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企业生产与成本
企业生产与成本
成本理论
成本
会计成本:真实发生过,可用货币来计量 经济成本:又叫机会成本,表示放弃其他用途时的最大收益(未发生)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会计成本 隐性成本:厂商自有且被用以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值,反应不在账面上。
利润
会计利润(虚高)>经济利润π
正常利润非利润:自己企业家才能E的报酬以隐性成本的形式计入成本
超额利润π=总收益-总成本(显性+隐性)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 即纯粹利润或者经济利润 当TR=TC时超额利润全部实现
成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既定成本下产量的最大化
主题
主题
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
区分标准:生产者能否对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进行调整, 短期:存在不变成本至少一个
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与边际产量(MP)
TP(L)=Q(L) AP=TP/L MP=△Q/△L=△TP/△L=dTP(L)/dL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前提:技术水平不变; 其他要素不变; 可变要素达到最高值后,递减
技术可变时: eg.杂交水稻技术是水稻的产量上升,如果此时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则 MP上升, eg.土地的施肥量越多会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
MP与TP与TP关系
MP(L)与TP(L)的关系
AP(L)与TP(L)关系
子主题
MP(L)与AP(L)的关系
三条曲线的关系
第二生产区间(从AP的Max点的横坐标到MP=0(TPMax)的横坐标
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曲线
特征:无数条,不相交,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MRTS1,2=△K/△Q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对比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
子主题
子主题
企业
生产函数(描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生产要素投入→厂商→产出(Q)
生产要素的投入 L劳动力 K资本 N土地 E企业家才能(高级打工)
产出: 物品,劳务,无形的服务(服务业)
公式:f(L,K,N,E)=Q 简化版假设企业只投入LK f(L,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