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摧毁教会的精神独裁,打破欧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压下的沉叙局面,本图整理了文艺复兴的实质,特点,背景,过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影响意义,需要自取!
编辑于2023-03-20 16:16:14 广东文艺复兴 (公元14世纪初至公元17世纪初)
文艺复兴
实质: 1、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内开展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2、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主要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下进行活动的,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广泛整理和研究,形成一种风尚和热潮,一时出现的古典文化的“再生”、“复兴”的局面,称为“文艺复兴” 3、文艺复兴并非古代奴隶制文化的复活,而是利用古典作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唯物主义因素,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成分,反对封建的神学体系和经院哲学
特点: 1、文艺复兴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前提,以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为主要内容 2、文艺复兴肇始于意大利,繁盛于西欧各国,东欧和北欧均有传播 3、文艺复兴是从中世纪的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过渡时期,是西欧历史转折、思想解放、人民运动逐渐高涨的时代,是学术发达、拥有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历史经验的时代 4、文艺复兴涌现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坚韧的奋斗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人文主义
概念: 1、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思想内容,称为“人文主义”(译为“人本主义”或是“人道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 2、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称为人文主义者
内容: 1、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相信人的力量 2、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 3、要求文艺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要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号召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 4、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促进人们解放思想和争取自由平等
特点: 1、以人为中心,主张发展个性,发挥个人,表达人的情感,赞扬英雄史观 2、肯定现实世界和现世生活,向往名利、享乐和致富,反对悲观、禁欲、遁世和虚伪造作 3、否定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嘲笑僧侣的愚昧无知,蔑视贵族的世家出身,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4、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科学实验,主张探索自然,反对先验论,欣赏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
进步性: 1、人文主义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进步的历史作用 2、人文主义者一般强烈要求国家统一,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分裂与外来干涉,对建立民族统一集权的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局限性: 1、文艺复兴的内容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2、人文主义者争取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权利,追求确立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3、人文主义者思想观点、作品的题材内容受到宗教的束缚 4、人文主义者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并非无神论者,反对封建教会,并不反对宗教和上帝,从未否定基督教教义 5、多数在城市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中间活动,很少接触下层劳动人民,在思想和行动上轻视劳动人民大众
意大利文艺复兴
背景
特点: 意大利存在经济的前提、政治和阶级的基础、群众斗争的推动与文化上的特殊条件
经济: 1、意大利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为文艺复兴提供物质基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先决条件 2、意大利的许多重要城市,工商业发达,是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枢纽 3、公元14世纪至公元15世纪,出现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手工工场,出现新兴的工商业资本家和被剥削的雇佣工人
阶级: 1、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经济政治利益,力图树立新的法权,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精神统治和陈腐的神学世界观,主张改变维护封建制的各种传统观念 2、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关心生产,注意改进技术,重视发展科学,需要掌握原料性能、革新生产工具,需要开辟商路、改进运输、扩大市场,对自然科学提出许多探讨的课题 3、希望出现新的文艺作品为新兴资产阶级制造舆论和欣赏享乐 4、要求培养通晓罗马法、国际法的法律人士为巩固资产阶级政权和扩大海外贸易服务 5、希望获得大量能够经营工商业的人材 6、主张建立和发展世俗性质的资产阶级新文化
城市
特点: 1、意大利城市的商行在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享受为罗马教会征税的专利权,银行高利贷者的活动遍及全欧 2、意大利一部分发达的城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出现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雇佣工人反封建贵族 的一系列斗争,结果资产阶级的上层(大银行家、工场主、大商人)把持部分城市政权 3、北意大利的个别城市,组织“城市共和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4、资产阶级城市政权对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给予支持,对文艺复兴活动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支持
佛罗伦萨(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中心): 1、拥有大量呢绒业生产的手工工场(主要是分散型),银行业和丝织业发达 2、毛织业、布匹业、皮毛业、银钱业、医药业和律师业分别组成的六大行会,控制佛罗伦萨的经济命脉,六大行会属下的商号和手工工场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佛罗伦萨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4、公元1282年,佛罗伦萨推翻骑士贵族对城市政权的垄断,政权由各大行会任命的“长老”掌握 5、公元1292年,佛罗伦萨制定名为“正义法规”的新宪法,加强六大行会对政府的控制,长老会议的首领称为“正义旗手”,城市政权由行会掌握,即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领导
威尼斯(城市繁荣): 1、造船业、丝织业和玻璃制造业发达 2、对外贸易频繁,拥有大量商船和舰队,在东部地中海几乎获得贸易独控的地位
宗教: 1、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开展,与人民的“异端”运动具有直接关系 2、公元12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初,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斗争,规模大、影响深 3、意大利北部“使徒兄弟”派和多里奇诺起义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斗争,沉重打击神权统治,促进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诞生
文化: 1、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材结构,是早期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2、中世纪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在意大利大量保存 3、意大利学者很早在本土上对古典文化作过一定研究 4、意大利城市长期同拜占廷、阿拉伯保持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推动意大利人熟悉更多的古希腊文化 5、意大利各占二分之一的图书馆分别属于贵族藏书室和教堂图书馆 贵族藏书室拥有大量希腊罗马的珍贵文献 公元14世纪,罗马教皇建立梵蒂冈图书馆,收藏大量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稿本 6、拜占廷灭亡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纷纷逃亡当时比较开明的意大利城市,重要的古希腊手抄本和珍贵的艺术品带到意大利,促进意大利学者对古典文化的了解、整理和研究 7、希腊语在意大利广为传播,促进希腊古典文化的研究达到热潮 8、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西传以后,在西欧各国广泛使用,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 9、公元12世纪至公元14世纪,欧洲城市市民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艺术奠定基础
