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园林史
关于中国古代园林史的思维导图,从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史起源、园林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加强记忆,非常实用。
编辑于2023-03-19 17:01:47绪论
园林基础知识
园林定义
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史
记载和论述园林的起源、发生、发展过程;园林的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体系
构成要素
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道路与广场、园林小品
功能
狩猎、观赏、休憩、居住、祭祀、娱乐、游玩、饮食、集会、演说、生态环境维护改善
基本形式
规则式
法国古典园林
园林要素为几何形体
布置为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
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
人工图案美、表现有序理性的自然
自然式
中国山水园林
园林要素为自然形体
布局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纯自然的天成之美、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模拟
混合式
地貌创作、山水植物采用自然式
主要建筑物、建筑群体、人流集中的构图中心以及出入口等地方采用规则式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伊斯兰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体系
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原始文明—萌芽
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早期园林功能:栽培、圈养、通神、求仙
工业文明-生态(与西方现代城市园林关系密切)
现代文明-多元化(现代园林、建筑始于现代艺术(绘画、雕塑等)
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古典园林类型
按选址
人工山水园(城市山林)(米芾)
天然山水园(3类)
山水园、山地园、水景园)
按隶属
皇家园林
按距离宫城距离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私家园林
按园林与宅邸的关系
宅园、游憩园、别墅园
寺观园林
3种建置方式(159)
公共园林
其他
不包括
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
极为缓慢,为什么
稳定的专制(政经文)
课本目录5时期
全书重点(宋分界)
萌芽期-夏商周
1500年的奴隶制社会
生成期-春秋战国、秦汉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全盛期-隋唐
成熟期-宋元明清
2400年的封建社会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起源
人文背景(政经)
意识形态(儒道佛)
"君子比德"、"人化自然"、"中庸之道"、"以和为贵"
儒家
浪漫、淡泊、山嵌水抱、仙苑模式
道家
悟禅-王维
佛家
三个源头
囿、台、园圃
萌芽期 对自然简单占有的原始阶段 (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
三皇五帝时期
时间
公元前5000年左右
肇中华文明之基
夏商周时期
开中国传统文化之的先河
小结
采集或自然主义的仿写阶段 (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
春秋战国时代的囿苑
解放思想、确立中国园林的发展轨道
背景
秦汉时期宫苑园林
西汉上林苑
阿房宫
背景
皇家宫苑
总结p111
秦汉时期其他园林
西汉皇家园林
东汉皇家园林
汉代私家园林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自然的表现阶段 (公元220-589年)
时代背景
文化
竹林七贤
洛神赋图
主要城市格局与皇家园林
曹魏邺城
北齐仙都苑
北魏洛阳
洛阳华林园(芳林苑)
六朝建章-华林园
私家园林
庄园别墅
西晋
石崇金谷园
寺观园林
《兰亭集序》
其他园林
公共游览地
总结p169
全盛期-隋唐 同诗、画结合,写意和写实结合的山水园 (公元589-960年)
时代背景
经济
政治
思想
文化
技术
园林发展
主要城市格局
隋大兴-唐长安
坊制封闭式城市典型代表
隋东都-唐洛阳
大内御苑
太极宫
大明宫
兴庆宫
禁苑
皇家园林
大内御苑
行宫御苑
离宫御苑
私家园林
城市私园
郊野别墅园
文人园林兴起p234
寺观园林
其他园林
衙署园林
公共园林
陵寝园林
唐代园林与境外文化的交流
与西域的互渐
东传扶桑
总结p256
两宋 成熟期(一) 写意山水园 公元960-1271
时代背景
经济
高度繁荣,地主小农经济发达
政治
重文轻武、文官执政、文人地位高
科技
建筑艺术、栽培技术提升
社会
封建社会统一大帝国的黄金时代
细腻、敏感、内向人格特征
文化
诗词绘画造诣到达顶峰
文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
诗书画园林融会贯通、讲求意境美
园林代表
皇家园林
行宫御苑
大内御苑
私家园林
北方
洛阳
独乐园
《洛阳名园记》李格非
宅园
紧邻邸宅的园林
富郑公园
