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抱残守缺
这本是台湾省蜃楼出版的书,是一本把十几篇著名或有启蒙意义的残障方向论文、演讲收录到一起的读本。这本书在网上特难找,纸质和电子版都是,甚至封面也只有一张,三顾浙图终于读完。
编辑于2023-03-20 16:51:43 浙江省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无障碍虚拟学习环境的思维导图,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VIEs,利用VR技术来改进学习过程和创造新的学习环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无障碍虚拟学习环境的思维导图,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VIEs,利用VR技术来改进学习过程和创造新的学习环境。
抱残守缺
绪论:没有眼睛可以跳舞吗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残障”或“身心障碍”顶多是偶尔瞥见的身体影像,是有意无意间避之唯恐不及,或期许自己以“帮忙”“同情”对待,哀感油然而生,或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不知如何是好的某种符号或印象存在,或是寓言式的“畸人”,浪漫化地想象为有着更美善崇高或奇异的特质/能力,可以启发帮助“我们”,或成为“我们”的奇观
日常生活中,语言也那么理所当然地利用残障来帮助建构“正常人”需要的意义
我们剥削“盲”来“比喻无见识、无目的”
剥削“聋”来“比喻昏昧不明”
现实一点,则把残障当成家庭社会的负担,或国家社会福利的对象
“克服残障”
污名
“残障”作为边缘性的存在,在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关系上,污名的作用经常根深蒂固渗透到难以发现
污名与歧视的含蓄性,在日常生活中极其阴险诡谲,以至于不处在被污名的位置者很难感受到污名伤人的力道
情感
认知
社会关系,工作机会
电视,文学和大众传媒经常将残障隐喻象征化,残障的生活不是隐形就是经常以“正常”经验为中心
聋人电影很少拍摄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窘境
对瘫痪者不会拍楼梯对他们的身心困顿
《礼记•礼运•大同》
鳏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
生活在其中的主体并不全是身心与家庭健全的好公民过着安养无虑的美好生活,而是包括所有人都在天下为公的世界各有生活、皆有所养
康有为《大同书》
没有忽略身心障碍或废疾的议题,但透露出对医疗的崇拜,以及最终让残疾者消亡于大同世界的身心完美健全主义的想望
太平盛世尚仁,“医权最重”,美好的“大同之世”可以称为“医世界”
全世界人的身体、生命、生活,主要托付给“医”来判决、检察与保障
“疾医院”一章中, “人有盲哑跛躄及诸废疾”都要“入院治之”
娱乐上没有忘记残障,提议医疾院要有特别的器具供特疾者娱乐
“生而聋哑者”有特别之院,另外施以特殊盲哑教育,之后能工作者自由执业,不能者终身住院也作工得一半的收入
但大同之世最终只希望有“无疾之人”,“无复有盲哑与废疾者矣”“大同之世,亦无感疯之人,亦无传疯之钟,亦无疯疾者矣
疯疾者
“不许男女同居以绝其种,无俾遗育以乱人种”
五官有废疾者
“塌鼻、缺唇种种人体及肺痨不完者”“不许结男女交合之约,以淘汰其传种”
“其有人欲者,听其报官,结男子互交之约可也,然是时有机器人以代之”
《新世纪•礼运大同释义》
20世纪初,以无政府主义诠释《礼运•大同》
“此等鳏寡孤独废疾者,不能责其尽力于社会,亦不能同享社会之权利,为进种计,故别之,为好生计,故养之。故曰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博爱座
即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
“弱者优先”
“弱者优先”也能是社会优势者的道德主张,完全以肢体行动优势的人们为主体,借这些位子和行动弱势者,实践“让座”的“美德”