过程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
特点: 1、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文学,宣扬表述人文主义观点 2、公元15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中心 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米兰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佛罗伦萨小贵族出身)
个人: 1、第一个提出个性和理性觉悟的作家 2、主张以民族语言写作的首倡者 3、极力宣扬古代异教文化,称赞古代作家成就,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4、既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 1、《神曲》的发表是早期文艺复兴开端的重要标志 2、《神曲》全诗由“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组成 3、以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以隐喻象征的笔法描写当时社会和政治上的现实问题 4、拥护君主,渴望统一,反对分裂 大胆抨击教皇,谴责教皇的专横跋扈,抗议教会的贪婪腐化 歌颂自由的理想、个人的情感和求知的精神 5、仍然反映中世纪的传统观念 崇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圣者,反对信仰异端者
其他作品: 1、《新生》《宴会》是批判封建等级观念 2、《论俗语》专门论述意大利语言、文体和诗律,对意大利和西欧其他国家产生很大影响 3、《论世界帝国》主张意大利统一,建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彼特拉克(佛罗伦萨): 1、首先提出“人学”和“神学”的对立,是首位人文主义者,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最优秀的作品是以意大利文字写成的十四行体抒情诗集《歌集》,表述对恋人的爱情 3、公元1341年,获得“桂冠诗人”称号 4、热爱祖国,反对封建割据,号召和平与统一,揭露罗马教会黑暗 5、公元1374年,支持罗马市民起义反对贵族的暴虐统治 6、克服抽象和隐晦的寓意,直言畅述自己情感,表现新的人文主义
薄伽丘(佛罗伦萨商人家庭出身): 1、代表著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2、故事涉及的题材异常广泛,各地商人的奇谈、中世纪的神话、行吟诗人的传说、东方的故事,大量的是作者亲自观察的社会现象 3、无情揭露教士和贵族的荒淫伪善,抨击封建道德,斥责封建特权,主张人类平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发展,称道工商业者的机智勇敢,具有明显的民主倾向和现实主义特点 4、歌颂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部分内容过分庸俗
史学(成就突出)
特点: 1、人文主义史学家以古代希腊罗马的史学名著为标本,注释整理,印刷传播 2、强调历史写实、记载“人”和“人的活动的历史”,探求因果关系 3、人物传记、政治史、战争史、文化史与建筑艺术史体现上述特点
列奥那多·布鲁尼(佛罗伦萨): 1、人文主义史学家卓有声望代表,新兴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创始人 2、翻译亚里士多德和普鲁塔克的著作 3、编撰《但丁传记》和《彼特拉克传记》,宣传人文主义观点 4、编撰12卷《佛罗伦萨史》,系统叙述佛罗伦萨兴起和繁荣的过程,提出“人”是主人、工商业的发展是城市强大的原因
佛拉维俄·比昂多: 1、人文主义历史学家 2、编撰31卷《罗马衰亡以来千年史》,首次提出专有名词“中世纪”是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欧洲历史
洛伦佐·瓦拉(那不勒斯): 1、史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 2、《斐迪南一世时代的历史》着重揭露斐迪南一世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3、《论君士坦丁大帝赠赐的伪书》利用大量史料表明“君士坦丁大帝的赠赐”纯粹是公元8世纪的伪造,澄清历史,揭露教皇的欺骗阴谋
艺术
特点: 1、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是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和发展,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初期的社会变革,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2、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革命意义,通过现实主义方法,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准则,否定鄙视生活,诅咒肉体,幻想天堂的禁欲主义,肯定人的作用,赞美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人的现实生活,表现人的意志和愿望 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绘画与雕刻方面的成就突出 4、当时的艺术家大多学徒出身,在思想感情上容易接近劳动人民,更加彻底地否定旧观点,表达新思想 5、艺术创作首先来自民间艺术传统,不断充实自己创作实践的结果 6、作品题材仍是圣经故事或者宗教传说,注入新内容,反映社会现实,少有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和事迹
乔托(佛罗伦萨人): 1、近代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欧洲“绘画之父”,誉为近代美术的奠基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绘画家与雕塑家 2、作品以壁画为主,构图重点突出,极富现实感 3、代表作品《犹大之吻》《金门相会》《逃亡埃及》《哀悼基督》
多那台罗(佛罗伦萨人): 1、近代现实主义雕塑的奠基人 2、擅长透视学与建筑学,从事尸体解剖,通晓人体结构 3、代表作品《大卫》《圣乔治》《耶稣磔刑》《加塔米拉达雕像》
马萨乔(乔托的继承者): 1、文艺复兴绘画基础的奠定人,对文艺复兴贡献巨大 2、在解剖学和色彩运用上比乔托前进,发现远近透视的部分规律 3、著名杰作《失乐园》(又名《逐出乐园》)《纳税钱》
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
特点: 1、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艺术达到空前繁荣,出现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者 2、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运动是在全面总结和继承公元15世纪以来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艺术创作进入更高的新阶段
背景: 1、公元15世纪末至公元16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陷于停滞,政治上分裂加剧,阶级矛盾复杂尖锐 2、意大利工商业城市的繁荣,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已经培养一批新文化的开辟者 3、意大利仍是欧洲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之一
艺术
艺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伟大先驱者,作品是两个世纪以来造型艺术发展的结晶)
列奥那多·达·芬奇(佛罗伦萨中产阶级家庭出身): 1、绘画家、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多才多艺 2、通晓物理、数学、天文、地质、建筑和生理多种学科 3、为了忠实表达自然,深入研究解剖学、植物学、光学,长时间观察动物活动,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都有重要发现 4、艺术占据重要地位,是现实主义绘画理论奠基人之一 5、著有《绘画论》,整理绘画要素成为科学法则 6、擅长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善于运用绘画手段传达人物的性格、通过动作与姿态,表现内心活动,特点和谐、丰富、精深 7、要求人们成为“能够创造发明和在自然、人类之间作出翻译的人”,怒斥经院哲学家 8、代表著作 《最后的晚餐》成功描绘耶稣门徒的个性与心理状态,表现对叛徒的强烈憎恨 《蒙娜丽莎》是世界美术史最卓越的肖像画之一,勾画一个美丽青春的人间少妇,形象生动深刻,现实主义感强烈
米开朗基罗(佛罗伦萨人): 1、雕刻家、画家、建筑工程师与诗人 2、雕刻和绘画的作品,充满雄伟和旺盛的战斗精神,表现刚毅坚韧的英雄形象,特点宏伟、浑厚、强劲 3、雕刻作品 大理石的《大卫像》是准备保卫祖国的战斗形象 《摩西像》体现艺术家对祖国、人民的关怀和对挽救时代英雄人物的渴望 4、绘画杰作 《创世纪》和《末日审判》表现作者对人类美好的未来,抱有无限希望和信心
拉斐尔(佛罗伦萨人): 1、艺术风格特点优美、典雅,表现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另一方面,绘画着重表现贤淑、柔和、秀美 2、绘画以圣母像为主,圣母形象是温柔美丽、善良和蔼、平易近人的人间母亲形象,没有任何的神秘色彩和禁欲主义成分 3、代表著作 《草地上的圣母》《西斯廷圣母》 罗马教廷宫殿壁画《雅典学院》 形象丰富生动,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构图中心,和谐统一,说明作者对世俗思想家的推崇
威尼斯画派
乔尔乔涅: 1、《沉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涅最成熟的杰作,人体和风景的协调统一,色彩明朗,富有诗意 2、《法兰西斯的圣母》《暴风雨》
提香(乔尔乔涅的师弟): 1、多题材的高产画家,艺术成就代表公元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高峰 2、通过色彩突出善恶对立的比较 3、代表著作 《圣母升天》《彼得之死》《查理五世骑马像》《教皇保罗三世》《拿着手套的青年》《巴卡斯和阿丽德尼》《花神》《纳税钱》(又称《基督与伪君子》)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 (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出身)
个人: 很有影响的政治学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鼻祖,称为“政治学之父”
主要著作: 《君主论》《李维历史注疏》《兵法七卷》《佛罗伦萨史》
