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
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婴幼儿视力评估、散瞳药、矫正方式、远视、散光等内容,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编辑于2023-03-01 22:00:33 广东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
近视
分级
低度
≥-3D
中度
≥-6D
高度
<6D
矫正
婴幼儿
合并<2.5D的屈光参差
合并≥2.5D的屈光参差
见图
学龄前期
1D以下有症状的要矫正
没症状6个月后复查
≥1D以上要矫正
学龄期
不管多少度,有症状都要矫正
≥1D 以上要矫正
间歇性外斜或有较大外隐斜
全天足矫
随访
6个月
如随访时增长≥0.50D,要重配
如随访增长0.25D,但矫正后视力明显提高,也要重配
远视
分级
低度
≤3D
中度
≤5D
高度
>5D
矫正
婴幼儿
前提是没有斜视
如图
3-10岁
低度
没有斜弱视和其他视觉问题
随访
有视力下降伴视功能障碍或其他功能性视觉问题,要矫正
中高度
矫正
>3D必须矫正
高度
伴有屈光参差
2-3岁时多无体征如内斜
多伴有弱视或斜视风险
密切随访,早期干预
>10岁
低度
不矫正
如有症状或视功能问题
欠矫
视功能训练
中高度
矫正
不伴有斜弱视
1/2-2/3欠矫
同时结合隐性远视和显性远视度数
伴有内斜视
足矫
伴有外斜视
欠矫
随访
6个月
伴有视功能异常、斜弱视
3个月
重度弱视
1个月
散光
婴幼儿
如图
学龄前及学龄期
>1.5D的順逆规
矫正
>1D的斜轴
矫正
需要矫正的近视远视伴有散光
≥0.5D要同时矫正
只有0.25D,但矫正后视力明显提高,也要矫正
初诊2D以上的散光或变化较大的要除外圆锥角膜
随访
6个月
伴有斜弱视者3个月
重度弱视1个月
矫正方式
光学
框架
单光
双光
适合屈光不正伴视近高AC/A
渐进多焦
屈光不正伴有调节不足或双眼视功能异常
近视增长>0.50D/年且伴内斜
研究表明,可以减缓0.25D,但差异没有临床意义
角膜接触镜
软性
高度近视远视
屈光参差>2.50D
眼球震颤
无晶体眼
戴频繁更换式硅水凝胶软镜或高透氧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
白化病或无虹膜戴医疗美容镜
年龄小者戴日抛
RGPCL
高度近视远视散光
屈光参差>2.50D
眼外伤,疾病或手术后等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
无晶体眼
圆锥角膜
没有近视控制作用
角膜塑形镜
近视增长>0.50D/年或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很早就近视的
<18岁,近视,但不想戴眼镜或白天戴角膜接触镜
可以控制32%-63%的眼轴增长量
多焦点软镜
国内尚未上市
能控制25%-50%的眼轴增长量
药物
0.01%阿托品
用于光学不佳的合并治疗
户外
每天2h或每周10h
主要是强光暴露,无关运动
预防,但无控制作用
散瞳药
首诊建议散瞳
10以下常规散
12-19酌情
伴有斜视尤其内斜视
调节痉挛
矫正视力不理想
选择
阿托品
屈光不正伴斜弱视
特别是远视伴斜弱视
验光时屈光度明显波动
禁忌
3个月以下婴儿
唐氏,癫痫,痉挛性麻痹,脑外伤,闭青,低色素者,对药物过敏者
1%环喷脱脂
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不能用阿托品,用它代替
学龄期近视
近视散光
远视矫正视力正常者
深色虹膜需加量
先点麻药可减少刺激,点之后按压2-3min
0.5%复方拖
很少单独用于验光,联合环喷脱脂加强后者作用
婴幼儿视力评估
定性
眼球运动
视觉反应能力
2月龄
红色玩具测试追随能力
2月龄以上
做鬼脸会不会笑
眼位及眼球运动
单眼斜视
要转小儿眼科治疗
双眼交替斜视看是否视力平衡
10PD的三棱镜底朝上放一眼上
