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稻盛和夫:干法
《干法》人物评价 稻盛和夫先生是全球知名企业家,为推动日本经济、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中日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外交部评)人物纪念 2022年8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编辑于2023-02-22 09:14:05 安徽《干法》人物评价 稻盛和夫先生是全球知名企业家,为推动日本经济、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中日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外交部评)人物纪念 2022年8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胡禹成《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法》读书笔记,讲述了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华为人永远处于非舒适区、华为如何有效的选择和管理干部等。
《平安心语》共分为四大篇章内容,分别讲述了愿景·管理·经营理念,选人·育人·人才成长,法规·道德·企业文化,修为·品行·社会公民的相关内容,以马明哲的演讲记录为主,同时以平实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企业经营中的领导方式、管理方法、经营理念和战略实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理念的读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干法》人物评价 稻盛和夫先生是全球知名企业家,为推动日本经济、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中日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外交部评)人物纪念 2022年8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胡禹成《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法》读书笔记,讲述了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华为人永远处于非舒适区、华为如何有效的选择和管理干部等。
《平安心语》共分为四大篇章内容,分别讲述了愿景·管理·经营理念,选人·育人·人才成长,法规·道德·企业文化,修为·品行·社会公民的相关内容,以马明哲的演讲记录为主,同时以平实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企业经营中的领导方式、管理方法、经营理念和战略实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理念的读本。
稻盛和夫:干法
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第1章 磨炼灵魂,提升心志:为甚麽要工作
人生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两种观点
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劳动是美德,认真劳动能塑造美丽心灵,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 日本人:拉动虽然辛苦,但却能带来喜悦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意义。
圣经: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为了抵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 欧美人:劳动本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而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工作时间应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尽量增加。
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得越烂漫。人也是一样,不体验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就不会抓住真正的幸福。
人生中的困难和作者,正是我人生的起点,或许正是我最大的“幸运”。
人若想要提升心志,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
人的烦恼据说有108种之多。其中“欲望”“恼怒”“愚痴”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
释迦牟尼把这三者称为“三毒”,它们是将人的行动导向错误道路的万恶之源。“想获取比别人更多的金钱”“想得到比别人更高的评价”——无论谁的心里都潜伏着这 样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恼怒”。“为什么这么不如意?”人们接着就会发泄“愚痴”和不满。
“三毒”不能完全排除,但却必须做出努力让毒素稀释。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独 一无二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
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这样度过反省的每一天,我们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败,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第2章 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
改变心态,“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的。
“迷恋”工作,热恋中的情人,在旁人看来目瞪口呆的事情,他们却处之泰然。
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必须从工作中寻找快乐。
抱着产品睡。要做好工作,就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的距离,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
成为“自燃型”的人。所谓“自燃型”的人,就是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而是“在别人的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主动积极的人。
物质有不燃型、可燃型和自燃型三种。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 第二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 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烧起来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第3章 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不断树立高目标:纵使是不自量力的梦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还是要在胸中牢牢树起这个高目标,并跟大家展示这个高目标,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人本身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潜力,同时高目标也是促使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首先必须得想。有这样强烈的愿望,你就会千方百计去寻找具体的方法。
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要实现高目标,前提就是持续地怀抱能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
第4章 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
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最终留在公司的、有用的,恰是哪些最初不被看好、头脑迟钝的人。他们做起事来不知疲倦,孜孜以求,像一只蝗虫一样一寸一寸前进,刻苦勤奋,一心一意,愚直地、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
比昨天更进一步
将今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京瓷从来不建立长期的经营计划。只用心于建立一年的经营计划,要细化到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经营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努力达成。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人的能力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然后不断努力向前。
变“不可能”为“可能”
面对客户的要求,我只能回答“行,我们能做”。如果不这么说,对方就再也不会搭理你了。但能说这种“大话”的“谎言”,无论如何都必须兑现。
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在成功之前,要决不罢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能给自己设置界限,要不厌其烦,持续挑战,这样才有可能变“危机”为“转机”,让“失败”转为“成功”。
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
因为苦难能够教育人,促进人的成长;而相反,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误。
得意时不要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松下欺负供应商”——这是在锻炼我们,考验我们,苛刻要求是迫使我们刻苦钻研的绝好机会。多年后,我从内心向松下表示感谢,松下松下,是你培养了我们。
哪怕险峻高山,也要垂直攀登
积极意义上的“妥协”,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办法。但是我却不选择这条安逸舒适的道路。
第5章 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轰炸机维修员不敢乘坐自己维修的飞机,外科医生不敢給自己的亲人动手术
工作中要做到“有意注意”相当困难,需要靠平时不断训练、养成习惯。
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实例:京瓷财务部长用铅笔记账,发现错了再擦掉重写。抱着“错了改了就行”这种想法做事,小的失误就会频繁发生,其中就隐含了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险性。
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制作“会划破手的”崭新的产品,就是要像刚做出的崭新的纸币一样,手感和质感都很好,美观悦目,无可挑剔。
实例:“外观”就是“最外显的品质内容”
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这是“完美主义不可或缺的,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迅速采取措施,把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时机。
不是“最佳”,而是“完美”。“最佳”是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较起来是最好的,这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观,因此、在水平很低的群落里也存在“最佳”。而“完美”与“最佳”不一样,它是绝对性的,不是同别人比较,而是它自身具备可靠的价值,因此、不管别人如何,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完美”
第6章 创造性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铺装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大家正在走的路。在那样的大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趣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
扫地”改变人生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常用“扫地”作为例子。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扫试试会怎样呢?或者,光用扫帚打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样?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买吸尘器要花成本,但从长期看,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
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成就新事业的,是哪些不被任何成见束缚、冒险心强烈的"外行",不是"专家"干的。
既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现
《原因与结果的法则》——心地肮脏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心灵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原因是,心灵纯洁的人总是气定神闲,他们总是以更为明确、更强有力的目的和意识来引导自己能量发挥的方向。
“只要具备纯粹而强烈的愿望,就必定能成功!”相信这一点,自始至终怀抱一颗纯净而美好的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新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我认为,这就是向新课题发起挑战最好的方法。
乐观派看到前景中有暗淡处,但他们却有前进的动力。所以在项目构思和开始阶段,我会借用乐观派的力量,让他们当牵头人。
当这种构想进入具体计划时,就要委托性格谨慎、深思熟虑、对事物善于观察的人当副手,事先设想到所有的风险,慎重细致地建立起实际的行动计划。
不过,一味谨慎也不行。这些人在设想的困难和障碍面前,往往鼓不起实施的勇气,所以计划一旦进入实行阶段,又要回到乐观论,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必须具备对工作强烈的“愿望”
结语: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¾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¾要度过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业做到最大,就无论如何必须具备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