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专升本学前教育必备高分宝典,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内容点总结。包括概念,记忆在学校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完整版分享。内容覆盖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等内容。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干货分享。内容覆盖显现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现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等内容。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干货分享。能覆盖个性形成的开始,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实际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识记
保持
恢复
在认
在现(回忆)
记忆在学校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
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记忆与语言的发展
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记忆的发生
记忆发生的标志
习惯化:对刺激物的反应逐渐减弱
条件反射:对刺激物作出条件反射,表明在认存在
重学记忆:重新学更快
记忆发生的时间
习惯化不学而能
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十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至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人工先于自然)
新生儿期0至1月已经出现记忆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趋势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最初出现的是短时记忆,短时先于长时
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幼年健忘指,三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3-4岁后可保持终身记忆)
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在任性质的记忆
整个学前期在现都落后于再认
在现在两岁左右出现
在认依赖感之在现依赖表象
记忆容量的增加
记忆广度: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加减2个信息单位,儿童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人类记忆广度(儿童0至18岁没有记忆广度)
工作记忆:新旧知识的联系(八个月出现工作记忆)
记忆内容的变化
运动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两周左右)
情绪记忆,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最深刻的记忆(六个月左右)
形象记忆,依靠表象进行,比重大(6至12个月左右)
语词记忆,最晚(一岁左右)
常见记忆策略
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间接的意识记忆
各年龄阶段学习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新生儿主要是短时记忆
出生后头半年(1至6个月)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1至3个月)
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3至6个月)
出生后第二个半年(6至12个月)
在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6至12个月)
开始出现工作记忆(八个月左右)
1至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在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
出现初步的回忆
替成人找东西,一岁半到两岁
延迟模仿18至24个月左右出现
3至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基本特征)
记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
保持:使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在认何在现)的中间环节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遗忘:对实际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科学的组织复习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排除疲劳的干扰
学习动静劳逸结合
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交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