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思维导图,包括教育学定义、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等内容。
编辑于2022-02-04 20:49:19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念
定义: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形成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以服务教育实践
萌芽阶段
中国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奠基人 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提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也为社会发展培养政治家 教育内容: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教学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 原则方法:首倡因材施教,并将其作为教学原则贯彻于教学中 提倡启发诱导,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 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要学以致用(学习过程四个基本环节:学、思、习、行) 教育作用:对教育的社会功能:提出“庶富教”,“庶”“富”是前提,是先决条件 对教育的个体功能: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
墨家教育思想
以“兼爱”、“非攻”为教 注重文史知识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出“人性素丝说”,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提出“三表法”: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 认为知识获取主要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教育思想
主张:“绝圣弃智“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 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反对儒家礼教,主张培养“上士”、“隐君子” 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讲究辩证法
法家教育思想
人性观:绝对的“性恶论” 代表人物:韩非,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记》思想
《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大约成文于战国末期 教育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教育与政 治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教育的个体功能) 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豫时孙摩: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教育有关键期和最佳期)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符合人身心发展规律) 相观而善之谓摩(循序渐进) 启发诱导: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育) 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发扬优点纠正缺点) 学不躐等: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循序渐进) 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社会地位及对教师的严格要求) 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曰:教学相长也
西方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问答法——“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亲年的问答法二闻名于世) “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著作:《理想国》,重视早期教育,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教育观点集中体现在《政治学》、《论灵魂》中 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 主张: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文雅教育),条件:闲暇时间+自由学科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西方教育史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西方最早教育学专著:《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世界第一本研究教学法专著/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坚决反对:教育过程中使用体罚
独立形态阶段 (17世纪后)
培根的教育思想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科学归纳法,出版《轮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提倡:经验化教学,注重经验的作用
夸美纽斯思想
“教育学之父”,出版《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1)“泛智”教育。“一切男女亲年都应该进学校”,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倡导建立“泛智”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2)教育适应自然: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3)班级授课制: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4)教学原则:直观性(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循序渐进。
卢梭的教育思想
西方近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 著作《爱弥儿》系统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德育上主张实行“自然后果法”,让儿童体验“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康德的教育思想
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教育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并得到自我完善
裴斯塔洛齐思想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被称为“慈爱的儿童之父” 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目的: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
洛克的教育思想
代表作:《教育漫画》,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思想 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班,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绅士教育:教育的目的,培养“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派)
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出版(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观点:“一概念“、“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学原则:西方教学史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 理论基础: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奠定科学教育学基础 传统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老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 教学过程四阶段:明了(清楚)、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理论深化阶段
赞可夫的教育思想
著有《教学与发展》,理论核心“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以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著有《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认为“无论……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倡导发现学习
瓦根舍因的教育思想
著有《范例教学原理》,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教师: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对“范例”内容进行讲授 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思想:“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有机结合
布卢姆教育思想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教学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
巴班斯基教育思想
著有《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将教学看做一个系统,以达到最优处理教育问题的目的
多样化阶段
国外的教育思想
斯冰塞教育思想
代表作《教育论》 教育任务: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 主张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主张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梅伊曼与拉伊
实验教育学
杜威的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派)
实用主义,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三中心、四即、五步) 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学校即社会” 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推断假设、验证假设 “从做中学”:要求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
克鲁普斯卡娅
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教育思想
主编《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思想
著有《教育诗》、《父母必读》、《论共产主义教育》 核心思想: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贡献:流浪儿童+少年违法者的改造
中国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毛泽东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五育并举:军国民、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感教育 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教育独立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的教育学著作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教育思想: (1)重视乡村教育 (2)农村问题可以用:“愚”“穷”“弱”“私”四个字代表 (3)提出“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 (4)推行四大教育采用的“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 (5)主张“化农民”,先要必须“农民化”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被称为“中国的福绿贝尔” 核心思想:“活教育” (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秋进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毛泽东称颂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为“万世师表” 生活教育理论思想三方面: (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主张“教授法”改“教学法”,教学做合一
一个学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马卡连柯、杨贤江) 两种思想:“启发的教育思想”(孔子和苏格拉底) “自然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和卢梭) 三组对比:《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和杜威 四个人物:洛克绅士爱 白话,教育万能当属他 赞可夫的原则有五条,发展性教学效果好 布鲁诺发现了,过程、结构最重要 布卢姆有目标,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要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