环溪
南方
江南
沧浪亭p311
背景
历史悠久,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吴兴园林记》
梦溪笔谈梦溪园p315
钗头凤p317
文人园林的兴起
文人经营或文人所有的园林,泛指受到文人趣味侵润而"文人化的园林,乃
濠濮间想、壶中天地、须弥芥子
特点
简远(不是简单)
代表
艮岳
含义
景象简约、意境深远
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疏朗
含义
多样统一
数量不多、整体性强
虚处大于实处
雅致
梅兰竹林、诗画拟人化
瘦皱透漏-石头特置
天然
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相结合
内部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寺观园林p326
灵隐寺
杭州西湖
净慈寺
韬光庵
禅宗五山
七堂伽蓝
一正两厢多进院落
大雄宝殿
龙华古殿
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
金色世界
大智文殊菩萨
四川-峨眉山
银色
大行普贤
浙江-普陀山
琉璃
大悲观音
安徽-九华山
莲花
大愿地藏
道教四大名山
武当山
湖北
青城山
四川
龙虎山
江西
齐云山
安徽
格局
公共化
世俗化
文人化
公共园林
西湖
一山
孤山
三岛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
白堤、苏堤、杨公堤
五湖
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岳湖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小瀛洲)
村落p333
农村聚落
浙江楠溪江的苍坡村
楠溪江苍坡村-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
其他园林
街道绿化片p330
护城河、河渠绿化带
官署园林绿化
公共园林
人与生态自然p276
郊邑风景区是对市民真正开发的游憩场所
西湖景区
西南为山、东南为水
主要城市格局
北宋
东京(开封)
后苑
延福宫
植物造景比重大
艮岳
宋徽宗亲自参与
筑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人工山水园
宋代皇家园林的最高水平
金明池
西京(洛阳)
南宋
临安(临时安顿的首都,杭州)
园林特点
私家园林突出、尤其是文人园林
皇家园林倾向于私家园林类型
寺观园林文人化
筑山理水技艺更加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大自然水体形象,与土山、石山、土石山结合构成地貌形象
由唐代写实与写意相结合转化为写意倾向
三山五岳
三山
黄山
庐山
雁荡山
五岳
泰山
华山
恒山
衡山
嵩山
总结p349
两宋社会繁荣,崇文尚礼,皇帝通晓诗文,官员擅长著述,百姓读书知礼,雅好游赏
北宋典雅、清新的文人山水园林蔚然成风;南宋融于当地的风景,造就了山水园林城市临安
园林趋于
小型化
多样化
趣味化
精致化
私家造园活动突出,文人园林兴盛;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文人化,公共园林较上代活泼、普遍
叠山、置石、理水技艺高超,园艺技术高超,园林建筑具备后世所见全部形象
完成了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意山水园的转化
辽、金园林(自读)p340(不考)
燕京八景p348
园林成熟期(二) 写意山水园 元明清初 公元1271-1736年
历史背景
政治
盛衰交替、三起三落
成吉思汗
朱元璋
康乾盛世
交通
元
欧亚商品连通网络
明
郑和七次下西洋
清
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社会
经济
文化
元曲
《窦娥冤》、《西厢记》
小说
四大名著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雅俗共赏
俗指大众所接受的
大家小书
建筑
主要城市格局
元大都
总体规划
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
外城
中轴对称
街道
划线整齐、犹如棋盘-马可波罗
明清北京城p358
皇城为中心
内市
皇家园林
大内御苑
元大都p360
明p363
清初(康熙)p374
西苑
清中、末(乾隆)p469
行宫御苑
清初(康熙)p377
清中、末(乾隆)p492
三山五园
三山
万寿山
玉泉山
香山
五园
畅春园
圆明园
清漪园p545-548(颐和园)
行宫变成离宫
避暑山庄
离宫御苑
私家园林
子主题 1
分支主题 4
公元1736-1911年
分支主题 1
分支主题 2
分支主题 3
分支主题 4
中心主题
商周秦汉
皇家园林(贵族园林)
贵族园林有什么
台
游观:灵台、鹿台
特殊功能
上林苑(西汉)
区分秦上林苑
昆明池(功能)
建章宫
后世大内御苑滥觞(起源的地方)
一池三山
太液池
蓬莱
方丈
瀛洲
兰池宫
上林苑功能
西园(东汉)
基于天人感应学说的园林
大咸阳规划
渭南
上林苑
阿房宫
渭北
咸阳城
咸阳宫
六国宫
众星拱北极,北极居天帝
南越王御苑遗址(94)
小结 西汉皇家园林特点(94)
宫苑
生产功能、经济实体
东汉观赏功能上升到主要地位,但园林数量面积都减少
审美核心-皇家气派
通过园林理水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私家园林
出现原因
梁园(兔园)(88)
梁冀园圃
园林化庄园
出现原因
东汉初地方割据
东汉末隐居庄园
意义
秦汉时期园林的创新
路、行道树
园中园
一池三山
叠山技术和材料
出现私家园林
生产期园林特征
类型
功能
造园要素
写实
魏晋南北朝-转折期?
