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论语15~16篇》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编辑于2023-02-12 13:12:14 安徽《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论语第17章阳货和第18章微子的读书笔记分享,知识点很多,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道德经》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王弼版的《道德经》不仅传播量大,而且对道家学说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篇思维导图是道德经46~54章读书笔记个人分享,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思维导图是关于论语第17章阳货和第18章微子的读书笔记分享,知识点很多,可以收藏慢慢学。
论语15~16篇读书笔记分享。《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书籍简介
作者:是孔圣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圣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圣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圣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圣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圣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第15章 卫灵公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人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圣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灵公就向孔圣请教军事作战的事;孔圣并不是不懂,但提问题的是卫灵公这个人,孔圣希望他不要发动战争,所以孔圣说对于俎豆之事——俎豆就是行大礼的祭器,以现在的观念讲,代表礼乐文化的真精神——我还懂;而军事学我还没学过,我不懂;然后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到了陈国,结果饿饭,粮食断了,还带了一大批学生;绝粮的种因就在这里
跟着他的学生,因此病得躺下,起不来的很多;这时子路很不高兴,颇有怨言,脸色很难看,跑去对孔圣说,老师你天天讲道德、学问,讲了半天,结果怎样?现在同学们都快饿死了;君子就得这么穷困吗?孔圣说,君子才能够守穷,换句话说,要看什么人才有资格穷,只有君子才有受穷的资格,虽然处在贫困中,还是能够信仰坚定,不动摇;如果是小人,则相反,一穷了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穷与不穷,也是很妙的,有些境界是须要修养才能达到的,像明朝有一位名士是大画家,诗文也非常好,但穷得不得了,第二天都没有米下锅了,头天晚上还坐在树下赏月吟诗,这就是文人的修养,但是这种修养的胸襟、器度,又谈何容易,总而言之,一个人要在心理上构成一个中心思想,自己要有个境界,假使内在没有一个东西,人生是相当空虚的,所以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性天风月”,要有自己的修养才行;有了这个境界,才能做到“君子固穷”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他告诉子贡说,你以为我的学问,是从多方面的学习而记闻来的吗?子贡说,对呀!我们认为你是这样来的,难道我们的观念错了?孔圣则说,我的学问是得到一个东西,懂了以后,一通百通
孔圣这个话是事实,这个东西,这个“一”是很难解释的,不容易讲出来的;宋儒解释为“静”,要在静中养其端倪,而儒家、道家、佛家都是这样,要在静坐中间慢慢涵养,以明心见性为宗旨,也就是宇宙的本源;儒家讲善与恶,是人性作用的两个现象,作用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而那个能使你善,能使你恶的,不属于善、恶范围中的东西,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东西,它就是“一”,佛家叫作佛,道家叫作道,儒家叫作仁;儒、释、道这三家都是从所谓打坐着手,在静中慢慢体认,回转来找自己本性的那个东西,就叫作“一”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圣告诉子路,他说子由啊!能知道仁德的人已经很少了
心的本体寂然不动,明之为道,动则必变,虽动尚未变化,其心必直,而不枉曲,这叫做德,不是修道的人不能知德,所以知道德的人很少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圣在这里也提到,无为而治,使天下大治是不容易的,只有上古时代的尧舜才做到;怎样无为?对自己恭敬严肃,正南面而已矣;中国古礼,君王一定是坐北向南的;这里的意思是自己道德修正好,以这个风气,影响部下一层一层的负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行”是指外交工作;这位在上论中学干禄的子张,这时正在作行人,从事外交的工作,所以请教孔圣要怎样办外交;孔圣告诉了他,言语要“忠信”,忠,就是指直心;信就是指讲出的话一定兑现;行为态度上要“笃敬”,忠厚而诚敬;做到了这样,就是野蛮的人也可和他往来;“蛮貊”在中国古代,是指边疆的落后地区;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就是自己的邻居,本州本里都走不通;在态度上,规规矩矩站在那里,随时好像面对长辈那样恭敬;坐在车上,就规规矩矩坐,身心修养,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担当行人的任务了;子张听了孔圣这些话,就写在衣服的衣带上,准备随时警惕自己,加以注意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矢就是拉弓射箭的箭;史鱼是卫国的大夫;孔圣说他非常直,不管在哪种环境之下,不论国家社会混乱或者安定,他的行为、言谈,像射出去的箭一样,都是直的,不转弯的;孔圣接着就说蘧伯玉(前面再三提到蘧伯玉,称赞他的行谊)这个人了不起,国家社会有道时,出来做事,担当大任务,但在邦无道,国家社会紊乱的时候,他就卷而怀之,不发牢骚,也没有什么怨言,就如孟子说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孔圣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因为怕得罪人而没有给他说,这样做事是不应该的;例如看到自己的朋友犯错时,宁可让他误解自己,也要把这个错误指出来,这才是作为朋友该做的事;而有些人在特定的情形下,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该说的时候就要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要说,这样才能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圣说,有志之士和有德行的人,不会为了求生而做出有损仁道的事,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全仁道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圣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