政治学说内容: 1、国家至上论 主张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才能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和驱逐外国侵略 2、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权 认为教皇的统治是意大利分裂衰败的根源 3、主张君主共和制度是最好政体形式(资产阶级本质的典型反映) 强调共和制度符合自由与平等的要求,才能保证公共福利 主张君主拥有无限权力,依靠普遍兵役的常备军,不能依靠雇佣军 君主反对封建势力,镇压“庸俗平民”(劳动人民)的反抗 4、主张利用宗教和教会作为国家的有力武器,认为信仰宗教的人民易于统治,教会利于维护秩序和纪律 5、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制 6、君主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政治学说特点: 1、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佛罗伦萨和意大利的历史经验为依据 2、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君权神授”观念 3、以民族主义的中央集权思想为核心,以君主为民族和统一国家的主宰 4、政治理论并非从道德出发,而是以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5、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体系,明显具有阶级局限性
政治思想主线: 1、爱国主义、反封建、反抗神权统治,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2、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术称为马基雅弗利主义,作为反动派实行独裁统治的理论根据 3、必须严格区分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弗利政治思想与后来的马基雅弗利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背景: 公元15世纪至公元16世纪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家,在当时经济形态上处于向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由于激烈的阶级斗争,觉察私有财产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废除私有制,建立实行公有制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只是一种空想和虚构)
康帕内拉 (爱国主义僧侣出身,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著作《太阳城》: 1、“太阳城”是康帕内拉虚构的一个城邦,无私产,一切公有,人人平等与参加劳动,相信“太阳城”生活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一定实现 2、没有提出建设理想国“太阳城”的阶级力量和途径,反而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向“贤人”和“”哲学家”寄托改造社会的任务寄托 3、反映公元16世纪意大利早期劳动人民的政治要求和愿望,提出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和压追的光辉思想
局限性: 1、承认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宿,并未摆脱中世纪神权政治的传统宗教观念 2、指出私有制和自私自利是“万恶之源”,提出“不是人服务于物,而是物服务于人” 3、不了解私有制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人们的无知产生自私自利,不适当地强调教育的作用 4、康帕内拉的理想社会是空想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进步性: 1、康帕内拉的理想社会思想比同时代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更加先进 2、主张的财产公有制是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不是从消费的角度而是从生产的角度提出, 3、追求的人的幸福,不是以个人主义为前提的个人享乐主义,而是以公共利益为前提的个人幸福
欧洲其他各国的文艺复兴
背景: 1、在各国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2、中世纪欧洲各国的书籍长期是以羊皮纸抄录,难以流传 3、公元12世纪以后,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对欧洲各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4、从公元14世纪开始,欧洲普遍采用人造纸张 5、公元15世纪初,西欧开始采用雕版印刷 公元1440年,古登堡对于印刷机在纸张两面印字技术的改革,标志着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书籍出版和文化传播,加速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6、公元15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迅速在靠近意大利的地区传播
德意志文艺复兴
主要特点: 1、公元15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许多大学出现人文主义小组 公元16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运动出现高潮 2、对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敏感, 以对《圣经》和《教父》作品的翻译、研究和注释闻名 以发表“讽刺文集”和造型艺术(彩饰画、木刻或者铜刻版画)著称 3、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在大学,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和知识界 爱尔福特大学以鲁夫·穆善为首的人文主义学派,一度成为德国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 4、作品强烈反对德意志分裂、要求国家实现统一和摆脱罗马教皇 一部分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矛盾和下层人民题材的内容陆续增多 5、各地文艺复兴活动并不平衡 南部受到意大利影响大,活动早、成果多 西部受到天主教会势力大,保守气氛浓厚 北部与尼德兰的人文主义者关系密切,重视教会和宗教改革
思想家代表人物
约翰·勒克林: 1、是一名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的人文主义语言学家,成为欧洲第一个希伯来语学者 2、公元1506年,编成第一部希伯来语文法著作 3、公元1516年,著有《希伯来语提要》 4、公元1517年,完成《卡巴拉哲学论》 5、勒克林及其朋友在反对科伦大学经院哲学家焚烧犹太书籍的斗争过程中,形成勒克林学派 6、以勒克林为首人文主义者发表共两卷的讽刺文集《蒙昧者书简》 第一卷指控科伦大学经院哲学权威不学无术,进行繁琐无聊的争论 第二卷揭露教皇和教会,为德国宗教改革做好准备
乌尔利希·封·胡登(骑士家庭出身,思想激进的爱国主义诗人): 1、主张依靠骑士实现德意志统一集权 2、公元1513年,访问意大利以后,开始认识到罗马教皇是德意志一切灾难的根源 3、公元1517年,德意志皇帝赠予胡登“桂冠诗人”称号 4、崇拜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洛伦佐·瓦拉,《论君士坦丁大帝赠赐的伪书》带至德意志,在思想上动摇罗马教皇的权威 5、人文主义观点的代表著作《罗马的三位一体》
艺术家代表人物
阿·丢勒 (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誉为多才多艺的巨人之一)
艺术特点: 1、擅长小型的传统宗教画,尤其是木版画和铜版画 2、吸收威尼斯画派的长处,创造德意志画的特点 3、绘画的宗教题材充满民族和人民的内容 4、肖像画作品,对胡须的细腻描绘具有北欧的传统 5、风景画、静物画和铜版画(称为“名手版画”)
艺术理论(精深造诣): 1、四卷的《人体比例研究》,对透视学和人体解剖均有研究 2、坚信“艺术包括在自然之中,应从自然中吸取艺术”
代表作品: 1、《骑士、死神和魔鬼》《在书斋里的圣哲罗姆》《忧郁》 2、木刻组画《启示录》共16幅,其中《四名骑士》《天使斗恶龙》两幅最为杰出 3、著名油画《四使徒》是晚年杰作,长期享有世界声誉,表现意志坚强的思想战士的雄伟形象,称为德意志艺术之冠 4、“圣乔治”大理石像,寓意深刻,形象逼真
小汉斯·霍尔拜因: 1、德意志卓越的水粉画、肖像画与写生画家,称为“奇才的画家” 2、继承和发展佛兰德尔的绘画传统,作品写实,触及下层人民 3、人物画以出色的技巧、流畅的线条,重点刻画人物的个性和神态 4、主要作品 《巴塞尔市长迈耶尔像》《伊拉斯莫》《英王亨利八世》《外交家莫列特》《死之舞蹈》 《伊拉斯莫》誉满全欧,是当时写实主义绘画的高峰
法国文艺复兴
背景: 1、公元15世纪末,法国形成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 2、法国的王权和宫廷贵族势力较大,新兴资产阶级同高利贷资本和国家包税商关系密切,依附王权 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法国文艺复兴活动的中心主要在宫廷和一部分贵族当中 4、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初期,民族意识强烈,文艺复兴运动较多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观念的内容
“七星诗社”(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团体): 1、公元16世纪,以贵族龙沙和杜贝雷为首组成 2、主要任务建立法兰西民族语言的文学和诗歌,反对以拉丁语或者其他外国语言写作 3、是法国文艺复兴活动民族性的表现
拉伯雷(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文学的突出代表): 1、法国中部一个地主和律师的家庭出身,通晓医学、哲学、法律和文学 2、五卷的长篇讽刺小说《巨人传》,以夸张手法歌颂人力量的伟大,嘲讽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和无所事事的贵族 3、小说具有深刻人民性,内容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采,比喻生动活泼 4、认为经院哲学只是套用亚里士多德逻辑推理的方法,形式完整,内容空洞 5、对教育持有人文主义的见解,认为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和传授人类进步知识,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必需,还要有健康的体魄
政治思想家波丹(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另一代表人物): 1、主要著作《论国家》 2、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 3、认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主权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任何臣民不能分享 4、波丹的主权论,针对凯觎世俗权力的教皇和割据分裂的封建贵族 5、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制,声称任何君主无权侵占别人财产,无权擅自征收捐税
英国文艺复兴(开始较晚)
特点: 1、公元16世纪初开始,公元16世纪末至公元17世纪初达到高潮 2、英国人文主义的中心最初在牛津大学,存在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小组,受到伊拉斯莫的影响很大,初期主要活动是研读意大利“文学三杰”的作品
