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第一章的思维导图,内容有公共管理学概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快来看。
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孙关宏-第十三章-公共部门改革,第一二三节全部学习总结,大家也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孙关宏-第十三章-公共部门改革 大学学习总结,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 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的一种政治行为。
大学公共管理学(孙关宏版)-第二版-第五章-公共政策全部小结的内容总结,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批判性思维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第一章 导论
公共管理学概述
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公共物品提供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
主体——公共组织
目的——公共利益
对象——公共事务、公共物品
方法和手段——公共权力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范畴:公共。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公共部门、公共治理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
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则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从不同的角度的划分
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纯公共产品
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等
准公共产品
道路、能源、交 通、通信、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
是否具有形状
有形的公共产品
公共设施
无形的公共产品
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一类的服务
受益范围
全国性公共产品
国防、外交、全国性立法、国家行政事务管理等
地方性公共产品
地方性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规、 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政策等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不同的功能
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
公共管理则是具体通过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密切的联系
公共政策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必要前提
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
在一定层面上,公共管理行为与相关公共政策是合二为一的
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
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差异
管理性质不同
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是一个公共的事务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
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效率意识的强弱不同
公共管理所需经费大部分来自公共财政预算,成本-效益的观念和意识差
工商企业运作的经费来源于本企业的生产所得,成本-效益的观念和意识强
责任的性质、范围不同
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责任机制的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在工商企业管理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
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程度不同: 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公共治理与善治
“公共治理”与“善治”是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 治理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包括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和自组织网络六种不同的用法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公共行政的反思
公共行政的发展演进: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公共行政,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明显趋势导致了公共行政学多元式的综合研究方式
公共管理的产生
确定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 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是人们对各种行政现象、行政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与说明。由于人们认识与说明的不同,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也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公共管理主体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理论、公共领导理论
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伦理、公共责任、公共管理法律和公共管理监督
公共资源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危机管理、传统行政管理方法、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治理新模式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
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
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
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
更具现实性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政策途径(P途径)
P途径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P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商业途径(B途径)
B途径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
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二,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做严格区分。 三,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 四,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践抽象法
实体分析法
实验法
系统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多学科交叉式综合研究方式
案例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