
2.Fe3O4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是具有________的______色晶体,俗称____________。
3.Fe2O3是一种________色的粉末,俗称________,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的主要原料。
4.FeO和Fe2O3都是________氧化物,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铁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试管中有________色沉淀生成
Fe3++3OH-===Fe(OH)3↓
试管中先生成____色沉淀,迅速变成______色,最后变成________色
2.Fe(OH)3的分解:
加热Fe(OH)3时,它能失水生成________色的__________粉末。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铁盐和亚铁盐
1.Fe3+的检验
溶液的颜色由______色变成______色
溶液的颜色______
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____色,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Fe3+的存在
2.Fe3+的氧化性
加适量铁粉振荡后,溶液变成________色,再加KSCN溶液________
再滴加氯水后,溶液变成______色
Fe3+遇到较强的__________时,会被还原成Fe2+,Fe2+在较强的__________的作用下会被氧化成Fe3+。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合金的特点: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______,但比成分金属具有更______的硬度、强度和机械加工性能,用途比纯金属广泛。
1.铜合金
青铜:含__________;
黄铜:含__________;
白铜:含__________。
2.钢
钢实际上是以______为主要成分的______的合金,因成分不同,性能也存在差异。
钢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的分类
2.金属材料的正确选用
在进行金属材料选择时,常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用途、______、______性质(密度、硬度、强度、导电性)、化学性质(对水的作用、耐______性)、价格、加工难度、日常维护、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归纳整理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1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
一、硅元素的存在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______,硅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硅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主要形成______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
1.SiO2的存在形式
2.SiO2的结构
每个Si原子与周围的____个O原子相结合,每个O原子与____个Si原子相结合。实际上,二氧化硅晶体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按________的比例所组成的__________结构的晶体,我们通常用“SiO2”表示二氧化硅的组成。
3.物理性质
二氧化硅是____________的固体,________于水。
4.化学性质
(1)与氢氟酸(HF)反应——HF是惟一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的酸____(可用来雕刻玻璃)。
(2)SiO2作为酸性氧化物可以和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但与水__________。
①和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碱性氧化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硅的用途
(1)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沙子仍然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2)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
(3)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
(4)用石英、玛瑙制作________。
三、硅酸
1.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______,溶解度很______。硅酸容易聚合形成硅酸________,硅酸浓度较大时,则形成软而透明的、胶冻状的____________。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就形成硅酸干凝胶,称为“________”。硅胶常用作食品等的__________,也可用作催化剂的________。
2.SiO2不溶于水,所以硅酸只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酸反应制得。
在饱和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____色。逐滴加入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产生,溶液红色逐渐______,最后______
Na2SiO3溶液显碱性,与稀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硅酸盐和硅单质
一、硅酸盐
1.概念
硅酸盐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2.硅酸盐的性质
硅酸盐是一大类结构复杂的固态物质,大多________于水,化学性质很________。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其组成。
例如:Na2SiO3:______________;
长石KAlSi3O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常见的硅酸盐——Na2SiO3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_,能制备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三种常见的硅酸盐产品
水泥
石灰石、黏土
水泥回转窑
硅酸二钙 2CaO·SiO2
硅酸三钙 3CaO·SiO2
铝酸三钙 3CaO·Al2O3
玻璃
纯碱、石灰石、石英
玻璃窑
Na2O·CaO·6SiO2
陶瓷
黏土
6.新型含硅物质
主要包括:(1)具有金刚石结构的碳化硅(SiC,俗称__________);(2)具有很高__________的硅钢;(3)既耐高温又耐________的硅橡胶;(4)人工制造的__________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等。
二、硅单质
1.种类
单质硅有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2.结构
晶体硅的结构与__________相似。
3.性质
(1)物理性质
灰黑色固体 金属光泽 高 大 脆 半导体
(2)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能与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4.用途
(1)______________,如硅芯片等。
(2)__________,如光电池等。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1.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氯原子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Cl-,表现为典型的________性。
2.存在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______态存在,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二、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氯气通常情况下呈______________色,是一种有强烈____________性气味的有______气体,易________,__________水。
在实验室闻氯气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在瓶口________,仅使少量的氯气________鼻孔。这是闻气味常用的方法。
2.化学性质
Cl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很强的________性。
主要反应
三、氯水
1.氯水的成分
氯气溶于水后得到________色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制氯水中含有“三分四离”,“三分”即三种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离”即四种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氯酸的性质
(1)弱酸性:比碳酸酸性______。
(2)不稳定性:光照下易分解放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具有漂白作用。
3.氯水的性质
(1)溶液中含有H+,具有______性。
(2)溶液中含有Cl2、HClO,具有________性。
(3)含有Cl-,具有Cl-的性质。
(4)溶液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
实验探究
有色布条________
氯水有________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________
有色布条________
干燥的氯气________漂白作用
第2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一、氯气与碱的反应
1.漂白液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________。