约翰·柯列特(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的核心人物): 1、解释字义与语法,从文献学与语言学角度、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讲解圣书 2、公元1508年,柯列特继承父亲遗产,创办一所名为“圣保罗中等学校”的新式学校,是一所完全不受教会控制、接受伦敦商会和纺织工厂主资助的学校,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宗教改革的学校
托马斯·莫尔 (大官僚家庭出身,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成员,英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奠基人)
思想观点: 1、宗教观点保守,政治观点激进 2、身上综合当时英国社会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 3、接受新兴纺织业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受到人文主义者、大量小生产者和无产者代表人物的影响
主要著作《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 1、分析批判英国新兴资本主义关系,反映早期无产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残酷剥削的强烈抗议 2、英国的“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民破产,变成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对被剥削人民的深切同情 3、阐述自己关于社会制度的学说,提出一个理想社会(“乌托邦”)方案 4、“乌托邦”否定私有财产,主张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彼此平等,社会平等,反映早期无产者的要求,指出人类社会的美好远景,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5、“乌托邦”存在奴隶制度 6、未能认识当时社会的根本矛盾,未能找到实现新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途径,未能预见无产者的成长,对未来社会只是空想
威廉·莎士比亚 (富裕市民家庭出身,诗人、戏剧家,英国文艺复兴最为卓越代表,直接投入反封建制度的斗争)
背景: 1、当时英国的封建制度日薄西山、资本主义方兴未艾 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进行,圈地浪潮波及全国,人民群众极度贫困,阶级矛盾复杂尖锐 3、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对英国社会作出广泛深刻的反映和描述
创作的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公元1590年至公元1600年) 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的形成时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 2、第二时期(公元1601年至公元1608年) 思想和艺术的高峰阶段,创作著名悲剧 3、第三时期(公元1609年至公元1613 年) 思想性和艺术性减弱,以传奇剧的创作为主
特点: 1、剧本题材广泛,大多取材外国和古代的故事情节,表现英国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社会各个方面 2、人物塑造生动感人,富有个性心灵复杂,语言词汇极其丰富生动 3、人民性强烈,表露人民的疾苦和愿望
代表著作: 1、喜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歌颂个性解放、现实享受,主张自由平等,反映人文主义的道德观 2、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揭露和控诉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列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阶层中的复杂矛盾 3、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赞颂国家统一、拥护王权、反对分裂,表达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 4、喜剧《威尼斯商人》与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刻画商人的贪婪,揭露金钱的本质,触及新兴资产阶级的恶习
局限性: 看不到劳动人民的力量,认不清社会罪恶的阶级根源,过于崇拜人性、英雄和爱情
西班牙文艺复兴
特点: 1、由于天主教会势力强大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公元16世纪初西班牙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2、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对人文主义的文学影响较大 3、西班牙人文主义者热心创办大学,介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作品
拉斯·卡萨斯: 1、西班牙多米尼克派修道士,支持印第安人争取自由的人文主义者和历史学家 2、代表著作《印度被毁灭的梗概》与《西印度史》,是作者耳闻目睹的事实,揭露殖民者在西美洲的骇人罪行 3、大胆揭露宗教法庭的活动
塞万提斯: 1、西班牙中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身,对西班牙反动专制统治的社会现实较多了解,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2、代表著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描绘公元16世纪末至公元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广阔画面 3、嘲弄没落的骑士制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贵族和教士的专横,人民群众的痛苦,揭示已经破绽百出的王国必然走向衰落的趋势 4、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
洛普·德·维加: 1、马德里郊区农民家庭出身,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 2、剧本题材多样,作品现实主义精神很强,誉为“诗的海洋”与“戏剧大师” 3、代表著作 《舞蹈教师》《塞维勒之星》 《现代喜剧的艺术》指出剧作以观众欢迎、反映生活、遵循自然法则为依据 4、杰出的代表著作《羊泉村》 充满人文主义精神,揭露骑士队长的残暴,大胆以公元1476年羊泉村农民起义为背景,肯定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民主权利,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 5、局限性 对西班牙专制君主寄予幻想,国王视为超阶级的最高代表
尼德兰文艺复兴
德西得乌·伊拉斯莫: 1、鹿特丹神甫家庭出身,称为“鹿特丹的伊拉斯莫”,誉为“人文主义的泰斗”、“欧洲文艺复兴的纪念碑” 2、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整理拉丁语格言为《格言集》,补充注释和用例 3、编订的希腊文本《新约圣经》及拉丁文译本,纠正教会通用本的许多错误 4、传世名著《愚人颂》,集中揭露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 5、号召废除禁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宗教仪式 6、著作《自由意志论》《知己谈话录》
彼得·勃吕盖尔(绰号“庄稼汉”): 1、农民家庭出身,一位具有民族民主思想的杰出画家 2、风景画和风俗画,以素描画、油画和铜版画著称,特别重视农村生活和社会习俗、风景与人物的相配 3、《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冬猎》散发浓郁的泥土芬芳 4、《虐杀婴儿》《绞刑架下的舞蹈》揭露西班牙侵略者对尼德兰的血腥统治 5、画风朴实独特,重视反映现实生活,感染力强,富有民族特色,体现尼德兰的绘画成就和独特的绘画风格 6、公元17世纪以后,尼德兰以鲁本斯和伦勃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在勃吕盖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东欧文艺复兴(公元16世纪以后开始)
波兰文艺复兴: 1、公元1518年,波兰国王西吉斯孟德一世与意大利米兰公爵之女波娜·斯莫莎结婚,斯莫莎带来一批意大利的官吏与学者作为随员,成为公元16世纪波兰文艺复兴运动的桥梁 2、波兰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是宫廷上层 3、波兰著名科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波兰文艺复兴在科学领域中深入发展的体现
捷克文艺复兴: 1、公元15世纪至公元16世纪,由于胡司运动影响,在文学艺术中民族的、人民的因素增多,体现文艺复兴的精神 2、布拉格的著名学者提霍·布拉伊是代表人物之一 3、公元17世纪初,捷克的杰出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是文艺复兴思想的表现和发展,誉为“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塞尔维亚文艺复兴: 1、东南欧的杜布罗夫尼克是塞尔维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2、产生大量人文主义作家(盖克托洛维奇、巩都利奇) 3、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广泛,以文学的发展最为突出
北欧文艺复兴
历史意义
精神: 1、文艺复兴摧毁教会的精神独裁,打破欧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压下的沉叙局面 2、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黎明,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开辟道路
文化: 1、文艺复兴创造的文化,开辟世界文明的新篇章 2、文艺复兴推动文学与艺术获得空前的繁荣,孕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近代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的思想)、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新哲学、新的法学与教育学 3、文艺复兴促进科学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重要经验: 1、文艺复兴的重要经验是必须同反动势力坚持长期反复的斗争 2、为了追求真理,只有不畏强暴、不避艰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艰苦实践,专心致志地刻苦奋斗
