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学思维导图,包含了一、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的基本规律,三、教育目的,四、学校与学校教育制度,五、学生与教师等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编辑于2023-03-07 10:25:42 甘肃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A 教育概述
1教育概念
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属性
4.教育功能
5.教育起源的学说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社会)起源说
B 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a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b 国外古代教育的发展
3.近代社会的教育
4.现代社会的教育
C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a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的教育思想
儒墨+学记
2.西方的教育思想
苏柏亚+昆体良
b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教育学学科建立阶段的思想
培根+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奇+洛克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阶段的思想
赫尔巴特+杜威
c 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1.多样化的教育学派
实验教育学
拉梅实验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制度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马卡连柯+杨贤江
2.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蔡元培+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
d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2.布鲁纳《教育过程》
3.瓦根舍因《范例教育原理》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7.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8.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二、教育的基本规律
A 教育与社会发展
1.生产力
2.政治经济制度
3.文化
4.科技
5.相对独立性
B 教育与人的发展
5规律
顺阶平补差
2动因
a 内发论
孟子复活训高哥
b 外铄论
外婆寻找落花生
4影响
遗传+环境+个人主观+学校教育
三、教育目的
A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概念和意义
2.教育功能和结构
3.教育目的理论
社会本位+个人本位
B 我国的教育目的概述
1.我国当前教育目的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学校与学校教育制度
A 学校概述
B 教育制度
1.制定依据:生产力+政经制度+学生身心+人口+学制
2.类型:双欧单美分苏联
C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我国学制演变: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壬戌
2.义务教育与终身教育
五、学生与教师
A 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地位
2.学生的权利义务
B 教师
1..教师职业及职业角色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教师权利义务
4.教师职业素养
5.教师专业发展
C 师生关系
1.构成和内容
2.师生关系类型和特点
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六、课程
A 课程概述
1.课程类型--6种
2.课程理论流派
a 学科中心课程论
b 社会中心课程论
c 学生中心课程论
B 课程目标
目标取向的分类
a 生成性目标
b 行为性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d 普遍性目标
C 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分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2.课程标准
3.教材
D 课程设计与开发
E 课程实施与评价
实施的影响因素
a 课程计划本身的特征
b 教师的特征---是关键、核心、决定因素
c学校的特征
d校外环境特征
F 课程资源
七、教学
A 教学概述
包括含义、意义、任务
B 教学过程
1.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2.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基本规律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
4.教学过程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
C 教学原则
1.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e 因材施教原则
f 理论联系实际
g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h 量力性原则---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D 教学方法
1.类型
a 以语言传递为主
b 以直观感受为主
c 以实际训练为主
d 以情感陶冶为主
e 以探究活动为主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育方法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e 练习法
f 实验法
g 实习作业法
h 欣赏教学与情境教学
i 发现法
3.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适用
E 教学组织形式
1.常见形式
a 古代--个别教学制
b 现代--班级授课制
c 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d 分组教学(分层)
F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G 教学模式
1.我国
a 传递接受式
b 自学辅导式
c 引导发现式
d 情境陶冶式
e 示范模仿式
2.国外
a 探究式教学
b 抛锚式教学
c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H 教学评价
评价类型
a 相对、绝对、个体内差异评价
b 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c 自评和他评
八、德育
A 德育概述
1.德育功能
a 社会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2.德育内容
B 德育过程
1.构成要素与矛盾
a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德育内容
4.德育方法
b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2.德育构成基本规律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C 德育原则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沿革要求学生相结合
d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e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相结合
f因材施教原则
g知行统一原则
h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原则
i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教育)
D 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1.德育主要途径
a思政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少先队、共青团组织活动
e校会、班会、晨会、周会、时政学习
f班主任工作
2.常用德育方法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实际锻炼法
e 品德修养指导法
f 品德评价法
g 角色扮演法
3.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a 德育目标
b 德育内容
c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A 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a 基本任务--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 具体任务--7项
c 首要任务--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d 中心任务--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a 班级建设设计者
b 班级组织领导者
1.职权影响力
2.个性影响力
c 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协调者)
3.班主任领导方式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建立学生档案
d 个别教育工作
e 组织班会活动
f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g 操行评定
h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B 班级与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概述
a 功能
1.主要功能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基本功能是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最终目标是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自理自治
b 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教管结合原则
3.全员激励原则
4.全面管理原则
5.自主参与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2.班级管理内容
a 班级 组织建设
b 班级 制度管理
c 班级教学原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d 班级活动管理
3.班级管理的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 良好班集体的管理
1.班集体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
a 明确的共同目标
b 一定的组织结构
c 共同生活准则
d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c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a 组建阶段
关键期(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与动力)
b 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与活动
c 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1.班级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
2.学生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
4.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a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