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先秦时期教育知识点纲要。中国教育的起源中国教育的历史甚为久远,其起源可推溯至数百万年前的远古洪荒时代。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中华大地上已经出现了较为完备的教育形式,而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是异常活跃。此一时期的教育形式主要表现为生产教育、生活教育、军事教育、民俗教育与宗教教育等几个方面而教育活动的内容也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特点概述。其中包括学前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的生长——头盖骨和手部骨骼最先成熟,腿骨到青春后期才能成熟。骨骼是发育成熟程度的最好的指标;肌肉由大到小等相关内容。喜欢可以收藏哦。
中国教育史原始社会教育知识点纲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无阶级性,为生产劳动服务,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第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教育还不可能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也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来进行教育。 人类最早的教育都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实施的,传授生产经验、技能、社会生活的知识、能力及行为规范,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 第二、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文教政策及其实施
夏的“以射造士”:重视军事教育,贵族子弟
商的“以乐造士'':
注意意识形态的建设,统治则借重鬼神等无形的精神武器
祭祀活动,培养精通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的巫师为商代教育的重心
祭祀活动要受过礼乐教育后才能参与,乐教尤显重要
乐教:歌诗、奏乐、舞蹈、军事教育
戒:习武、习乐
甲骨文字还表明商代已进行读、写、算教学
西周的文教政策——西周的“以礼造士”
文治的内涵由宗教改换为礼法,确立了重人文、轻天命的治国方略
“礼教”及“周礼”的延伸
礼:关于贵族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上下尊卑关系的规定,关于贵族的衣食住行、丧葬婚嫁等一切行为规则以及政治、军事、法律制度的总称。它为严格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服务。
周礼:姬旦所制定,吉(祭祀),凶(丧葬),军(军旅),宾(朝觐盟会),嘉(婚冠喜庆)典礼仪式
西周的教育特征
“学在官府”和“学术官守”(学术由官者来掌管)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书写材料、书写工具、书册
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学习礼、乐、舞、射的器物设备
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有受教育的权利,庶人和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官师合一”:教师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由职官兼任,官师合一
政教合一
学校既是教学场所,也是政治和社会活动场所
西周的教育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为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分离
西周的学校制度
西周教育学制系统
国学与乡学相对独立,不构成统属或递升关系
朝廷
国学
高教性质——大学(辟雍)
东序(东学)
成均(南学)
瞽宗(西学)
上庠(北学)
初教性质——小学
乡学:乡校—州序—党庠—闾塾
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
强调德行教育。德、行、艺、仪
大学
设置: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入学资格
贵族子弟
平民中的优秀分子
大学教学与考核:目的在于学大艺,履大节。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乡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地方学校,地方行政区相应地设立家塾、党庠、州序、乡校等不同名称、不同级别的地方学校
郊区之外为野,野分六遂,其行政组织施行遂制,古籍中“遂”的各级官吏以督促农事为务, “遂”无学校。说明周代普及的学校网未完成。
与国学: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选送至国学。所以乡学与国学等级有别,但存在一定的联系。
考核与奖惩
国学考核
合格:官职、爵位、俸禄
不合格:说教,感化,王亲自视学告诫,流放远方,永不使用
乡学考核
乡大夫负责考察其德行、道艺,选择秀士,报送于司徒,称为选士。
司徒从选士之中再选择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称为俊士
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礼的内容极广,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乐教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西周国学由大司乐管理教务,负责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子。
乐德内容:中(言出自心,皆有忠实)、和(不刚不柔,宽猛相济)、祗(zhī见神示则敬)、庸(接事以礼而有常)、孝(善于父母)、友(善于兄弟)。
乐语内容:兴(以善物喻善事,以恶物喻恶事)、道(引古以刺今)、讽(熟背文词)、诵(吟诵有节韵)、言(直叙己意)、语(答人论难)。
乐舞内容:云门、黄帝乐、尧乐、舜乐、禹乐、汤乐、武王乐。以上为六代乐舞,较为大型,也称六乐。
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数: “书”指的是文字,“数”指的是算法。数日为背诵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六十甲子,学书即学六十甲子的书写,这是文字教学的初步。
春秋战国的文教政策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