实质: 1、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 2、文艺复兴存在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性论,脱离劳动人民的思想和要求
文艺复兴 (公元14世纪初至公元17世纪初)
文艺复兴
实质: 1、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内开展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2、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主要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下进行活动的,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广泛整理和研究,形成一种风尚和热潮,一时出现的古典文化的“再生”、“复兴”的局面,称为“文艺复兴” 3、文艺复兴并非古代奴隶制文化的复活,而是利用古典作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唯物主义因素,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成分,反对封建的神学体系和经院哲学
特点: 1、文艺复兴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前提,以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为主要内容 2、文艺复兴肇始于意大利,繁盛于西欧各国,东欧和北欧均有传播 3、文艺复兴是从中世纪的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过渡时期,是西欧历史转折、思想解放、人民运动逐渐高涨的时代,是学术发达、拥有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历史经验的时代 4、文艺复兴涌现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坚韧的奋斗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人文主义
概念: 1、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思想内容,称为“人文主义”(译为“人本主义”或是“人道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 2、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称为人文主义者
内容: 1、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相信人的力量 2、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 3、要求文艺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要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号召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 4、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促进人们解放思想和争取自由平等
特点: 1、以人为中心,主张发展个性,发挥个人,表达人的情感,赞扬英雄史观 2、肯定现实世界和现世生活,向往名利、享乐和致富,反对悲观、禁欲、遁世和虚伪造作 3、否定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嘲笑僧侣的愚昧无知,蔑视贵族的世家出身,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4、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科学实验,主张探索自然,反对先验论,欣赏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
进步性: 1、人文主义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进步的历史作用 2、人文主义者一般强烈要求国家统一,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分裂与外来干涉,对建立民族统一集权的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局限性: 1、文艺复兴的内容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2、人文主义者争取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权利,追求确立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3、人文主义者思想观点、作品的题材内容受到宗教的束缚 4、人文主义者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并非无神论者,反对封建教会,并不反对宗教和上帝,从未否定基督教教义 5、多数在城市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中间活动,很少接触下层劳动人民,在思想和行动上轻视劳动人民大众
意大利文艺复兴
背景
特点: 意大利存在经济的前提、政治和阶级的基础、群众斗争的推动与文化上的特殊条件
经济: 1、意大利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为文艺复兴提供物质基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先决条件 2、意大利的许多重要城市,工商业发达,是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枢纽 3、公元14世纪至公元15世纪,出现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手工工场,出现新兴的工商业资本家和被剥削的雇佣工人
阶级: 1、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经济政治利益,力图树立新的法权,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精神统治和陈腐的神学世界观,主张改变维护封建制的各种传统观念 2、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关心生产,注意改进技术,重视发展科学,需要掌握原料性能、革新生产工具,需要开辟商路、改进运输、扩大市场,对自然科学提出许多探讨的课题 3、希望出现新的文艺作品为新兴资产阶级制造舆论和欣赏享乐 4、要求培养通晓罗马法、国际法的法律人士为巩固资产阶级政权和扩大海外贸易服务 5、希望获得大量能够经营工商业的人材 6、主张建立和发展世俗性质的资产阶级新文化
城市
特点: 1、意大利城市的商行在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享受为罗马教会征税的专利权,银行高利贷者的活动遍及全欧 2、意大利一部分发达的城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出现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雇佣工人反封建贵族 的一系列斗争,结果资产阶级的上层(大银行家、工场主、大商人)把持部分城市政权 3、北意大利的个别城市,组织“城市共和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4、资产阶级城市政权对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给予支持,对文艺复兴活动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支持
佛罗伦萨(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中心): 1、拥有大量呢绒业生产的手工工场(主要是分散型),银行业和丝织业发达 2、毛织业、布匹业、皮毛业、银钱业、医药业和律师业分别组成的六大行会,控制佛罗伦萨的经济命脉,六大行会属下的商号和手工工场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佛罗伦萨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4、公元1282年,佛罗伦萨推翻骑士贵族对城市政权的垄断,政权由各大行会任命的“长老”掌握 5、公元1292年,佛罗伦萨制定名为“正义法规”的新宪法,加强六大行会对政府的控制,长老会议的首领称为“正义旗手”,城市政权由行会掌握,即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领导
威尼斯(城市繁荣): 1、造船业、丝织业和玻璃制造业发达 2、对外贸易频繁,拥有大量商船和舰队,在东部地中海几乎获得贸易独控的地位
宗教: 1、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开展,与人民的“异端”运动具有直接关系 2、公元12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初,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斗争,规模大、影响深 3、意大利北部“使徒兄弟”派和多里奇诺起义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斗争,沉重打击神权统治,促进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诞生
文化: 1、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材结构,是早期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2、中世纪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在意大利大量保存 3、意大利学者很早在本土上对古典文化作过一定研究 4、意大利城市长期同拜占廷、阿拉伯保持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推动意大利人熟悉更多的古希腊文化 5、意大利各占二分之一的图书馆分别属于贵族藏书室和教堂图书馆 贵族藏书室拥有大量希腊罗马的珍贵文献 公元14世纪,罗马教皇建立梵蒂冈图书馆,收藏大量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稿本 6、拜占廷灭亡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纷纷逃亡当时比较开明的意大利城市,重要的古希腊手抄本和珍贵的艺术品带到意大利,促进意大利学者对古典文化的了解、整理和研究 7、希腊语在意大利广为传播,促进希腊古典文化的研究达到热潮 8、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西传以后,在西欧各国广泛使用,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 9、公元12世纪至公元14世纪,欧洲城市市民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艺术奠定基础
过程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