“残障”或“身心障碍”过去的语意是指具体的身体或精神状况被认为显然具有医疗的意涵,然而晚近的残障研究则重新赋予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分析,认为“残障”是许多机制交织出来的复杂网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社会的健全理想型态、各种制度性的结构、政府政策等等
晚近“残障研究”文献多半都指出,过去对于身心障碍,多是采用“医学”的模式,亦即视残障为个人身心的疾病或缺陷,而医学目标则在于“治愈”或“康复”
一种主要的变向在于,设法以各种其他模式来取代医学的模式,而将注意力从生物学转移到文化与社会
eg把自闭视为一种深藏于某种文化的世界观,一种差异,而不是一种缺陷
更全面地抗拒“正典王国”
台湾“身心障碍”
在台湾社会实际用法上,“残障”是一个比较旧的词,后来取而代之的是“身心障碍”
上引辞典:身心障碍是生理或心理方面有缺陷、不健全。如智能不足,视、听觉或语言、肢体的障碍、性格、行为异常等
包含了disability一般意义中类近的含义,如能力不足、缺陷、障碍、异常等
disability具有法医学上的意义,指失去功能,特别是医疗化的意义,使得各种身心差异的状态称为异于“正常”,成为疾病、不足、负担、悲剧等等
这种意义更接近“残废”
从文化人类学观点谈“正常”与“残障”
吕欣怡
引用人类学著名个案研究Everybody Here Spoke Sign Language《这儿每个人都讲手语》
几代人都是英语/手语混用,很多听力正常的人的母语是手语
所谓“残障”议题并不是针对少数特定的人的问题,所有“正常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意外或其他不可知因素而落入“残障”的范畴,或是在某个历史阶段或某个文化之中,只因为一些天生带来的生理特征,而被认定是残障
文化人类学对残障的观点
impairment:某种被文化构建为负面特质的身体、认知与行为异常,有别于正常大多数的特征
disability:对于某种impairment的负面社会反应,指涉一套将个人残障化的社会过程
社会复杂性理论
Social Complexity Theory, Scheer and Gross
在现代复杂社会,可见的残疾常被视为是个人身份认同的核心
而在小型社会中,个人主要被所处的社会位置所界定,可见的残疾就比较不会被与个人的身份认同联结在一起
污名理论
Stigma Theory, Goffman
“某些身体的特征被视为与个人的道德状态有关”,当我们遇见带有这些身体特征的个人时,常人就“开始建构一套污名化理论,以这种理论或意识形态去解释此人的缺陷以及他可能带来的危险。甚至以这些差异去合理化自己的敌意”
eg是前世做了什么事遭到报应
身体残疾被视为某种社会所不欲的差异
阈域理论
Liminality Theory, Turner, Murphy etc.
liminal stage中介状态是一种介于既定社会位置之间的模糊状态。中介状态的观察出自仪式研究,在通过模式中,个人从某个社会位置过渡到下一个社会位置,其中会经过一段“什么都不是”的中介状态,在此状态中的人通常被置于一个隔绝空间
eg一般大众不知道如何面对一位身障者,只好假装视若无睹
残障可视为一种社会位置的悬态,存在但又似不存在的人,在隔绝中等待重新融入社会
大多数非工业社会并不把“残障”当成一个既成及单独的社会范畴
🇲🇱马利:社会已经充满了苦难,所以像智能、视力、行动上的问题等等,他们都把这些视为小毛病,不会特别标示出来成为必须要矫正的疾病。但小儿麻痹患者会当作是蛇带来的小孩,是等着离开人世的
🇨🇩刚果:在部落里某些肢体障碍的小孩被视为有灵力、有能力治疗别人的,扮演灵疗的工作,有些小孩被当成一生下来就是要走的,怎么留都是没用的
🇰🇪肯尼亚马赛人:身体的问题是宇宙或社会秩序失调的反应,生下一个有障碍的小孩被视为是一种不幸,但在他们艰辛的环境下,身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生存状态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残障状态,是经过一整套法律、医疗、教育及国家管理制度下的产物
医疗化取向
