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MBA总结 - 逻辑
以考生的角度去总结。逻辑,是学校没有的专业课程,这是以理论、知识结构、技巧等几方面去对逻辑这门课程进行总结,把目前考试范围都包括在思维导图内。
编辑于2023-02-18 12:31:04 广东逻辑
概念 (词)
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指概念对事物的特性或本质的反映
外延: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反变关系
种类
单独概念(特指、某一个)和普遍概念(泛指、某一类)
集合概念(一类)和非集合概念(能用“每一个”造句)
正概念和负概念(矛盾关系)
男与女
A与-A
生与死
相对概念(大的、重的、小的等)和绝对概念(姚明、地球)
比较、更、越来越
关系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古今中外、自他、雅俗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定义
A是/是指/就是...
定义的规则
外延合同,不能过宽或过窄
过窄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过宽
商品是劳动产品
不能循环定义(定义项不能包含被定义项)
逻辑是研究逻辑的学科
一般不用比喻下定义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一般不用负概念下定义
逻辑不是数学
划分
母项+划分依据+子项
划分规则
同一标准
子项完整
互不相容
判断 (句子)
判断(命题)的特征
有所判定 且 具有真假
非模态判断
简单判断
直言判断
标准形式
所有S都是P
所有S都不是P
凡是……一定/都(不)…… 只要……就(不)…… 任一个/任何……(不) P必须Q
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有些/部分…… 至少有一个/极少数/小部分/少数/ 多数/大多数/具体的百分数……
某个S是P
某个S不是P 单称否定判断
这个/张三……
关系判断
对当方阵
矛盾关系
主体相同,话题一致,才能得出矛盾
老王是军人 与 老王不是军人
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且必有一假
没有一个S不是P=所有S都是P
没有一个S是P=所有S都不是P
反对关系
三者或以上并列的关系
白与黑、苦与甜、左与右
两个“所有”,必有一假(至少一假) 两个“有的”,必有一真(至少一真)
欺软怕硬
两个有的:找点名那句,反着它说,人称变所有
两个所有:找点名那句,顺着它说,人称变所有
(1)有的 (2)有的不 (3)小明干什么 选:所有不干什么
包含关系
所有S都是P → 某个S是P → 有的S是P
所有S都不是P → 某个S不是P → 有的S不是P
复合判断
假言判断
翻译规则
前推后:A → B
如果…… 那么…… 、一定、就、都、只要……就
后推前:B → A
只有…才… 、不…不…、 除非…否则不…、 必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基础保障/前提
除非 A,否则 不B
除非道歉,否则不原谅
只有道歉,才原谅
原谅→道歉
推理规则
逆否等价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A → B ⇔ – B → – A
联言判断 (且关系)
两者同时成立:和、既…又…、不仅…而且…、…但是…
A且B为真 ⇔ A、B均为真 A且B为假 ⇔ A、B至少有一个为假
选言判断 (或关系)
两者至少一个成立:…或者…、或者…或者…
A或B为真 ⇔ A、B中至少一个为真 A或B为假 ⇔ A、B均为假
要么要么:只有一个成立,二选一
A、B
负判断
A、– A
推理规则
或关系否一推一
A 或 B ⇔ – A → B = – B → A
德摩根定律
–(A 且 B)⇔ – A 或 – B –(A 或 B)⇔ – A 且 – B
AVB为真
A^–B
–A^B
A^B
A"B 要么A要么B
A^–B
–A^B
联合推理
A^B→A(B)→AVB
A→B ⇔ – AVB ⇔ –B → –A
A"B→AVB
AVB - A"B = A^B
“有的A→有的B”换位“有的B→有的A”
有的A→B,B→C,则 有的A→C
并非所有 = 有的不 例如:有的不是南方人 = 有的是北方人
模态判断
必然判断
可能判断
推理 (句子间关系)
复合推理
假言逆否推理规则
选言否一推一
联言选言德摩根
直言三段论
推理结构
三个直言判断:一个大前提(普适性/一般性规律),一个小前提,一个结论 eg:所有的A都是B,C属于A,所以,C属于B。
推理结构比较:以下哪项中的推理形式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结构相同
关键词/字母标注,去同存异
概括总结话语优先,注意句式变化
集合推理
三组换位
所有S都是P → 有的P是S
所有S都是P
有的P是S
所有S都不是P ⇔ 所有P都不是S
所有S都不是P
所有P都不是S
有的S是P ⇔ 有的P是S
有的S是P
有的P是S
不能换位
有的S不是P 不等于 有的P不是S
有的S不是P
有的P不是S
一组递推
有的 A → B,B → C,串起来:有的 A → B → C
有的A → C
有的 A → B,A → C,换位串起来:有的 B → A → C
有的B → C
所有 A → B,A → C,换位串起来:有的 B → A → C 分析: 第一步:“所有 A → B”单向换位为“有的A → B” 第二步:“有的A → B”换位为“有的B → A” 第三点:串起来,有的 B → A → C
有的B → C
关键点理解: 1)“有的A→B”换位“有的B→A” 2)“所有 A → B”单向换位为“有的A → B”
组合排列
排除法
题干信息确定:题干中给出了真假确定的信息
优先使用排除法
选项代入法
题干信息不定:题干中信息模棱两口、或真或假,有“可能”、“不可能”字眼
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最大信息优先