商周秦汉
皇家园林(贵族园林)
贵族园林有什么
台
游观:灵台、鹿台
特殊功能
上林苑(西汉)
区分秦上林苑
昆明池(功能)
建章宫
后世大内御苑滥觞(起源的地方)
一池三山
太液池
蓬莱
方丈
瀛洲
兰池宫
上林苑功能
西园(东汉)
基于天人感应学说的园林
大咸阳规划
渭南
上林苑
阿房宫
渭北
咸阳城
咸阳宫
六国宫
众星拱北极,北极居天帝
南越王御苑遗址(94)
小结 西汉皇家园林特点(94)
宫苑
生产功能、经济实体
东汉观赏功能上升到主要地位,但园林数量面积都减少
审美核心-皇家气派
通过园林理水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私家园林
出现原因
梁园(兔园)(88)
梁冀园圃
园林化庄园
出现原因
东汉初地方割据
东汉末隐居庄园
意义
秦汉时期园林的创新
路、行道树
园中园
一池三山
叠山技术和材料
出现私家园林
生产期园林特征
类型
功能
造园要素
写实
魏晋南北朝-转折期?
园林史
萌芽期
夏商周
生成期
春秋战国
秦汉
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
全盛期
隋唐
成熟期
两宋
元明清
时代背景
政治
子主题 1
子主题 2
子主题 3
子主题 4
子主题 5
子主题 6
子主题 7
经济
子主题 1
子主题 2
文化
子主题 1
文学上
文化科技
建筑
意识形态(思想)
农业
国家安全
外交
小结
萌芽期——夏商周
一般认为, 囿、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 望天。也可以说,栽培、圈养、通神、望天乃是园林雏形的原初功能, 游观则尚在其次,但 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人工山水园林和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子主题 2
子主题 3
子主题 4
子主题 5
子主题 6
子主题 7
生成期——春秋战国
选址和建筑经营都能够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并发挥其成景的作用
园林里有人工开凿的水体,满足交通或供水和水上游乐,创设了因水成景的条件(理水)
有树木的栽培和动物的圈养
大
功能
生成期——秦汉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代表作
秦时期
上林苑
金明池
汉时期
皇家园林
西汉长安都城
汉武帝的上林苑
汉高祖的未央宫
建章宫
甘泉宫
梁孝王的东苑
梁园
兔园
宣帝的乐游园
汉文帝的思贤园
私家园林雏形
西汉文帝四子梁孝王刘武的兔园
西汉汉武帝时茂陵富商袁广汉的私园
梁冀的家园群
陵寝
秦始皇陵
汉长安城的城市绿化
魏晋南北朝
皇家园林
北方
曹魏邺城——铜雀园
魏晋北魏洛阳——华林园
南方
六朝建康
华林园
私家园林
城市私园
北方
张伦宅院
nanf
玄圃
庄园、别墅
金谷园
陶渊明庄园
始宁墅
寺观园林
其他园林
公共游览地
分支主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