孔圣这些地方,看起来是教人使用手段,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但最重要的一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仁,能够做到仁;这里也是因为子贡问为仁,孔圣才这样告诉子贡,我们从历史上看到,子贡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够得上是一个大政治家、大外交家、大经济家和工商业巨子,所以他才这样告诉子贡;换句话说,孔圣本身周游列国,见七十二位国君,也是这样做的,像卫国的蘧伯玉等等都是他的朋友,但是他自己的运气不好,始终上不了台;如果他真为了得到政权而采取手段,则可以很轻易拿到政权,但是他讲仁,始终守着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说你采用一些手段,是为了能更好的为百姓,为国家做贡献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圣说,时间问题,天文要用夏的历法;空间问题,交通发展,要用殷商的车子;衣冠文物的完成,要用周朝人文的文化;音乐要用虞舜时代的韶乐,对于当时郑国的音乐——靡靡之音要遏止,要远离奸佞的小人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论从事政治、还是为人处事,都要以这两句话作根据,随时随地要有深虑远见,不要眼光短视,否则很快就会有忧患到来;小而言之,个人是如此,大而言之,国家的前途也是如此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在上论中已经提到过,孔圣讲这句话,是为了卫君而感慨的,因为卫灵公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是却迷于一个妃子,所以他虽然尊重孔圣,却不能接受孔圣的意见,因此孔圣对他感慨:“算了吧!我没有看到世界上有人,好德如好色一样!在这里简单的说,就是世人追求真理学问的决心,永远是比不上对物欲的倾好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孔圣这里是在说臧文仲,就是上论中提到,那个养玳瑁的鲁国大夫,说他是个不称职的人,自己身居高位,却不晓得培养人才,也不晓得提拔贤人,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没有起用他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责备别人犯错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所以孔孟之道,都是教我们反身而诚,责备别人时,要以宽厚存心,而要求自己时,要以严格检点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孔圣说,一个不说“怎么样?怎么样?”的人,我真不晓得他该怎么办了;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不用脑筋,不晓得提问题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社会混乱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整天聚在一起,言谈从未谈及正理,只会讲些不相干的话,更严重的是“好行小慧”,喜欢使用小聪明,因此孔圣感慨的说:“难矣哉!”国家的风气发展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在明末清初,顾亭林就引用这两句话批评明末的社会风气,他说南方的知识分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的知识分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现在的社会也是一样,如很多人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慢慢地就染上这个习性;不是无所用心,而是他们所用的心,都用在孔圣所说的“好行小慧”,只会使小聪明,而没有从大学问、大聪明上着眼;这是时代的悲哀,社会的病态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圣说,一个真正的君子,要具备义、礼、孙、信这四个条件;要把义作为根本,依礼加以推行;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要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能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君子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圣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没有真才实学,而不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圣说,君子最大的毛病就是怕死了以后,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好名声;而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不会注重些虚名的;唯一注重的是其内在的修养,是否达到仁;其外在的表现是否能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些都是讲君子学问标准;要做到一个君子,必须矜而不争,“矜”是指内心的傲(没有真本事,看不起别人,是骄;有真本事而自视很高,是傲)内在有气节,“群”是指敬业乐群,与同事领导相处融洽,但不结党营私;不要因为对方一句话说对了,就认为他说的统统都是对了;也不要因为对方某一点不好,就不听他的好意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孔圣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圣这里说,听了谁毁人,谁誉人,自己都不要立下断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有人攻讦自己或恭维自己,都不要在意;假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这中间一定有个原因;孔圣说到这里,不禁感叹:“现在这些人啊!”然后说:“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夏、商、周这三代的古人就能不在意这些毁誉,不会随毁誉而变动而变动,而以直道行事
《庄子》也曾经说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真的圣人,毁誉不能动摇;全世界的人都恭维他,他也不会动心;全世界要毁谤他,也绝不因毁而沮丧,这就是毁誉不惊,这就是圣人的境界、大丈夫的气概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动机,中国文化:亲亲、仁民、爱物,“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如大家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像这个样子,也可以宗仰,值得尊敬效法的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
这是孔圣对时代文化演变中的感叹;他当时研究中国上古文化,就说恐怕以后研究更困难了,史料都丧失了;如今他还很幸运看到古代历史残缺的资料,并举一例说,古代有马的人,借给别人骑,而如今对于这一点资料都很难找到了,所以今后对于上古史,无法研究;因此孔圣当时把中国的历史,暂时斩断了,整理《书经》时便从唐尧开始,事实上尧以前还有史实的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圣在鲁国当司寇的时候,虽只干了三个月,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他言伪而辩,可以乱正,因为这类人的文章或言语会鼓动社会风气,乃至影响整个社会,所以人的讲话、文章,如本身没有道德基本修养,便成为巧言乱德,对于这种事,孔圣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就会姑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对“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作这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来