对侧眼转动注视
双眼视力平衡
对侧眼不动
放三棱镜这只眼有问题
屈光介质是否透亮
定量
视动性眼球震颤OKN
优先注视法
条栅视力卡
VEP
3岁左右查图形视力表
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
近视
分级
低度
≥-3D
中度
≥-6D
高度
<6D
矫正
婴幼儿
合并<2.5D的屈光参差
合并≥2.5D的屈光参差
见图
学龄前期
1D以下有症状的要矫正
没症状6个月后复查
≥1D以上要矫正
学龄期
不管多少度,有症状都要矫正
≥1D 以上要矫正
间歇性外斜或有较大外隐斜
全天足矫
随访
6个月
如随访时增长≥0.50D,要重配
如随访增长0.25D,但矫正后视力明显提高,也要重配
远视
分级
低度
≤3D
中度
≤5D
高度
>5D
矫正
婴幼儿
前提是没有斜视
如图
3-10岁
低度
没有斜弱视和其他视觉问题
随访
有视力下降伴视功能障碍或其他功能性视觉问题,要矫正
中高度
矫正
>3D必须矫正
高度
伴有屈光参差
2-3岁时多无体征如内斜
多伴有弱视或斜视风险
密切随访,早期干预
>10岁
低度
不矫正
如有症状或视功能问题
欠矫
视功能训练
中高度
矫正
不伴有斜弱视
1/2-2/3欠矫
同时结合隐性远视和显性远视度数
伴有内斜视
足矫
伴有外斜视
欠矫
随访
6个月
伴有视功能异常、斜弱视
3个月
重度弱视
1个月
散光
婴幼儿
如图
学龄前及学龄期
>1.5D的順逆规
矫正
>1D的斜轴
矫正
需要矫正的近视远视伴有散光
≥0.5D要同时矫正
只有0.25D,但矫正后视力明显提高,也要矫正
初诊2D以上的散光或变化较大的要除外圆锥角膜
随访
6个月
伴有斜弱视者3个月
重度弱视1个月
矫正方式
光学
框架
单光
双光
适合屈光不正伴视近高AC/A
渐进多焦
屈光不正伴有调节不足或双眼视功能异常
近视增长>0.50D/年且伴内斜
研究表明,可以减缓0.25D,但差异没有临床意义
角膜接触镜
软性
高度近视远视
屈光参差>2.50D
眼球震颤
无晶体眼
戴频繁更换式硅水凝胶软镜或高透氧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
白化病或无虹膜戴医疗美容镜
年龄小者戴日抛
RGPCL
高度近视远视散光
屈光参差>2.50D
眼外伤,疾病或手术后等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
无晶体眼
圆锥角膜
没有近视控制作用
角膜塑形镜
近视增长>0.50D/年或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很早就近视的
<18岁,近视,但不想戴眼镜或白天戴角膜接触镜
可以控制32%-63%的眼轴增长量
多焦点软镜
国内尚未上市
能控制25%-50%的眼轴增长量
药物
0.01%阿托品
用于光学不佳的合并治疗
户外
每天2h或每周10h
主要是强光暴露,无关运动
预防,但无控制作用
散瞳药
首诊建议散瞳
10以下常规散
12-19酌情
伴有斜视尤其内斜视
调节痉挛
矫正视力不理想
选择
阿托品
屈光不正伴斜弱视
特别是远视伴斜弱视
验光时屈光度明显波动
禁忌
3个月以下婴儿
唐氏,癫痫,痉挛性麻痹,脑外伤,闭青,低色素者,对药物过敏者
1%环喷脱脂
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不能用阿托品,用它代替
学龄期近视
近视散光
远视矫正视力正常者
深色虹膜需加量
先点麻药可减少刺激,点之后按压2-3min
0.5%复方拖
很少单独用于验光,联合环喷脱脂加强后者作用
婴幼儿视力评估
定性
眼球运动
视觉反应能力
2月龄
红色玩具测试追随能力
2月龄以上
做鬼脸会不会笑
眼位及眼球运动
单眼斜视
要转小儿眼科治疗
双眼交替斜视看是否视力平衡
10PD的三棱镜底朝上放一眼上
对侧眼转动注视
双眼视力平衡
对侧眼不动
放三棱镜这只眼有问题
屈光介质是否透亮
定量
视动性眼球震颤OKN
优先注视法
条栅视力卡
VEP
3岁左右查图形视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