题干条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作为推理起点
符号><=
往往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
列表
出现三个及以上信息,列表后,优先填入确定信息
材料题
通过材料直接推出来的结论
论证 (词句间关系)
论证总论
论证三要素
论据
提示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
论证
论点
提示词: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 意味着/由此推出/可知/据此认为
找论点与论据
首尾句原则
结合提问方式——问啥找啥
除论点/论据外,还有下定义\提问题\说现象等
论证的解题步骤
1. 读提问:明确加强/削弱题型 2. 读题干:找到论点和论据 3. 做预设:根据论点和论据的特征,预设削弱/加强方式 4. 读选项:带着预设确定答案
论证评价
削弱论证
提问方式
最能质疑/反驳/削弱/反对、最不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否论点(力度最强)
文段特征
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
选项特征
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
举例说明
题干:华章的老师喜欢吃火锅 削弱论点:实验小学老师不喜欢吃火锅 实验小学的小明老师不喜欢吃火锅
拆桥(仅次于削弱论点)
拆桥定义
否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
选项特征
同时出现论点、论据中的关键词,否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举例说明
题干:张三有钱,所以张三很幸福 拆桥:A. 有没有钱和幸不幸福没有必然关系 B. 有钱人都不幸福 C. 有钱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指标
什么时候考虑拆桥?
1. 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2. 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优先考虑拆桥
否论据
选项特征
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
题型特征
1. 题干中出现支持方、反对方观点相反的情况
2. 结论是推测(推测无法验证的历史或者未来)或者 建议(典型提示词:建议、应该等)
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定义
1. 论点包含因果关系
……是……的原因;……导致/使得/有助于……;……增加/降低/加强/减轻……
2. 给出一个已知问题或现象,论点是讨论其产生的原因
例:中国人特别喜欢吃火锅。…… 国外专家认为,这是由于中国人火热的性格导致的
常考削弱方式
因果倒置
将论点中的因果关系顺序颠倒,论点:A导致B,因果倒置:B导致A 例:吃的多导致长的胖,长的胖导致吃的多
他因削弱
论点:A导致B,除了A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B 例:小明最近吃的多导致长胖了,除了吃多,同时还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也会导致肥胖
加强论证
提问方式
最能加强/支持/赞同/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上述论断成立的前提/假设/必要条件? 最不能加强上述论断的是?
加强论据 (补充论据)
题型特征
1. 只有论点没有论据
2. 论点论据话题一致
加强方式
1. 解释原因
2. 举例支持
论点:多吃芹菜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解释原因:芹菜中的丁基苯酞类物质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紧张,减少肾上腺素的 分泌,从而降低和平稳血压 举例支持:小明特别爱吃芹菜,使得困扰多年的高血压得到了控制
搭桥 (力度最强)
题型特征
1. 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2. 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
选项特征
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肯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小明是学习委员,则小明学习好 搭桥:学习委员学习一定好
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特征
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
何时想到
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且无搭桥 选项
小明最近又买房又买车,有人认为小明要娶媳妇了。 A. 买房买车就一定是娶媳妇 B. 小明是个年满22周岁的男青年
谬误识别
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
转移论题
自相矛盾
模棱两可
不当类比
以偏概全
循环论证
强加因果
因果倒置
非黑即白
诉诸权威/大众
做题技巧
读题技巧
题目有“一定”字眼,先看题干 题目有“可能”字眼,先看选项,再代入
关系判断
首先找矛盾,关键看其余 其次看反对,关键看其余
加强论证
有桥搭桥,无桥选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