2.漂白粉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________。
二、氯的用途
1.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SiCl4、GeCl4、TiCl4是制取高纯硅、锗和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
2.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三、氯离子的检验
1.检验试剂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检验步骤
先在待检溶液中滴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酸化,再加____________溶液。
3.反应原理
Ag++Cl-===AgCl↓(离子方程式),AgCl为______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4.加稀HNO3的目的
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有关离子反应
四、卤族元素
F、Cl、Br、I等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有一定的______性,统称为卤族元素。
氧化性:F2>Cl2>Br2>I2,Cl2可从溴化物的溶液里把Br2置换出来:2Br-+Cl2===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一、硫
1.硫的存在
(1)游离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里。
(2)化合态:
①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②重要的化合物
硫铁矿
FeS2
芒硝
Na2SO4·10H2O
黄铜矿
CuFeS2
石膏
CaSO4·2H2O
(3)硫还是组成某些__________的生命元素。
2.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硫黄 黄色晶体 ____溶于水,____溶于酒精,____溶于CS2
(2)化学性质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__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液化,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SO2的水溶性
试管中液面________
SO2____溶于水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溶液颜色________
SO2的水溶液显
SO2的漂白性
溶液先____,振荡后____,再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
SO2具有________性,但生成的无色化合物不稳定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SO2
3.用途
(1)用于________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2)用于____________。
(2)漂白性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__的无色物质,但这种无色物质易________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还原性
SO2中的硫元素为______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性又有________,一般表现为________性。
三、三氧化硫
SO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3+CaO===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3+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气
氮气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______。通常情况下,N2不与______反应。在一定条件下,N2能跟O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无色的______:
2.一氧化氮
NO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2NO+O2===________(红棕色气体)
3.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__________、有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易________,____溶于水。
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硝酸:3N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SO2和NO2的主要来源
(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2)________尾气、硫酸厂、硝酸厂的尾气。
2.危害
(1)引起________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2)溶于水形成________。
3.酸雨
(1)概念:__________的降水称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溶于水后造成的。
(2)形成原理
①H2SO4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NO3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4.防治措施
(1)调整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1课时 氨的性质
1.合成氨
(1)工业合成氨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氮的固定
将________态的氮转变为氮的__________的过程。
2.物理性质
(1)NH3是______色、有______气味、极易__________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溶解________体积的氨气。氨易______化,常作制冷剂。
(2)喷泉实验
①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____,瓶内液体呈____色
氨________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性
3.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与酸的反应
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铵盐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一、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___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铵盐与碱反应
NaOH与NH4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与______共热的方法制取氨。如:2NH4Cl+Ca(OH)2
2.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
3.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
4.验满: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试纸或醮有____________的玻璃棒。
5.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
(2)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
(4)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
6.NH3的干燥
通常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2O5或浓H2SO4。
7.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第3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一、硫酸
1.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稀释时________大量热。
2.稀H2SO4的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3.浓硫酸的特性
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浓H2SO4具有________性
①蔗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品红溶液____
浓硫酸具有______性,且能氧化碳单质,本身被还原为________
①铜片逐渐____
②铜片表面有________产生;
③试管中溶液逐渐________;
④品红溶液____
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性
(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作__________。
(2)脱水性:浓硫酸按__________,夺取某些有机物中的________元素形成__________。
(3)强氧化性:
二、硝酸
1.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________。
2.强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浓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
浓HNO3与木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__________钝化。
(4)王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混合物,体积比为________,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
归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