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第九章 德育
教育学第九章德育笔记,主要包括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道德发展理论、德育及其主要内容、中学德育过程、中学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等内容。适用于教资考试。
教育学第十一章教育途径与课外校外教育思维导图,包括教育途径概述,课外、校外教育的概述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三部分,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
教育学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笔记,包括班主任工作意义和作用、班主任工作内容、班级与班级管理等内容。适用于教资考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概述
概念
广义
社会、社区、学校、家庭
狭义
学校德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概述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
教育过程,社会现象,
品德形成过程
发展过程,个体现象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德育过程的结构
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vs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德育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道德认识(基础,核心,定向作用)
道德情感(动力,催化剂)
道德意志(精神力量,维持)
道德行为(关键)
全面性、多端性、有针对性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两化 :知 、行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
第三节
德育基本原则
导向性/方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
说服,谈心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因材施教原则
人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平行教育 - 马卡连柯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
知行统一/课堂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生活结合)
言行一致
灵活施教原则
人,时,境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口诀:一联二导三施四结合
德育方法
说服法
中小学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
言语说服,事实说服
榜样法
典范,示范,典型
锻炼法
实际活动
陶冶法
人格感化,环境感化,艺术
品德修养指导法
自我
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他人评价
角色扮演法
换位思考
口诀:说实情,评世道、扮角色
德育途径
思想品德课(政治课)及其他学科教学
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班主任工作
重要而特殊的教育途径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心理咨询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 “知”
最广泛,主导 皮亚杰,科尔伯格
道德判断力
体谅模式 “情”
彼得·麦克费尔
社会模仿模式 “行”
班杜拉 波波玩偶实验
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
价值澄清模式
拉斯,哈明
通过赞扬和实践来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