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兽医寄生虫总论
关于兽医寄生虫学(Veterinary parasitology)的知识梳理:适用于研究寄生于各种动物的寄生虫及其疾病的科学。
原虫主要包括动鞭毛虫纲、根足虫纲、孢子虫纲、梨形虫纲和纤毛虫纲的寄生原虫;蠕虫主要包括吸虫纲、绦虫纲、线虫纲和棘头虫纲的寄生蠕虫;节肢动物主要包括蜘蛛纲和昆虫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寄生虫总论
1.兽医寄生虫学(Veterinary parasitology):研究寄生于各种动物的寄生虫及其疾病的科学
分类:兽医原虫学、兽医蠕虫学、兽医蜘蛛昆虫学
2.寄生虫与宿主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自力生活
共生生活
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寄生(parasitism):一种生物无法独立生活,需暂时或永久地寄生于另一生物体内/体表,从中获取利益的寄生者为寄生虫,受到损害的另一方为宿主
宿主
分类
终末宿主:成虫阶段(蠕虫)/有性繁殖阶段(原虫)
中间宿主:幼虫阶段(蠕虫)/无性繁殖阶段(原虫)
补充宿主:第二个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在多宿主寄生虫中,不是寄生虫主要寄生的宿主,在此宿主中寄生不普遍,无明显危害(可正常发育与繁殖)
贮藏宿主(传递宿主):宿主体内有寄生虫卵或幼虫存在(不发育不繁殖),但保有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
寄生虫
寄生时间
暂时性寄生:只有在需要营养物质时才与宿主接触,其他生长发育阶段都独立生活
永久性寄生:终生/某一生活阶段不能离开宿主,否则难以存活
寄生部位
外寄生虫: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宿主表面
内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体内
寄生的宿主范围
专一宿主寄生虫:只寄生于某一特定的宿主
非专一宿主寄生虫:能够在2种以上的多种宿主寄生
发育中,中间宿主的有无
土源性寄生虫:直接发育型,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参与就可以完成整个发育和传播的过程
生物源性寄生虫:间接发育型,整个发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的参与才能完成(发育需要两个以上的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
完成的必要条件
有适宜的宿主
发育到感染性阶段(侵袭阶段)
有与宿主接触的机会
适宜的感染途径
有一定的移行路径
战胜宿主的抵抗力
命名
规则:林奈-双命名法
基本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大的类别
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群体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和条件、传播途径、发生发展规律流行过程及其转归等方面特征的科学
基本要素
寄生虫(病原体)
易感动物
传播途径
常规检查
粪便检查
肉眼观察
直接涂片法:50%甘油水溶液
漂浮法:饱和食盐水-线虫卵和绦虫卵及球虫卵囊
沉淀法:离心法-吸虫卵
幼虫分离法:贝尔曼氏法-牛羊肺线虫
外寄生虫检查
螨病病料采取
选择病灶边缘(患部与健部交界处)
小刀垂直于皮肤刮取皮屑
刮取病料应到皮肤轻微出血为止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指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由寄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寄生虫免疫
寄生虫抗原
特点
复杂性和多源性
具有特异性
免疫原性弱
来源
结构抗原:由寄生虫身体结构成分组成的抗原
代谢抗原:寄生虫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分泌排泄产物
可溶性抗原:存在于宿主组织或体液中,游离的抗原物质
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并正常发育生长
发生原因
组织学隔离
免疫局限位点寄生虫
细胞内寄生虫
被宿主包囊膜包裹的寄生虫
表面抗原的改变
抗原变异
表膜脱落与更新
分子模拟与抗原伪装
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
特异性B细胞的免疫耗竭
抑制性T细胞的激活
虫源性淋巴细胞毒性因子
封闭抗体的产生
循环抗原(阻断免疫作用)
代谢抑制
特点:免疫复杂性、不完全免疫、带虫免疫
寄生虫的诊断(大题)
诊断
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尸体剖检
实验室诊断
防治
措施
控制感染源
治疗患病动物:药1种(用法+用量)
避免从疫区引入动物
动物的驱虫/杀虫
治疗性杀虫
预防性杀虫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
保护性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放牧
分群饲养
提高易感动物对寄生虫的抵抗力
通过人工接种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实行科学化养殖
寄生虫与宿主
侵入途径(举例说明)
经口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三期幼虫)
经皮肤感染(主动钻入-钩虫的三期幼虫,吸血昆虫-蚊子吸血)
接触感染(螨病)
经胎盘感染(弓形虫)
自体感染(autoinfection ):某些寄生虫产生的虫卵/幼虫不需要排出宿主体外,即可使原宿主再次遭受感染(猪囊尾蚴)
危害方式(贯穿移行和寄生的全过程)(举例说明)
夺取营养
毒素作用
机械性障碍及损伤
继发感染
宿主的防御适应能力
带虫现象:某种动物体内有寄生虫,由于寄生虫的数量不多或机体抵抗力强,在动物临床上不表现出症状的现象(共栖)
带虫免疫: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可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对其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而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并对同种寄生虫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的免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