特点: 1、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文学,宣扬表述人文主义观点 2、公元15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中心 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米兰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佛罗伦萨小贵族出身)
个人: 1、第一个提出个性和理性觉悟的作家 2、主张以民族语言写作的首倡者 3、极力宣扬古代异教文化,称赞古代作家成就,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4、既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 1、《神曲》的发表是早期文艺复兴开端的重要标志 2、《神曲》全诗由“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组成 3、以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以隐喻象征的笔法描写当时社会和政治上的现实问题 4、拥护君主,渴望统一,反对分裂 大胆抨击教皇,谴责教皇的专横跋扈,抗议教会的贪婪腐化 歌颂自由的理想、个人的情感和求知的精神 5、仍然反映中世纪的传统观念 崇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圣者,反对信仰异端者
其他作品: 1、《新生》《宴会》是批判封建等级观念 2、《论俗语》专门论述意大利语言、文体和诗律,对意大利和西欧其他国家产生很大影响 3、《论世界帝国》主张意大利统一,建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彼特拉克(佛罗伦萨): 1、首先提出“人学”和“神学”的对立,是首位人文主义者,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最优秀的作品是以意大利文字写成的十四行体抒情诗集《歌集》,表述对恋人的爱情 3、公元1341年,获得“桂冠诗人”称号 4、热爱祖国,反对封建割据,号召和平与统一,揭露罗马教会黑暗 5、公元1374年,支持罗马市民起义反对贵族的暴虐统治 6、克服抽象和隐晦的寓意,直言畅述自己情感,表现新的人文主义
薄伽丘(佛罗伦萨商人家庭出身): 1、代表著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2、故事涉及的题材异常广泛,各地商人的奇谈、中世纪的神话、行吟诗人的传说、东方的故事,大量的是作者亲自观察的社会现象 3、无情揭露教士和贵族的荒淫伪善,抨击封建道德,斥责封建特权,主张人类平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发展,称道工商业者的机智勇敢,具有明显的民主倾向和现实主义特点 4、歌颂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部分内容过分庸俗
史学(成就突出)
特点: 1、人文主义史学家以古代希腊罗马的史学名著为标本,注释整理,印刷传播 2、强调历史写实、记载“人”和“人的活动的历史”,探求因果关系 3、人物传记、政治史、战争史、文化史与建筑艺术史体现上述特点
列奥那多·布鲁尼(佛罗伦萨): 1、人文主义史学家卓有声望代表,新兴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创始人 2、翻译亚里士多德和普鲁塔克的著作 3、编撰《但丁传记》和《彼特拉克传记》,宣传人文主义观点 4、编撰12卷《佛罗伦萨史》,系统叙述佛罗伦萨兴起和繁荣的过程,提出“人”是主人、工商业的发展是城市强大的原因
佛拉维俄·比昂多: 1、人文主义历史学家 2、编撰31卷《罗马衰亡以来千年史》,首次提出专有名词“中世纪”是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欧洲历史
洛伦佐·瓦拉(那不勒斯): 1、史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 2、《斐迪南一世时代的历史》着重揭露斐迪南一世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3、《论君士坦丁大帝赠赐的伪书》利用大量史料表明“君士坦丁大帝的赠赐”纯粹是公元8世纪的伪造,澄清历史,揭露教皇的欺骗阴谋
艺术
特点: 1、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是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和发展,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初期的社会变革,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2、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革命意义,通过现实主义方法,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准则,否定鄙视生活,诅咒肉体,幻想天堂的禁欲主义,肯定人的作用,赞美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人的现实生活,表现人的意志和愿望 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绘画与雕刻方面的成就突出 4、当时的艺术家大多学徒出身,在思想感情上容易接近劳动人民,更加彻底地否定旧观点,表达新思想 5、艺术创作首先来自民间艺术传统,不断充实自己创作实践的结果 6、作品题材仍是圣经故事或者宗教传说,注入新内容,反映社会现实,少有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和事迹
乔托(佛罗伦萨人): 1、近代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欧洲“绘画之父”,誉为近代美术的奠基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绘画家与雕塑家 2、作品以壁画为主,构图重点突出,极富现实感 3、代表作品《犹大之吻》《金门相会》《逃亡埃及》《哀悼基督》
多那台罗(佛罗伦萨人): 1、近代现实主义雕塑的奠基人 2、擅长透视学与建筑学,从事尸体解剖,通晓人体结构 3、代表作品《大卫》《圣乔治》《耶稣磔刑》《加塔米拉达雕像》
马萨乔(乔托的继承者): 1、文艺复兴绘画基础的奠定人,对文艺复兴贡献巨大 2、在解剖学和色彩运用上比乔托前进,发现远近透视的部分规律 3、著名杰作《失乐园》(又名《逐出乐园》)《纳税钱》
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
特点: 1、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艺术达到空前繁荣,出现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者 2、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运动是在全面总结和继承公元15世纪以来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艺术创作进入更高的新阶段
背景: 1、公元15世纪末至公元16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陷于停滞,政治上分裂加剧,阶级矛盾复杂尖锐 2、意大利工商业城市的繁荣,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已经培养一批新文化的开辟者 3、意大利仍是欧洲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之一
艺术
艺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伟大先驱者,作品是两个世纪以来造型艺术发展的结晶)
列奥那多·达·芬奇(佛罗伦萨中产阶级家庭出身): 1、绘画家、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多才多艺 2、通晓物理、数学、天文、地质、建筑和生理多种学科 3、为了忠实表达自然,深入研究解剖学、植物学、光学,长时间观察动物活动,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都有重要发现 4、艺术占据重要地位,是现实主义绘画理论奠基人之一 5、著有《绘画论》,整理绘画要素成为科学法则 6、擅长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善于运用绘画手段传达人物的性格、通过动作与姿态,表现内心活动,特点和谐、丰富、精深 7、要求人们成为“能够创造发明和在自然、人类之间作出翻译的人”,怒斥经院哲学家 8、代表著作 《最后的晚餐》成功描绘耶稣门徒的个性与心理状态,表现对叛徒的强烈憎恨 《蒙娜丽莎》是世界美术史最卓越的肖像画之一,勾画一个美丽青春的人间少妇,形象生动深刻,现实主义感强烈
米开朗基罗(佛罗伦萨人): 1、雕刻家、画家、建筑工程师与诗人 2、雕刻和绘画的作品,充满雄伟和旺盛的战斗精神,表现刚毅坚韧的英雄形象,特点宏伟、浑厚、强劲 3、雕刻作品 大理石的《大卫像》是准备保卫祖国的战斗形象 《摩西像》体现艺术家对祖国、人民的关怀和对挽救时代英雄人物的渴望 4、绘画杰作 《创世纪》和《末日审判》表现作者对人类美好的未来,抱有无限希望和信心
拉斐尔(佛罗伦萨人): 1、艺术风格特点优美、典雅,表现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另一方面,绘画着重表现贤淑、柔和、秀美 2、绘画以圣母像为主,圣母形象是温柔美丽、善良和蔼、平易近人的人间母亲形象,没有任何的神秘色彩和禁欲主义成分 3、代表著作 《草地上的圣母》《西斯廷圣母》 罗马教廷宫殿壁画《雅典学院》 形象丰富生动,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构图中心,和谐统一,说明作者对世俗思想家的推崇
威尼斯画派
乔尔乔涅: 1、《沉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涅最成熟的杰作,人体和风景的协调统一,色彩明朗,富有诗意 2、《法兰西斯的圣母》《暴风雨》
提香(乔尔乔涅的师弟): 1、多题材的高产画家,艺术成就代表公元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高峰 2、通过色彩突出善恶对立的比较 3、代表著作 《圣母升天》《彼得之死》《查理五世骑马像》《教皇保罗三世》《拿着手套的青年》《巴卡斯和阿丽德尼》《花神》《纳税钱》(又称《基督与伪君子》)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 (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出身)
个人: 很有影响的政治学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鼻祖,称为“政治学之父”
主要著作: 《君主论》《李维历史注疏》《兵法七卷》《佛罗伦萨史》
政治学说内容: 1、国家至上论 主张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才能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和驱逐外国侵略 2、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权 认为教皇的统治是意大利分裂衰败的根源 3、主张君主共和制度是最好政体形式(资产阶级本质的典型反映) 强调共和制度符合自由与平等的要求,才能保证公共福利 主张君主拥有无限权力,依靠普遍兵役的常备军,不能依靠雇佣军 君主反对封建势力,镇压“庸俗平民”(劳动人民)的反抗 4、主张利用宗教和教会作为国家的有力武器,认为信仰宗教的人民易于统治,教会利于维护秩序和纪律 5、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制 6、君主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政治学说特点: 1、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佛罗伦萨和意大利的历史经验为依据 2、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君权神授”观念 3、以民族主义的中央集权思想为核心,以君主为民族和统一国家的主宰 4、政治理论并非从道德出发,而是以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5、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体系,明显具有阶级局限性
