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决策的艺术
决策的艺术,整理了标准、PrOACT法、机遇往往藏在困难中的内容,一起来看吧!
编辑于2023-03-04 21:06:40 福建省决策的艺术
标准
它聚焦于重要的方面
合乎逻辑而且前后连贯
承认决策中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并且将分析与直觉思考综合起来
只需要解决某个特定困境时所必需的信息和分析,无须更多
鼓励和指导收集相关的信息和可取的意见
简明、可行、易于运用并且灵活
PrOACT法
问题
提问题的方式会影响决策
那应该怎样决策呢
提问题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决策
重新定义
将问题转为机遇
先写下你对基本问题的最初评估,然后质疑它、检验它、完善它
问问是什么触发了这项决策,我为什么要考虑它
尽量清晰地陈述触发因子
* 你对决策问题是什么的假设。 * 触发的情境 * 触发因子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当你探索触发因子时,一定要留心!触发因子可能使你产生偏见。它们可能使你只从直觉上看待问题
好的定义需要时间,不要急
求助他人或者想别人会怎么想
目标
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你真正想要什么?
真正需要什么? 你的希望是什么? 目标是什么?
是我决策的标准
让目标来引导
辨别目标
写下你在决策过程中希望关注的所有事项
编写一个愿望清单
尽可能完整地描述你希望从你的决定中获得的任何东西。什么能使你真正快乐?
想象可能的最糟糕的后果。你最想避免的是什么?
设想你的决定对其他人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你希望他们得到什么?
询问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他们在做决策时主要考虑哪些事项。
想象一个最优(即使不可能)的选择。它的好处是什么?
想象一个最差的备选方案。它的坏处是什么?
设想你怎样向他人解释你的选择,怎样证明它的合理性?你的回答可能揭示出更多你关心的事。
概要
然后将清单组合起来,运用不同的观察视角对原始观点进行扩展和提炼。
将你的关切转换为简洁的目标
将目标与手段分离以确定你的根本目标
难点在于区别出哪些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例如,新车里配有真皮座椅),哪些是真正的目标(配备舒适美观的内部设施)。
不停地问为什么
并不停地回答
* 直到你最后再也问不出来为止。
每种手段都可以作为产生备选方案的刺激物,可以加深你对决策问题的理解。
只有根本目标应该被用于评估和比较备选方案
澄清每个目标对你的意义
测试你的目标,看它们是不是你的兴趣所在
怎么测试呢
问问自己是否喜欢得出的选择。
看你的目标能否帮助你向别人解释某种可能的决策。
* 假如使用你的目标作为理由进行解释十分困难,你很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提炼你的目标集。还有哪些目标表述得不够清楚?漏掉了什么?
目标不应受数据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的限制。
不同的目标适合于不同的决策问题。
备选方案
你的决策就是你的最佳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的确定是决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一定要用高标准来衡量
每一项决策都会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
接受第一个方案是最简单的选择方法,尽管很有效率,但结果可能不尽人意。
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在找到一个可能的方案后,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仅从其他人提供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也将导致糟糕的决策。
迟疑不决,同样不利于做出明智之选。
要记住,重大决策需要下决心,快去抓住机会吧。
产生更好备选方案的关键
利用目标——多问问“怎么做”
怎么做才能实现我的目标?
假想的局限是人们想象中的而非真实的障碍
确立高标准
高标准可能迫使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思考,而不只是对传统做法进行细枝末节的调整。
先进行独立思考
如果马上就去问别人,而不是首先自己来关注和提炼这些想法,那你可能被其他人的想法和判断所困
对遇到的新问题,总是要自己先花上一些时间想一想,然后再来阅读有关的学术论文。
从经验中学习
你不应受历史的约束,但的确应该从中吸取经验。
别人在类似的情况下是怎么做的
是借鉴,不是照搬
征求他人的意见
在仔细考虑了自己的决策和备选方案后,应当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所谓旁观者清,是因为其他人不会受到概念和感情方面的束缚,对事务的认识可能会比你清楚
在和他们谈话时,要有开放的思维
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先提出备选方案,再进行评估
在提出方案的时候,不要对其进行评估,因为这样会使方案设计的进程变缓,并且阻碍创造力的发挥。
即使方案具有明显缺点甚至潜在的致命缺陷,也要将它列入备选方案清单。同样,如果一个方案的某些方面看上去很不错,无须对其念念不忘,还是迟一点来对其进行优化。评估将使备选方案的范围变窄。在这一阶段,你的任务是扩展思路,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新方案的脚步
特定的方案也适合特定的决策问题。
过程备选方案
最好的备选方案有时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明确的结果。
过程方案在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因此有助于保持并培养长期关系。
·选举 ·有约束力的仲裁 ·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有一个及格线) ·密封投标 ·拍卖
在设计过程方案时,你可以先把最基本的备选方案列出来(例如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名单)。然后确定一个恰当的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机制(例如无记名投票)。在诸如仲裁等其他情形下,方案在事先并没有得到明确,过程本身既创造了基本方案,也做出了选择。
双赢备选方案
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既能满足他的要求,又能达到你的目的。
信息收集备选方案
信息有助于减小决策的不确定性
首先把所有的不确定性都列举出来。然后,针对每一项不确定性,列出收集所需信息的所有可能的方法。每一种方法,就是一份信息收集备选方案。
延缓时间备选方案
当你对现在就做决策感到不安时,看一看截止日期是哪天。这个日子是真正的截止日期,还是一个假想的局限?推迟决策的利弊各是什么?如果利大于弊,就去寻找一个延缓时间的备选方案。但是要小心,要确保推迟决策能带来真正的好处,不要仅仅为避免不愉快的和困难的决策而推迟。
结果
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寻找最优方案的脚步呢?
你是否已使用前面提到的方法,努力构思备选方案?
用其中的某个备选方案作为最后的方案,是否令你感到满意?
你是否想出了不少方案,其中某些方案是否与其他方案大相径庭(如果你所有的方案都是类似的,你得再发挥一下创造力)?
是否决策的其他要素(如结果和取舍)也会使你花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是否把时间花在其他决策或活动上会更有创造力?
如果你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是”,那就是时候停止寻找更多的方案了,转而把精力用在其他事务上吧。
构建一张结果表
想象未来的场景
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一番自由的描述
排除明显不利的备选方案
将剩余方案的描述做成一张结果表
把目标列在纸的左边,将备选方案列在上边,这样就形成了一张空表格。在表的每一个格子中写下对特定目标(用行表示)和特定方案(用列表示)的简要描述。你可以用数字定量地描述某些结果,也可以用语言定性地描述某些结果。重要的是对特定目标的所有结果都使用统一的描述方法——换句话讲,每一行都要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描述。现在,再将方案进行两两对照,将较差的备选方案排除掉。如果通过这一步,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恭喜你!如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你可能需要进行取舍,我们在下一章将对此进行详细讲解,在取舍环节结果表也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
取舍
权衡利弊,做出取舍
不确定性
风险承受力
相关联的决策
机遇往往藏在困难中
困难说明没有解决
说明有需求
商机
每个决策问题都有一个触发因子,也就是背后的启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