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不寐
一张图带你了解不寐的相关知识!包括它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论治疗等等,值得收藏~
感冒是因感受外邪而致肺卫失调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俗称“伤风”“伤风感冒”。
崩漏的思维导图,整理了辨证论治、名词解释、病因、病机、预防调护、转归预后、诊断要点的内容,欢迎交流!
不寐的思维导图,整理了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治疗、转归预后、预后调护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不寐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久病年老
心虚胆怯
二、病机
基本病机
主要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人阴,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
病位
病位在心,并与肝肾脾胃有密切关系。
病理性质
有虚有实,虚证多由心脾两虑、阴虚火旺、心虚胆怯等引起阴不纳阳,以致心神失养;实证常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等引起阳不入阴,以致心神不安。病久多虚中夹实。
病机转化
不寐虽有虚实不同的证候,但各证候之间常互相转化。如肝郁化火证、心火炽盛证,火盛伤阴,可致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证,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成痰,痰郁化热,可致痰热上扰等。此类证候多属虚实夹杂,临床应仔细辨证。
诊断要点
临床特征
轻者表现为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过早觉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则彻夜难寐,常伴有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多梦等。
病史
多数患者有不寐病史,常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
辅助检查
各系统检查未见有妨碍睡眠的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
暂时性失眠
因一时情志刺激,如惊恐、悲伤、兴奋过度等引起;或生活环境改变,如过冷、过热、噪声、强光干扰、卧具不适等引起,不属病态。
生理性少寐
睡眠时间较少,常在清晨4-5点即醒,不能再睡,但白天精神体力正常,亦无其他不适感觉者,不视为病态。如老年人少寐早醒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脏腑
辨虚实
虚证的病程长,起病缓慢
实证的起病急,病程短
(二)、治疗原则
虚证多由于阴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治宜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
实证泻其有余,如清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
虚实夹杂者,应先去其实,后补其虚,或补泻兼顾为治
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不同选用安神定志之法。一般虚证宜选养心安神,实证宜配合重镇安神,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三)、分证论治
1.肝郁化火
证候:不寐,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不寐,胸闷胁痛,口渴喜饮,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小便黄赤,或头晕目眩,头痛欲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苔黄燥,脉弦数,或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佐以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
2.痰热内扰
证候:心烦不寐,头重目眩,痰多胸闷,呕恶暖气,口苦,或大便秘结,彻夜不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
3.心火炽盛
证候: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宁心。 方药:朱砂安神丸加味。
4.阴虚火旺
证候:心烦不寐,心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津少,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
5.心脾两虚
证候:不寐多梦,时寐时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肢倦神疲,饮食无味或院闷纳呆。舌质淡,苔薄白,或苔滑腻,脉细弱,或濡滑。 治法:补养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味。
6.心胆气虚
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心悸气短,倦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或弦弱。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其他治疗
中成药
1.中成药 安神补脑液适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失眠;天王补心丹、养血安神片适用于阴虚血亏、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归脾丸、柏子养心丸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脑补肾丸适用于肾虚所致的失眠;若其他症状不明显,只以失眠为主症者可用复方酸枣仁胶囊。
单方
(1)酸枣仁 15g,炒香,捣为末,每晚临睡前服,温开水或淡竹叶煎汤调服。 (2)竹叶酒:淡竹叶 150g,糯米 500g,甜酒曲适量。将竹叶煎煮取汁,以药汁浸米,同煮熟,摊凉后,加入甜酒曲,拌匀,置温暖处发酵,作成甜酒酿。每日早晚各服酒酿一小杯。本方可清心除烦,用于热病后心烦不安,人眠困难,并有通利小便的作用。
转归预后
本病病程较短,病情单纯者,则收效较快;若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者,难以速愈。但如心火得降,肝火得清,痰热得除,气血得养,阴精得复,则不寐可愈。本病病程长短不一,但预后多好。治疗不当,虚实常相互转化或虚实夹杂。若失治误治,忧思久郁,进一步损伤心脾,虚久则气滞痰生,加之心胆气虚,痰浊上逆,蒙蔽心窍,神志迷蒙,不能自主可转为癫证;若痰浊内阻,因肝郁化火,或心火内炽,结为痰火,痰火扰心,心窍被蒙,神志逆乱,可发为狂证。
预后调护
首先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恐惧及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眠环境宜安静,空气宜清新。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作息有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不喝浓茶,避免过度兴奋。按时服用药物,掌握服药时间,尤其重视睡前服药,并可配合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