政治思想主线: 1、爱国主义、反封建、反抗神权统治,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2、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术称为马基雅弗利主义,作为反动派实行独裁统治的理论根据 3、必须严格区分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弗利政治思想与后来的马基雅弗利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背景: 公元15世纪至公元16世纪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家,在当时经济形态上处于向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由于激烈的阶级斗争,觉察私有财产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废除私有制,建立实行公有制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只是一种空想和虚构)
康帕内拉 (爱国主义僧侣出身,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著作《太阳城》: 1、“太阳城”是康帕内拉虚构的一个城邦,无私产,一切公有,人人平等与参加劳动,相信“太阳城”生活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一定实现 2、没有提出建设理想国“太阳城”的阶级力量和途径,反而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向“贤人”和“”哲学家”寄托改造社会的任务寄托 3、反映公元16世纪意大利早期劳动人民的政治要求和愿望,提出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和压追的光辉思想
局限性: 1、承认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宿,并未摆脱中世纪神权政治的传统宗教观念 2、指出私有制和自私自利是“万恶之源”,提出“不是人服务于物,而是物服务于人” 3、不了解私有制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人们的无知产生自私自利,不适当地强调教育的作用 4、康帕内拉的理想社会是空想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进步性: 1、康帕内拉的理想社会思想比同时代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更加先进 2、主张的财产公有制是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不是从消费的角度而是从生产的角度提出, 3、追求的人的幸福,不是以个人主义为前提的个人享乐主义,而是以公共利益为前提的个人幸福
欧洲其他各国的文艺复兴
背景: 1、在各国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2、中世纪欧洲各国的书籍长期是以羊皮纸抄录,难以流传 3、公元12世纪以后,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对欧洲各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4、从公元14世纪开始,欧洲普遍采用人造纸张 5、公元15世纪初,西欧开始采用雕版印刷 公元1440年,古登堡对于印刷机在纸张两面印字技术的改革,标志着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书籍出版和文化传播,加速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6、公元15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迅速在靠近意大利的地区传播
德意志文艺复兴
主要特点: 1、公元15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许多大学出现人文主义小组 公元16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运动出现高潮 2、对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敏感, 以对《圣经》和《教父》作品的翻译、研究和注释闻名 以发表“讽刺文集”和造型艺术(彩饰画、木刻或者铜刻版画)著称 3、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在大学,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和知识界 爱尔福特大学以鲁夫·穆善为首的人文主义学派,一度成为德国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 4、作品强烈反对德意志分裂、要求国家实现统一和摆脱罗马教皇 一部分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矛盾和下层人民题材的内容陆续增多 5、各地文艺复兴活动并不平衡 南部受到意大利影响大,活动早、成果多 西部受到天主教会势力大,保守气氛浓厚 北部与尼德兰的人文主义者关系密切,重视教会和宗教改革
思想家代表人物
约翰·勒克林: 1、是一名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的人文主义语言学家,成为欧洲第一个希伯来语学者 2、公元1506年,编成第一部希伯来语文法著作 3、公元1516年,著有《希伯来语提要》 4、公元1517年,完成《卡巴拉哲学论》 5、勒克林及其朋友在反对科伦大学经院哲学家焚烧犹太书籍的斗争过程中,形成勒克林学派 6、以勒克林为首人文主义者发表共两卷的讽刺文集《蒙昧者书简》 第一卷指控科伦大学经院哲学权威不学无术,进行繁琐无聊的争论 第二卷揭露教皇和教会,为德国宗教改革做好准备
乌尔利希·封·胡登(骑士家庭出身,思想激进的爱国主义诗人): 1、主张依靠骑士实现德意志统一集权 2、公元1513年,访问意大利以后,开始认识到罗马教皇是德意志一切灾难的根源 3、公元1517年,德意志皇帝赠予胡登“桂冠诗人”称号 4、崇拜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洛伦佐·瓦拉,《论君士坦丁大帝赠赐的伪书》带至德意志,在思想上动摇罗马教皇的权威 5、人文主义观点的代表著作《罗马的三位一体》
艺术家代表人物
阿·丢勒 (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誉为多才多艺的巨人之一)
艺术特点: 1、擅长小型的传统宗教画,尤其是木版画和铜版画 2、吸收威尼斯画派的长处,创造德意志画的特点 3、绘画的宗教题材充满民族和人民的内容 4、肖像画作品,对胡须的细腻描绘具有北欧的传统 5、风景画、静物画和铜版画(称为“名手版画”)
艺术理论(精深造诣): 1、四卷的《人体比例研究》,对透视学和人体解剖均有研究 2、坚信“艺术包括在自然之中,应从自然中吸取艺术”
代表作品: 1、《骑士、死神和魔鬼》《在书斋里的圣哲罗姆》《忧郁》 2、木刻组画《启示录》共16幅,其中《四名骑士》《天使斗恶龙》两幅最为杰出 3、著名油画《四使徒》是晚年杰作,长期享有世界声誉,表现意志坚强的思想战士的雄伟形象,称为德意志艺术之冠 4、“圣乔治”大理石像,寓意深刻,形象逼真
小汉斯·霍尔拜因: 1、德意志卓越的水粉画、肖像画与写生画家,称为“奇才的画家” 2、继承和发展佛兰德尔的绘画传统,作品写实,触及下层人民 3、人物画以出色的技巧、流畅的线条,重点刻画人物的个性和神态 4、主要作品 《巴塞尔市长迈耶尔像》《伊拉斯莫》《英王亨利八世》《外交家莫列特》《死之舞蹈》 《伊拉斯莫》誉满全欧,是当时写实主义绘画的高峰
法国文艺复兴
背景: 1、公元15世纪末,法国形成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 2、法国的王权和宫廷贵族势力较大,新兴资产阶级同高利贷资本和国家包税商关系密切,依附王权 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法国文艺复兴活动的中心主要在宫廷和一部分贵族当中 4、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初期,民族意识强烈,文艺复兴运动较多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观念的内容
“七星诗社”(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团体): 1、公元16世纪,以贵族龙沙和杜贝雷为首组成 2、主要任务建立法兰西民族语言的文学和诗歌,反对以拉丁语或者其他外国语言写作 3、是法国文艺复兴活动民族性的表现
拉伯雷(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文学的突出代表): 1、法国中部一个地主和律师的家庭出身,通晓医学、哲学、法律和文学 2、五卷的长篇讽刺小说《巨人传》,以夸张手法歌颂人力量的伟大,嘲讽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和无所事事的贵族 3、小说具有深刻人民性,内容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采,比喻生动活泼 4、认为经院哲学只是套用亚里士多德逻辑推理的方法,形式完整,内容空洞 5、对教育持有人文主义的见解,认为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和传授人类进步知识,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必需,还要有健康的体魄
政治思想家波丹(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另一代表人物): 1、主要著作《论国家》 2、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 3、认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主权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任何臣民不能分享 4、波丹的主权论,针对凯觎世俗权力的教皇和割据分裂的封建贵族 5、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制,声称任何君主无权侵占别人财产,无权擅自征收捐税
英国文艺复兴(开始较晚)
特点: 1、公元16世纪初开始,公元16世纪末至公元17世纪初达到高潮 2、英国人文主义的中心最初在牛津大学,存在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小组,受到伊拉斯莫的影响很大,初期主要活动是研读意大利“文学三杰”的作品
