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脑血管病
执业医师神经病学脑血管病变知识梳理,包括TIA,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3-15 23:47:44 广东脑血管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病因
栓塞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表现
50-70岁,男性多见,多持续5-20分钟,1小时内恢复,不超过24小时,不留后遗症,影像学无缺血征象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TIA
大脑中动脉多见,对侧单瘫常见
中午接单累瘫了
颈内动脉主干:眼动脉交叉瘫,Honer征交叉瘫
大脑前动脉:人格情感障碍,对侧下肢无力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眩晕、平衡障碍、复试等
脑干下部网状结构缺血:跌倒发作
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短暂性全面遗忘综合征
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一过性黑矇
治疗
首发或非心源性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首选,可加用调脂药,如他啶类
反复发作和心源性
加用抗凝药,如华法林、肝素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
病因分型
TOAST分型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最常见
心源性栓塞
多累及前循环系统
小动脉硬化性卒中
腔隙性梗死
其他少见病因
脑动脉夹层、烟雾病、各种类型的动脉炎、结缔组织病、血液高凝、遗传性疾病
不能确定病因
隐源性卒中
临床分型
前循环梗死:大脑中动脉分支豆纹动脉最常见
后循环梗死: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最常见
分水岭梗死:边缘带梗死
相邻两血管供血区分界处的梗死
皮质前型
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交界区,位于额中回
皮质后型
大脑后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交接区,位于顶、枕、颞叶交界区
皮质下型
皮质支与深穿支交界区,位于深部白质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老年人+TIA等+静态发病,24h内达到高峰。
不同动脉支配区梗死的临床表现
前循环梗死
大脑中动脉(MCA)豆纹动脉最常见
典型三偏综合征
后循环梗死
椎基底动脉堵塞
闭锁综合征
脑桥梗死
双侧闭塞
神志清楚,四肢瘫痪、面无表情,不能言语,仅能通过眼球运动示意。
闭眼上断桥,神清跑不了
大脑脚综合征
韦伯综合征
中脑穿支动脉闭塞
单侧闭塞
动眼神经交叉瘫
左侧动眼神经(瞳孔对光反射异常,上睑下垂等)
对侧上下肢肢体瘫痪
穿支大脑脚,同侧眼不好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
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和损害)
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
同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咽反射消失
同侧小脑共济失调
同侧Horner征
特殊类型脑梗死
大面积梗死+血流再灌注时产生出血
出血性梗死
小面积梗死+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异常
静止性梗死
起病后数天+病情进行性加重
进展性卒中
辅助检查
颅脑CT
6小时内多正常,24h后病灶呈边界不清低密度改变
颅脑MRI
缺血时首选检查
起病数小时后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
弥散加权成像(DWI)
2h内即可早期诊断。
脑血管检查
评估血管通透性及血管壁情况
有创检查
治疗
静脉溶栓
首选
首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4.5h
次选尿激酶
6h
禁忌
血压>180/110mmHg+近期有重大手术、脑梗死等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史+PLT<100*10^9/L
动脉取栓
有溶栓禁忌症
未接受溶栓48h内或溶栓24h后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扩容
右旋糖酐→稀释血液(稀释血栓)
心源性脑栓塞
不推荐抗凝
二级预防
抗栓治疗
所有缺血性脑卒中应尽早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控制在自基线下降50%或<1.8mmol/l
目标血压
<140/90mmHg
血管介入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或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
脑出血
内科特点
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病因
高血压病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多在情绪激动或运动突然发病,颅内压升高,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等
特殊表现(局限性定位)
基底节出血
最常见的脑出血类型
壳核出血
最常见,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常见,典型三偏征
丘脑出血
对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尾状核出血
头痛、呕吐、颈强直及精神症状等
脑叶出血
顶叶
最常见的脑叶出血
偏身感觉障碍,对侧下象限盲,非优势半球受累出现构想障碍
额叶
偏瘫、尿便障碍、Broca失语
颞叶
Wernicke失语、精神症状、对侧上象限盲
枕叶
视野受损
脑干出血
中脑
轻者: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眼球不同轴、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重者:死亡
脑桥
少量:交叉性瘫痪和共济失调性偏瘫,无意识障碍
大量:累计双侧,出现昏迷、双侧针尖样瞳孔、中枢性高热等。
延髓
突发意识障碍,影响生命体征
小脑
少量:患侧共济失调,眼震颤,多无瘫痪
大量:小脑蚓部出血,迅速进展,昏迷等脑干受压表现
脑室
原发性
脉络从血管或室膜下血管破裂出血
呕吐、头疼、昏迷等
继发性
血液进入脑室
呕吐。头疼、昏迷等
辅助检查
CT
首选
急性期可见高密度血肿
MRI和MRA
急性期不如CT
刻观察脑出血的演进过程
治疗
卧床休息,就近治疗
降低颅内压最重要:不建议使用激素。
高血压处理
血压>200mmHg/150mmHg时降压
手术适应症
小13,丘15,壳30
小脑出血≥10ml、直径≥3cm
基底核区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
重症脑室出血
合并脑血管急性、动脉瘤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概述
原发性
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病变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继发性
脑内血肿穿破脑组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病因
颅内动脉瘤约占50-80%,血管畸形约占10%
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
中青年+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突发全头痛+脑膜刺激征+眼部症状、精神症状及其他症状
动脉瘤的定位症状+血管畸形的定位症状
少见的压迫症状
常见并发症
再出血→病情稳定后再次发作,剧烈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
主要死因
脑血管痉挛→波动性轻偏瘫或失语,较少见
辅助检查
头部CT
脑沟、脑池密度增高
DSA
金标准,明确有无动脉瘤
治疗
对症治疗
急性期绝对卧床4-6周,加压选择尼莫地平、拉贝洛尔等
动脉瘤夹闭手术(介入):预防出血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