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升本生理学-2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内容有细胞生物电现象、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通道载体、肌丝滑行、神经肌肉接头等,欢迎一起学习上岸。
编辑于2023-02-20 17:00:29 四川省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物质跨膜 转运形式
一、单纯扩散
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跨细胞膜转运,不耗能
影响因素:浓度差、膜的通透性
举例:O2、CO2、N2、乙醇、尿素
二、易化扩散
概念: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转运的形式
分类
(一)载体运输
举例:葡萄糖、氨基酸
本质:不耗能、由载体蛋白介导、顺浓度梯度
特点: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二)通道运输
举例:Na+、K+、Ca+、Cl-等
本质:不耗能、由通道蛋白介导、顺电-化学梯度
特点:离子选择性、门控特性
三、主动转运
概念:指在细胞膜泵蛋白作用下,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转运的过程
本质:耗能、由膜蛋白介导、逆电-化学梯度
分类
原发性 主动转运
直接利用ATP
举例:钠-钾泵(简称钠泵)、钙泵、氢泵(质子泵)等
钠泵(Na+-K+依赖式ATP酶)功能
生电性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膜外净增加一个电荷
建立势能贮备,供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是细胞内外K+、Na+顺浓度差移动的基础,也是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
继发性 主动转运
间接利用ATP
举例: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Na+-Ca+交换体
四、入胞与出胞
本质:耗能、需蛋白质参与,伴细胞膜面积改变
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蛋白质、脂肪颗粒、细菌和异物等进入细胞的过程
出胞:大分子物质、固态或液态的物质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静息电位
1.
概念:细胞未受刺激(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此电位差理论值为K+平衡电位,实际值略小
极化状态:安静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稳定的内负外正电位状态
以极化(或静息电位)为准,膜内负电位增大,称为超极化
膜内负电位减小,称为去极化
细胞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又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化
2.机制
膜内、外离子的不均匀分布
安静状态下K+选择性跨膜移动
(二)动作电位
1.
概念: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电位产生的一次快速、短暂和可扩布的膜电位的波动
动作电位幅度=静息电位+超射部分
动作电位的出现可作为细胞兴奋的标志。细胞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机制
细胞膜受到有效刺激时,先Na+内流引起去极化,后K+外流引起复极化
特点
全或无现象
不衰减性传导
脉冲式发放
(三)膜通透性改变与离子通道
河鲀毒素可阻断Na通道 四乙基铵可阻断K+通道
离子通道状态:备用、激活(开放)、失活(关闭)
二、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一)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
阈电位概念:细胞膜去极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阈电位是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它对动作电位只起触发作用
一般可兴奋细胞的阈电位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机制
已兴奋部分通过局部电流“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分,使之出现动作电位
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表现为在相邻郎飞结处跳跃式传导,速度快得多
(三)兴奋在细胞之间传导机制
通过缝隙链接
(四)局部电位
概念:阈下刺激使受刺激细胞膜局部少量Na+通道开放,少量Na+内流,细胞膜轻度去极化,但未达到阈电位
基本特性
①等级性:不是“全或无”的,其幅度随着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②衰减性:局部兴奋以电紧张形式扩布,并随扩布的距离增加而衰减,不能作远距传播
③可总和:局部兴奋可互相叠加总和。没有不应期
三、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ab
无论多大刺激,都不会兴奋。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兴奋性为零 绝对不应期相当于锋电位 组织能发生兴奋的最大频率=绝对不应期的倒数
相对不应期bc
Na+通道开始复活,需阈上刺激才能引发动作电位 相对不应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负后电位前期
超常期cd
距离阈电位较近,大多数Na+通道已恢复到备用状态 阈下刺激就可引起细胞兴奋,此时细胞的兴奋性比正常时高 超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负后电位后期
低常期de
细胞兴奋性低于正常,需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低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正后电位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微细结构
大量含ACh的囊泡量子式释放。 终板膜上有胆碱酯酶以降解释放出来的ACh。
(二)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终板电位
一种局部电位,无“全或无”特性,大小与接头前膜释放的ACh量成比例,无不应期,可总和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肌小节:肌原纤维上位于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张缩的最基本单位,包含中间1个暗带和两侧各1/2明带
肌丝
粗肌丝:肌凝蛋白(肌球蛋白)组成
细肌丝=肌纤蛋白(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二)肌管系统
横管或称T管:与细胞外液相通,将肌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传入细胞深部
纵管或称为L管:由肌浆网形成。终末池含有大量的Ca2+,为钙库
一条横管+两端终末池=三联管结构,是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一)肌丝的滑行过程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①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浆网(即纵管系统)对Ca2+释放和回收
关键部位在三联管,关键物质是Ca2+
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一)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1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小节初长度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后承受的负荷。后负荷影响收缩形式
2
等长收缩:后负荷高于肌肉产生的最大张力时,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等张收缩:后负荷存在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负荷时,肌肉长度变化使负荷发生位移,但其张力保持不变
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
3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收缩
强直收缩:指在连续刺激下,肌肉产生的多个单收缩发生融合
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刺激落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内,表现为舒张不完全
完全强直收缩:后一刺激落在前面的缩短期内
(二)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1.前负荷
最适初长度产生最大肌张力,此时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
最适初长度时肌张力最大,收缩速度最快,做功效率最高
2.后负荷
后负荷为零时,肌肉缩短速度最快。
后负荷增大时,肌肉收缩力和速度呈反变关系
3.肌肉收缩能力
指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与前、后负荷无关
取决于肌浆中Ca2+水平、ATP酶活性、神经、体液因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物质跨膜 转运形式
一、单纯扩散
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跨细胞膜转运,不耗能
影响因素:浓度差、膜的通透性
举例:O2、CO2、N2、乙醇、尿素
二、易化扩散
概念: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转运的形式
分类
(一)载体运输
举例:葡萄糖、氨基酸
本质:不耗能、由载体蛋白介导、顺浓度梯度
特点: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二)通道运输
举例:Na+、K+、Ca+、Cl-等
本质:不耗能、由通道蛋白介导、顺电-化学梯度
特点:离子选择性、门控特性
三、主动转运
概念:指在细胞膜泵蛋白作用下,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转运的过程
本质:耗能、由膜蛋白介导、逆电-化学梯度
分类
原发性 主动转运
直接利用ATP
举例:钠-钾泵(简称钠泵)、钙泵、氢泵(质子泵)等
钠泵(Na+-K+依赖式ATP酶)功能
生电性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膜外净增加一个电荷
建立势能贮备,供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是细胞内外K+、Na+顺浓度差移动的基础,也是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
继发性 主动转运
间接利用ATP
举例: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Na+-Ca+交换体
四、入胞与出胞
本质:耗能、需蛋白质参与,伴细胞膜面积改变
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蛋白质、脂肪颗粒、细菌和异物等进入细胞的过程
出胞:大分子物质、固态或液态的物质团块由细胞排出的过程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静息电位
1.