约翰·柯列特(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的核心人物): 1、解释字义与语法,从文献学与语言学角度、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讲解圣书 2、公元1508年,柯列特继承父亲遗产,创办一所名为“圣保罗中等学校”的新式学校,是一所完全不受教会控制、接受伦敦商会和纺织工厂主资助的学校,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宗教改革的学校
托马斯·莫尔 (大官僚家庭出身,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成员,英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奠基人)
思想观点: 1、宗教观点保守,政治观点激进 2、身上综合当时英国社会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 3、接受新兴纺织业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受到人文主义者、大量小生产者和无产者代表人物的影响
主要著作《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 1、分析批判英国新兴资本主义关系,反映早期无产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残酷剥削的强烈抗议 2、英国的“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民破产,变成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对被剥削人民的深切同情 3、阐述自己关于社会制度的学说,提出一个理想社会(“乌托邦”)方案 4、“乌托邦”否定私有财产,主张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彼此平等,社会平等,反映早期无产者的要求,指出人类社会的美好远景,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5、“乌托邦”存在奴隶制度 6、未能认识当时社会的根本矛盾,未能找到实现新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途径,未能预见无产者的成长,对未来社会只是空想
威廉·莎士比亚 (富裕市民家庭出身,诗人、戏剧家,英国文艺复兴最为卓越代表,直接投入反封建制度的斗争)
背景: 1、当时英国的封建制度日薄西山、资本主义方兴未艾 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进行,圈地浪潮波及全国,人民群众极度贫困,阶级矛盾复杂尖锐 3、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对英国社会作出广泛深刻的反映和描述
创作的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公元1590年至公元1600年) 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的形成时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 2、第二时期(公元1601年至公元1608年) 思想和艺术的高峰阶段,创作著名悲剧 3、第三时期(公元1609年至公元1613 年) 思想性和艺术性减弱,以传奇剧的创作为主
特点: 1、剧本题材广泛,大多取材外国和古代的故事情节,表现英国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社会各个方面 2、人物塑造生动感人,富有个性心灵复杂,语言词汇极其丰富生动 3、人民性强烈,表露人民的疾苦和愿望
代表著作: 1、喜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歌颂个性解放、现实享受,主张自由平等,反映人文主义的道德观 2、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揭露和控诉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列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阶层中的复杂矛盾 3、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赞颂国家统一、拥护王权、反对分裂,表达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 4、喜剧《威尼斯商人》与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刻画商人的贪婪,揭露金钱的本质,触及新兴资产阶级的恶习
局限性: 看不到劳动人民的力量,认不清社会罪恶的阶级根源,过于崇拜人性、英雄和爱情
西班牙文艺复兴
特点: 1、由于天主教会势力强大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公元16世纪初西班牙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2、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对人文主义的文学影响较大 3、西班牙人文主义者热心创办大学,介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作品
拉斯·卡萨斯: 1、西班牙多米尼克派修道士,支持印第安人争取自由的人文主义者和历史学家 2、代表著作《印度被毁灭的梗概》与《西印度史》,是作者耳闻目睹的事实,揭露殖民者在西美洲的骇人罪行 3、大胆揭露宗教法庭的活动
塞万提斯: 1、西班牙中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身,对西班牙反动专制统治的社会现实较多了解,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2、代表著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描绘公元16世纪末至公元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广阔画面 3、嘲弄没落的骑士制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贵族和教士的专横,人民群众的痛苦,揭示已经破绽百出的王国必然走向衰落的趋势 4、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
洛普·德·维加: 1、马德里郊区农民家庭出身,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 2、剧本题材多样,作品现实主义精神很强,誉为“诗的海洋”与“戏剧大师” 3、代表著作 《舞蹈教师》《塞维勒之星》 《现代喜剧的艺术》指出剧作以观众欢迎、反映生活、遵循自然法则为依据 4、杰出的代表著作《羊泉村》 充满人文主义精神,揭露骑士队长的残暴,大胆以公元1476年羊泉村农民起义为背景,肯定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民主权利,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 5、局限性 对西班牙专制君主寄予幻想,国王视为超阶级的最高代表
尼德兰文艺复兴
德西得乌·伊拉斯莫: 1、鹿特丹神甫家庭出身,称为“鹿特丹的伊拉斯莫”,誉为“人文主义的泰斗”、“欧洲文艺复兴的纪念碑” 2、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整理拉丁语格言为《格言集》,补充注释和用例 3、编订的希腊文本《新约圣经》及拉丁文译本,纠正教会通用本的许多错误 4、传世名著《愚人颂》,集中揭露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 5、号召废除禁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宗教仪式 6、著作《自由意志论》《知己谈话录》
彼得·勃吕盖尔(绰号“庄稼汉”): 1、农民家庭出身,一位具有民族民主思想的杰出画家 2、风景画和风俗画,以素描画、油画和铜版画著称,特别重视农村生活和社会习俗、风景与人物的相配 3、《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冬猎》散发浓郁的泥土芬芳 4、《虐杀婴儿》《绞刑架下的舞蹈》揭露西班牙侵略者对尼德兰的血腥统治 5、画风朴实独特,重视反映现实生活,感染力强,富有民族特色,体现尼德兰的绘画成就和独特的绘画风格 6、公元17世纪以后,尼德兰以鲁本斯和伦勃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在勃吕盖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东欧文艺复兴(公元16世纪以后开始)
波兰文艺复兴: 1、公元1518年,波兰国王西吉斯孟德一世与意大利米兰公爵之女波娜·斯莫莎结婚,斯莫莎带来一批意大利的官吏与学者作为随员,成为公元16世纪波兰文艺复兴运动的桥梁 2、波兰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是宫廷上层 3、波兰著名科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波兰文艺复兴在科学领域中深入发展的体现
捷克文艺复兴: 1、公元15世纪至公元16世纪,由于胡司运动影响,在文学艺术中民族的、人民的因素增多,体现文艺复兴的精神 2、布拉格的著名学者提霍·布拉伊是代表人物之一 3、公元17世纪初,捷克的杰出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是文艺复兴思想的表现和发展,誉为“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塞尔维亚文艺复兴: 1、东南欧的杜布罗夫尼克是塞尔维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2、产生大量人文主义作家(盖克托洛维奇、巩都利奇) 3、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广泛,以文学的发展最为突出
北欧文艺复兴
历史意义
精神: 1、文艺复兴摧毁教会的精神独裁,打破欧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压下的沉叙局面 2、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黎明,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开辟道路
文化: 1、文艺复兴创造的文化,开辟世界文明的新篇章 2、文艺复兴推动文学与艺术获得空前的繁荣,孕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近代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的思想)、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新哲学、新的法学与教育学 3、文艺复兴促进科学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重要经验: 1、文艺复兴的重要经验是必须同反动势力坚持长期反复的斗争 2、为了追求真理,只有不畏强暴、不避艰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艰苦实践,专心致志地刻苦奋斗
实质: 1、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 2、文艺复兴存在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性论,脱离劳动人民的思想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