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不寐
不寐的思维导图,整理了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治疗、转归预后、预后调护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冒是因感受外邪而致肺卫失调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俗称“伤风”“伤风感冒”。
崩漏的思维导图,整理了辨证论治、名词解释、病因、病机、预防调护、转归预后、诊断要点的内容,欢迎交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不寐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久病年老
心虚胆怯
二、病机
基本病机
主要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人阴,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
病位
病位在心,并与肝肾脾胃有密切关系。
病理性质
有虚有实,虚证多由心脾两虑、阴虚火旺、心虚胆怯等引起阴不纳阳,以致心神失养;实证常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等引起阳不入阴,以致心神不安。病久多虚中夹实。
病机转化
不寐虽有虚实不同的证候,但各证候之间常互相转化。如肝郁化火证、心火炽盛证,火盛伤阴,可致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证,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成痰,痰郁化热,可致痰热上扰等。此类证候多属虚实夹杂,临床应仔细辨证。
诊断要点
临床特征
轻者表现为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过早觉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则彻夜难寐,常伴有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多梦等。
病史
多数患者有不寐病史,常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
辅助检查
各系统检查未见有妨碍睡眠的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
暂时性失眠
因一时情志刺激,如惊恐、悲伤、兴奋过度等引起;或生活环境改变,如过冷、过热、噪声、强光干扰、卧具不适等引起,不属病态。
生理性少寐
睡眠时间较少,常在清晨4-5点即醒,不能再睡,但白天精神体力正常,亦无其他不适感觉者,不视为病态。如老年人少寐早醒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脏腑
辨虚实
虚证的病程长,起病缓慢
实证的起病急,病程短
(二)、治疗原则
虚证多由于阴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治宜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
实证泻其有余,如清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
虚实夹杂者,应先去其实,后补其虚,或补泻兼顾为治
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不同选用安神定志之法。一般虚证宜选养心安神,实证宜配合重镇安神,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三)、分证论治
1.肝郁化火
证候:不寐,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不寐,胸闷胁痛,口渴喜饮,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小便黄赤,或头晕目眩,头痛欲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苔黄燥,脉弦数,或弦滑数。
2.痰热内扰
证候:心烦不寐,头重目眩,痰多胸闷,呕恶暖气,口苦,或大便秘结,彻夜不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心火炽盛
证候: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4.阴虚火旺
证候:心烦不寐,心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津少,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5.心脾两虚
证候:不寐多梦,时寐时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肢倦神疲,饮食无味或院闷纳呆。舌质淡,苔薄白,或苔滑腻,脉细弱,或濡滑。
6.心胆气虚
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心悸气短,倦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或弦弱。
治责
宁心安神。肝郁化火者平肝泻火;痰热内扰者清热化痰;心脾两虚者补益心脾;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心虚胆怯者补心益胆。取手足少阴经、足太阴脾经穴及背俞穴、原穴为主。
其他治疗
1.耳针 取皮质下、交感、心、脾、神门、脑、肾。每次选3~4穴,轻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 1次,10次为1疗程,亦可用埋针法或压丸法,每睡前自行按压1~2分钟5~7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2.皮肤针取头背、腰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循行线、头部题区、四神聪,用皮肤针轻轻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微渗血为度,每日1次。
3.穴位注射 取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门等。每次选3~4六用维生素B和维生素 B,混合液,每穴注入0.51ml,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灸法 取百会、印堂、神门、三阴交为主穴,并根据辨证结果选用辅助穴。每次选取 3~4 个穴位,于临睡前 30~60 分钟用艾条温和灸,每日 1次每穴施灸5~15分钟。
转归预后
本病病程较短,病情单纯者,则收效较快;若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者,难以速愈。但如心火得降,肝火得清,痰热得除,气血得养,阴精得复,则不寐可愈。本病病程长短不一,但预后多好。治疗不当,虚实常相互转化或虚实夹杂。若失治误治,忧思久郁,进一步损伤心脾,虚久则气滞痰生,加之心胆气虚,痰浊上逆,蒙蔽心窍,神志迷蒙,不能自主可转为癫证;若痰浊内阻,因肝郁化火,或心火内炽,结为痰火,痰火扰心,心窍被蒙,神志逆乱,可发为狂证。
预后调护
首先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恐惧及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眠环境宜安静,空气宜清新。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作息有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不喝浓茶,避免过度兴奋。按时服用药物,掌握服药时间,尤其重视睡前服药,并可配合心理治疗。
处方主穴:神门心俞 三阴交 安眠穴 配穴:心脾两虚加隔俞、脾俞、足三里;肝郁化火加肝俞、太冲、行间;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中院;阴虚火旺加肾俞、太溪、大陵;心虚胆怯加胆俞、大陵、丘墟;眩晕加风池;耳鸣加听宫、翳风;呕恶加内关;多梦加魄户;遗精加志室;健忘加志室、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