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来用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圣说,大家都讨厌这个人,但也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所说的,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判断;大家都认为他好,都爱好他,也不要受蒙蔽,也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判断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所谓道,就是真理,这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呆板的,它不能弘扬人,而是须要人弘扬道,所以孔圣始终讲的都是人文的文化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圣说,有过错而不去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圣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只是在思考,结果才发现这样空想毫无用处,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就如前面讲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要学思结合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圣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而不考虑生活上的贫穷;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努力求学问,有真学问就不怕被埋没,就不怕没有前途、没有位置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圣说: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仁德不能守住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丧失;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仁德能够守住它,但如果不以庄重的态度来行使职权,那么百姓就会不敬畏;靠聪明才智得到它,用仁德保持它,能以庄重的态度来行使职权,但不能按照礼来引导百姓,也依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孔圣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执政者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治国理政的四条标准:首先要有治国的智慧,其次仁德爱民,然后怀着庄严敬畏的态度去对待,最后是依照礼法而动,做到这四点才能尽善尽美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圣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意思就是,君子有大才,因而可堪重用;小人有小才,虽然不可委以重任,但也有可取之处,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才干
在这里,孔圣向主政者或领导人提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人人都有长处,都有闪光点,都有可堪利用的才能;作为主政者或领导人,所要做到的就是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圣说:“民众对于仁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要;水和火,我看见有人死在里面,却没有见过有人为实行‘仁’而死的”,此章孔生强调了仁是人生和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它是有益于人和社会的,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圣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圣说,君子坚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节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孔圣说,侍奉君主,应该认真做事,而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子曰:有教无类
这是孔圣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就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一律谆谆教诲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圣说,志向主张不同,就不要在一起谋划共事;这里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指的是人生大志向、大道义的“道”;这个意义上的“道”涵盖了儒家的修己安人,修身平天下,包含仁义理念;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才会强调它的相同,如若只是各人的事业之“道”,就不存在“不相为谋”的问题了,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主张的人聚在一起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为不同领域的人,其实往往是观察事物的角度或视野不很一致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能平心静气地坐到一起商量事情,往往能更加全面地考虑到事物的各个方面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孔圣说:言辞能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了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师是古代很重要的文化官,是管音乐艺术的大乐师;在春秋战国时代,乐师与后来的太史令同样重要,因为古代非常重视礼乐文化;这个名叫冕的大乐师来看孔圣,孔圣出来接他,扶着他,快要上台阶时,告诉他这里是台阶了;古代没有桌子板凳,因此席地而坐,到了席位时,孔圣又说这里是席位了,请坐吧;等大家坐下来,孔子圣就说某先生在你左边,某先生在你对面;等师冕走了,子张就问老师,你待他的规矩这样多,处处都要讲一声,待乐师之道,就要这样吗?孔圣说,当然要这样,不仅是对他的官位要如此接待,而且在作人做事的态度上也应该如此接待他
第16章 季氏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去拜见孔圣,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孔圣说:冉求!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以前先王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人都不同意;圣子说:冉求!周任说过:根据自己的才力去担任职务,不能胜任的就辞职不干;盲人遇到了危险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了,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攻占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祸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想那样做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均衡就没有贫穷,和睦团结就不觉得人口少,境内安定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又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谋划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宫墙之内呢
