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中国文学史 袁版 第二版 第二卷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中国文学史》袁版 第二版 第一卷 两汉乐府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绪论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志
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 (文学由仅指儒学到与儒学 玄学 史学并立)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 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人物审美的兴盛,对文艺审美起了催化作用, 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着文艺批评)
刘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序志》
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
总结了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总集的编纂
新的文学思潮
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文学的价值,寻找文学独立存在的意义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风尚
魏晋南北朝文学 典型的乱世文学(文学的悲剧性基调或及时行乐,沉迷声色)
文人卷入政治斗争
生死主题
人生的短促 死亡的不可避免 如何对待生死
游仙主题
对神仙世界的祈求和对长生的向往
隐逸主题
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
招隐诗
反招隐诗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人创作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途,士族和庶族的对立,寒士的不平成为这个时期的一种文学特色
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
魏晋两代兴盛,南朝之后减少
作品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玄学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自然 真
言意之辩
言不尽意
荀粲
得意忘言
王弼
魏晋风流
对汉儒的否定
颖悟 旷达 真率
追求艺术化的人生,追求本性的流露
玄学不宜转化为文学(玄言诗)后转为山水诗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 佛经大量译成中文
佛教为魏晋南北朝文学造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
文人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想象世界的丰富
三世观念 因果轮回
故事性的加强
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词汇的扩大
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
历程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太康诗风
两晋玄言诗
梁 陈两代宫体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变
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