概念:细胞未受刺激(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此电位差理论值为K+平衡电位,实际值略小
极化状态:安静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稳定的内负外正电位状态
以极化(或静息电位)为准,膜内负电位增大,称为超极化
膜内负电位减小,称为去极化
细胞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又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化
2.机制
膜内、外离子的不均匀分布
安静状态下K+选择性跨膜移动
(二)动作电位
1.
概念: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电位产生的一次快速、短暂和可扩布的膜电位的波动
动作电位幅度=静息电位+超射部分
动作电位的出现可作为细胞兴奋的标志。细胞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机制
细胞膜受到有效刺激时,先Na+内流引起去极化,后K+外流引起复极化
特点
全或无现象
不衰减性传导
脉冲式发放
(三)膜通透性改变与离子通道
河鲀毒素可阻断Na通道 四乙基铵可阻断K+通道
离子通道状态:备用、激活(开放)、失活(关闭)
二、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一)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
阈电位概念:细胞膜去极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阈电位是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它对动作电位只起触发作用
一般可兴奋细胞的阈电位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机制
已兴奋部分通过局部电流“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分,使之出现动作电位
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表现为在相邻郎飞结处跳跃式传导,速度快得多
(三)兴奋在细胞之间传导机制
通过缝隙链接
(四)局部电位
概念:阈下刺激使受刺激细胞膜局部少量Na+通道开放,少量Na+内流,细胞膜轻度去极化,但未达到阈电位
基本特性
①等级性:不是“全或无”的,其幅度随着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②衰减性:局部兴奋以电紧张形式扩布,并随扩布的距离增加而衰减,不能作远距传播
③可总和:局部兴奋可互相叠加总和。没有不应期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三、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ab
无论多大刺激,都不会兴奋。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兴奋性为零 绝对不应期相当于锋电位 组织能发生兴奋的最大频率=绝对不应期的倒数
相对不应期bc
Na+通道开始复活,需阈上刺激才能引发动作电位 相对不应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负后电位前期
超常期cd
距离阈电位较近,大多数Na+通道已恢复到备用状态 阈下刺激就可引起细胞兴奋,此时细胞的兴奋性比正常时高 超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负后电位后期
低常期de
细胞兴奋性低于正常,需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低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正后电位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微细结构
大量含ACh的囊泡量子式释放 终板膜上有胆碱酯酶以降解释放出来的ACh
(二)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终板电位
一种局部电位,无“全或无”特性,大小与接头前膜释放的ACh量成比例,无不应期,可总和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肌小节:肌原纤维上位于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张缩的最基本单位,包含中间1个暗带和两侧各1/2明带
肌丝
粗肌丝:肌凝蛋白(肌球蛋白)组成
细肌丝=肌纤蛋白(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二)肌管系统
横管或称T管:与细胞外液相通,将肌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传入细胞深部
纵管或称为L管:由肌浆网形成。终末池含有大量的Ca2+,为钙库
一条横管+两端终末池=三联管结构,是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一)肌丝的滑行过程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①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浆网(即纵管系统)对Ca2+释放和回收
关键部位在三联管,关键物质是Ca2+
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一)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1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小节初长度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后承受的负荷。后负荷影响收缩形式
2
等长收缩:后负荷高于肌肉产生的最大张力时,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等张收缩:后负荷存在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负荷时,肌肉长度变化使负荷发生位移,但其张力保持不变
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
3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收缩
强直收缩:指在连续刺激下,肌肉产生的多个单收缩发生融合
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刺激落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内,表现为舒张不完全
完全强直收缩:后一刺激落在前面的缩短期内
(二)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1.前负荷
最适初长度产生最大肌张力,此时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
最适初长度时肌张力最大,收缩速度最快,做功效率最高
2.后负荷
后负荷为零时,肌肉缩短速度最快。
后负荷增大时,肌肉收缩力和速度呈反变关系
3.肌肉收缩能力
指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与前、后负荷无关
取决于肌浆中Ca2+水平、ATP酶活性、神经、体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