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孔圣与弟子冉有和子路展开辩论,他不仅直截了当地揭穿了冉有的狡辩,还提出了治国应该遵循的三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掌权的人只有做到这三点,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孔圣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牵涉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财富分配,第二个问题是社会关系和睦,第三个问题是社会秩序;孔圣告诫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从这些层面入手,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国家自然就治理好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分配;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从事某种劳动,维持自己的生存;也正是这些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自然都有权利享受社会财富;因而,社会财富的分配原则应该是均;均不是说平均分配,而是指均衡,既要多劳多得,也要照顾到贫病孤寡;人人生活都有保障,这就达到了孔圣所说的“均无贫”;但是,在孔圣所在的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有一大半要上缴,上层统治者不劳而获还是当时社会的常态,这就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在财富占有上的巨大差异,这种结果的长期存在,必将引起付出实际劳动的人们的不满,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孔圣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不怕财富少,就怕分配不合理;所以,如何分配社会财富是任何国家和社会举足轻重的大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关系的和睦;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以人力为主的古代更是如此,因而,人口多少就成了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在孔圣时代,由于社会动荡,连年征战,人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困难;孔圣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退而求其次,说社会环境如此,国家人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如果全国上下能齐心协力,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就能战胜人少的缺陷;有的国家虽然人多,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人们各怀心事,甚至还互相攻讦,这种内耗必定使整个国家成为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这样的国家不仅无法强大起来,还会随着内部争斗的加剧而迅速瓦解;认识到了这一点,统治者就要注意做到“和无寡”,不论人多人少,都要上下和睦,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就不会觉得人少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秩序;安定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如果社会混乱,官贪吏暴,贼盗横行,百姓又怎么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呢?社会无序不仅使人民遭殃,生命和财产统统得不到保障,而且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还会危及国家政权;历史上,因为统治阶级无道,使社会陷入混乱,最终被新力量推翻的情况不可胜数,比如东汉和西晋;因而,维护社会秩序是统治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详尽的法律制度,用法律约束君臣的行为,如果上层都能遵纪守法,那么整个社会就会良性发展,社会秩序就会非常稳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就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而国家政权也会因此而更加巩固;这就是孔圣所说的“安无倾”
只有做到了“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三点,国家才能稳定发展,走向强盛;治理国家如此,管理一个企业也如此,这三点对任何组织的管理来说都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圣说,当时代安定时,国家上了轨道,不论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中央政府可以事权专一;当时代不安定时,政权就会出现问题,地方的势力也顺势发展起来了,不管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中央政府已没有办法贯彻命令,只能任由地方势力揽权;用唐代的历史来说,就是藩镇专擅,外藩权力膨胀;以现代史来说,就是军阀的割据专权,妨碍了国家民族的建设进步许多年
所以孔圣说,到了变乱时代,诸侯专权的时候,最多十世——三十年一世——也就是两三百年以内,这个历史没有不转变的,如春秋战国时代,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都是地方藩镇势力,最多维持十;等而下之像季家这样大夫专权的,顶多五世,一百多年而已,没有不变的;再下来由陪臣执国命,大臣们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主事的人才越来越差了,时代越来越衰微,数十年而已,顶多三世,没有不变的
天下有道的时候,政治的权力,就不会落在大夫的身上,中央政府一定能够贯彻他的权力;老百姓也不会有所议论,因为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圣继续讲当时实例,他说古代分封的禄位,离开公室已五世了,政权旁落到大夫的手里已经有四代了;依据历史演变的道理,三桓的子孙——就是季家三兄弟的问题,马上要出来了,如上面所说的季家最大的问题,不在颛臾这个边区的小国家,而是在萧墙之内,在季家自己兄弟之间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圣说,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有助益的朋友;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第二种“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第三种“友多闻”,知识渊博的朋友;另外在朋友中,对自己有害处的三种,第一“友便辟”,就是有怪癖脾气的人,有特别的嗜好,或者也可说软硬都不吃,使人对他觉得有动辄得咎之难的朋友;第二“友善柔”,就是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太重的朋友;第三“友便佞”,这种人更坏,可以说是专门逢迎凑合的拍马屁能手,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特别要当心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圣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以用礼乐调节自己为乐,以称道人的好处为乐,以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朋友为乐,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乐,以安逸游乐为乐,以宴饮无度为乐,是有害的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圣说,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他发言而发言,叫作急躁;到该说话时却不说话,叫作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叫作盲目
