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编辑于2023-02-19 09:59:47 浙江省2005年至2025年国务院政府报告部署“中医药”之事,跨越了20年。概述了各个年份在促进中医药发展方面的重要举措。
这是一篇关于23份省政府报告中2025年涉“药”关键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示范区(4%),先行区(4%),文化活动(9%),疫苗(9%),民族药(9%),园区建设(9%),平台(13%),中药材(13%),国际化与出海(13%),创新药(13%),高质量发展(17%),医疗器械(22%),研发中心(22%),全链条(26%),改革(35%),生物医药(52%)。
2024年10月17日,国家药监局 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有关事项的公告》(2024年第129号),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野生抚育、人工繁育和替代品研制,明确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上市许可申报路径和要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05年至2025年国务院政府报告部署“中医药”之事,跨越了20年。概述了各个年份在促进中医药发展方面的重要举措。
这是一篇关于23份省政府报告中2025年涉“药”关键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示范区(4%),先行区(4%),文化活动(9%),疫苗(9%),民族药(9%),园区建设(9%),平台(13%),中药材(13%),国际化与出海(13%),创新药(13%),高质量发展(17%),医疗器械(22%),研发中心(22%),全链条(26%),改革(35%),生物医药(52%)。
2024年10月17日,国家药监局 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有关事项的公告》(2024年第129号),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野生抚育、人工繁育和替代品研制,明确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上市许可申报路径和要求。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必要性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
成功经验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优化政策举措
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要增强消费能力,释放消费能力
改善消费条件
创新消费场景
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支持住房改善
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支持养老服务消费
支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问题
民间投资预期较弱,政府投资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
政府投资方向
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
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
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
超前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超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建设
政策性金融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导向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
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
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
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项目建设
要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
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
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
提升加工贸易水平
提高出口附加值
扩大服务贸易
发展数字贸易
巩固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出口优势
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发挥好中欧班列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基本要求
要练好内功、站稳脚跟
产业优势
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有世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
问题导向
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抓紧补短板、锻长板
举措
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目标
确保国家安全
确保基本民生
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
保粮食、能源、资源安全
大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
向国土资源要食物
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
统筹布局电力源网荷储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支持企业“组团出海”
加快进口多元化
要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
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
提高核心竞争力
增强核心功能
存在问题
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大
一些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要求不相适应
坚持分类改革方向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国际形势
今年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重大国策
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自身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
国内大循环
要做什么
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
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
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怎么做
扩大市场准入
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发挥好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
已宣布的外资准入政策要抓紧落地见效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促进公平竞争
保障外资企业标准制定
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积极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议
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
要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
为外商来华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目标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
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业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
就业
财税收入
居民财富
金融稳定
应对原则
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
做好风险应对各项工作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举措
要因城施策
着力改善预期
扩大有效需求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支持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
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
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
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弊端
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重要性
金融事关发展全局
要统筹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和道德风险
压实各方责任
及时加以处置
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
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
优化债务期限结构
降低利息负担
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
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要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
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
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推动分类转型
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
稳步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
夯实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稳定粮食生产
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和循环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要筹备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
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建设美丽中国
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