此章孔圣谈的是与君子交往中的适言问题;说话是一门艺术,把话说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孔圣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指导:说话应择时择人,视情况而定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圣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在这里,孔圣谈到君子有三戒,这三个方面以血气盈虚为依据进行划分,分别是戒色、戒斗、戒得;这三戒针对的是人的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因而也可以看作人生三戒;《淮南子·诠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可以说,这是对孔圣人生三戒思想的进一步阐述;虽然,孔圣谈三戒时,分别立足于人生的三个阶段,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色、斗、得”对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害无益,都应该注意戒除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圣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不可违抗,所以不敬畏它,轻视王公大人,侮慢圣人的言论
此章孔圣讲的是一个人要有敬畏之心才能成为言行高尚的君子,这也是最好的立身处世之道;畏天命,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因为顺之则吉,逆之则凶;畏大人,是对有德有位者的敬畏,因为他们负责治理国家,位高权重,维护着社会的秩序,稍有差错,便会祸及百姓;畏圣人,是因为圣人的话具有万古不易的道理,指出了人生应该遵循之道,违背了就会有灾祸,足以使人敬畏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圣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这种老百姓就是下等的了
在这里孔圣谈论的是学习问题,他从“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获得知识的方式分成三个不同的境界,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这三个境界按由高到低,由难到易的顺序排列
“生而知之”,就是指生来就知道,不必经过学习;这种人生来就具有某种天分,在某方面可以无师自通,我们称这种人为天才;“生而知之”的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大多数人都处在“学而知之”与“困而学之”的境界;“学而知之”,是善于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孔圣从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说,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懂得很多东西,是因为自己后天的努力;“学而知之”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说明人可以主动发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然后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这个境界,人人可以达到,就看愿不愿意
“困而学之”是说,平时用不到的时候就不学习,等到遇到困难,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了,这才返回去学习;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都是需要积累的,知识不能到用的时候才去学,这样做时间仓促,效果也不好;“困而学之”虽然不如“学而知之”,但在遇困后知道通过学习来解决,这种态度还是可取的,如果遇到困难还不知学习,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才真正可怕,由此可见,“生而知之”虽得天独厚,但仍然需要通过“学而知之”来巩固或加强,再不济也要做到“困而学之”,否则天才也会变成庸才
以上是学习的三种境界,“生而知之”不可求,没有也不必自怨自艾,有异禀也不能放松学习,否则也会一事无成;“学而知之”比较实际,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困而学之”比较功利,但也不失为“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唯独“困而不学”不足为训,根本不能归入学习境界中来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圣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听的时要思考听清楚了没,待人接物时,要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要想想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得的要想想是否合于义
在这里,孔圣从九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的问题,被称为“君子九思”,内在思想与外在表现无所不包;其实九思也可以理解为九戒,即从九个方面约束自己;九思从字面上非常容易理解,对它们的解释也都大同小异;我们可以就其所指对它们进行分类,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
“视思明,听思聪”是从获取信息上说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获取信息为前提。获取信息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即通过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信息;另一种就是间接方式,即把别人已经掌握的信息拿过来为己所用。这两种方法比较起来,各有利弊,前者可靠性强,而后者更便捷;从别处获得的信息虽占着方便快捷的优势,却也有无法克服的弊端,即可靠性有待验证;因而,在接受信息时要秉持着谨慎的态度,不管信息来自何处,只要没有经过亲自验证,就要持怀疑态度。所谓“视思明,听思聪”就是要让我们在看和听的同时进行思考与分析,拨开表层,直达本质,这才达到了“明”和“聪”的目的,而最终获得的信息才是真正有用的
“色思温,貌思恭”是从人际交往上说的;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武器之一;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没有人能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完成所有的事情;另外,个人所掌握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也制约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在双重制约之下,要想获得成功并非易事;鉴于此,如果能够获得他人的帮助,获得成功的概率无疑会加大;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支持,必须以好的人际关系为先导;要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表现出来就是神情要温和,仪态要恭敬,因为温和恭敬容易被人接受,如果待人接物的态度好,就能无形中缩短与对方的距离,拉近双方关系,进而赢得对方信任,并最终获得支持
“言思忠,事思敬”是从为人处世上说的;要想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就要会说话,会办事;孔圣教导我们,要重承诺,言出必行;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具备敬业精神;前文孔圣回答子贡问政时说:“民无信不立”这恐怕是对诚信重要作用的最好诠释了;往大里说,信誉缺失可以使国家覆灭;往小里说,信誉缺失可以导致他人的不信任;再一点是要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有分工的不同,因此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满怀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如果对自己的工作牢骚满腹,没有热情,没有积极性,是干不出什么名堂的
“疑思问,忿思难”是从解决问题的态度上说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先保持冷静;任何时候都要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而虚心求教是获得解决问题办法最有效途径;向他人求教并不是什么跌份儿的做法,圣人还“无常师”呢,更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前边说到冷静,与之相对的就是冲动,大家都知道“冲动是魔鬼”,由于冲动,人们的行为可能会失控,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来,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在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就要保持冷静,因为冲动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还有可能使问题激化。
“见得思义”说的是价值观;君子爱财并没有错,但应该取之有道,这中间讲究的就是个“义”字,也就是是否合理;什么能取,什么不能取;该取的取,不该取的绝对不能取,这是价值观问题,要重视,不能轻率地对待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圣说,见到善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伸进了沸水中那样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语;隐居起来以求保全自己的志向,按照义的原则行事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语,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孔圣认为进行道德修养,态度非常重要;具体说来,主动修德与被动进步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真正认识到了修德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渴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因而行善修德非常自觉;后者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修德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可以分辨清楚,却不能自觉修德向善。另一种情况是,修德者并没有从思想高度认识到修德的重要意义,他之所以选择修德,是因为通过修德可以更容易获得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获得官位,赢得尊重。比如在古代,“以德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入仕途径,这导致了大量非自愿修德者的出现。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功利性目的,比如沽名钓誉,比如做官敛财。这种意义上的修德就是被动的,不是为修德而修德,虽然也确实做了行善修德的事,但其动机不纯,并不值得提倡
在这里,孔圣列举了两类不同的修德之道,这两种方法都旨在修德,并无优劣之分,但有境界高低之别;前一种方法是“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看见别人做好事、善事,生怕落后,也跟着抢着去做;而遇见别人作恶,就像惧怕烫手的滚水一样,躲得远远的;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孔圣对这种人的评价很一般,只是说“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言下之意,这种人德行很平常,之所以如此评价,孔圣主要是从自觉的角度出发考虑的
第二种方法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孔圣提倡积极入世,只有在“邦无道”的时候才主张归隐;这里所说的隐居就是指在社会昏暗,为社会作贡献的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选择出世,但出世不是愤世嫉俗的表现,而是为了“求其志”;我们知道,出世就是“不求显达”,当然也无法“求显达”了,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修德”,这才是真正的自觉;“行义”就是做该做的事,不管这事是不是有人做,只要是合理的、符合道义的,就毫不犹豫地去做,这与上面所说的“见善而后行”相比,自觉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行义”的目的是为了“达其道”,而不是其他功利性的目的;可惜的是,有如此自觉性的人并不多,因而孔圣发出了“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的感叹
孔圣意在通过两种情况的对比告诉我们,行善修德重在自觉;不仅要自觉,还要去掉一切功利性目的,为修德而修德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人民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人民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章说明对统治者的历史评价在于人民的口碑,这是一种先进的历史观;齐景公贵为君主,生前有马四千匹,权势豪富煊赫一时,而死后却寂寞非常,民无称戴;伯夷、叔齐生前采薇而食,死后却以其精神流荡人间;可见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外在的财富,而在于其内在的品德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
“诗”和“礼”是孔圣教育学生的必修课目,他对自己的独生子孔鲤的教育也是从此入手;这是孔圣以身作则,诗礼传家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称她为寡小君;别的国家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春秋时代,礼制遭到破坏,诸侯嫡妾称号混乱,而称号实际上意味着某一种秩序的遵循和规范,孔圣故而提到周礼,也是正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