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的好处是能够把自己的预设及成见摆在一旁,用开放的心胸去了解其他不同文化看似奇特无理性的行为,极端的文化相对观可能会变成道德上的虚无主义
叙事的义肢与隐喻的物质性
David Mitchell, Sharon Snyder, Narrative Prosthesis: Disability and the Dependencies of Discourse 《叙事的义肢:残障与论述的倚赖》的第二章,人类学对残障研究的重要著作
叙事的义肢
残障者一向是各种再现处理的对象,但我们的论文并非仅以此事实为中心,而更着重于残障者在文学论述中的功能——残障遍布于文学叙事之间,首先成为人物塑造的老套,其次则是一种伺机隐喻的手段
这个概念旨在指出自古至今,残障一直被用来当作一种拐杖,文学叙事必须倚靠它来维持其再现的力量、颠覆的潜能,以及分析性的洞识。身体出现在故事里,称为动态的实体,抵抗或拒绝分配给它们的文化脚本
同时,残障也作为文本的障碍而运作着,造成文学对开放性的操作无法继续进行,或进行得蹒跚踉跄
eg《坚定的小锡兵》
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 维多利亚时代的童话故事
锡兵忍受了身体备受折磨的经验,而故事的进展过程中并未进一步提到那条残缺的腿
缺陷启动了对于故事的需求,但差异但一旦被确立后,缺陷很快就被遗忘
在文学中,外在身体对内在主体性所扮演的这种调解角色,通常被再现为一种严格的对应关系。要不是“异常的”身体导致主体性变形,就是“异常的”主体性在其肉体容器的表面爆裂地爆发,corporeal body of disability都被再现成是在表露它自己的内在症状
隐喻的物质性
生理与认知上的异常状态,可以赋予文本的诸抽象概念一个“可触知的”身体的隐喻用法
残障扮演着隐喻和肉体实例的角色,说明身体桀骜不驯地抗拒文化想要enforce normalcy强制执行正常的欲望
eg《伊底帕斯王》
Oedipus the King, Sophocles索福克勒斯的戏剧
当这位瘸跛的希腊主角克服斯芬克斯的难关,以“拄着拐杖行走的男人”作为最终的答案,我们必须假设他自己的残障也发挥了相当功效——洞见的经验来源
一旦此差异被确立为他受压抑的童年的遗迹之后,残障便完全被文本忽略,只能继续作为其角色的一项生理事实
残障的角色能够容许作者在创造意义的巨观与微观语域之间,进行隐喻式的 “play搬弄”
Georges Canguilhem指出,身体只有在其崩解或损伤的过程当中,才会引人注意。崩解或伤残过程的再现,充满了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重大意义
接下来细读的关键在于将残障视为一种文化与文学投资的范畴,此范畴一方面有矛盾的情感内涵,同时也是反覆无常的
许多理论学家已指出,这种身体与心智/文本之间在再现上的断裂(representational split)乃承袭自笛卡尔
通用设计:全球化时代残障的工作
Michael Davidson, Universal Design: The Work of Disability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残障研究中,有个经常被复诵的论调是:残障是个人人终将栖居期间的认同范畴,大多数人都会变成残障
eg《卖太阳的小女孩》,1998《中央车站》,2003《美丽坏东西》
对残障议题较为整体性的讨论
定义精神障碍
Margaret Price, Mad at School: Rhetorics of Mental Disability and Academic Life《精神障碍与学院生活的修辞》书中的导论
托马斯杰斐逊:身体的腐朽,在前途上令人沮丧;但人类思考所及最令人憎恶的却是没有心智的身体
“在整个疯狂的历史里,没有一个词是中性的”
Mad
这一词在美国比较不具辨识度,这可能是它的优势,因为它的不常使用有助让它从药物和精神医学产业相关的含意中分离出来
在历史中广泛存在,精神医学只在近几世纪才兴起,然而有关疯狂的书写却在苏格拉底之前的论述中被发现
精神病学系统生还者
patient病患
consumer 消用者
survivor 生还者
蕴含一种该人曾经有过创伤经验并且将之克服了的意思,然而这些词并不能描绘我的经验
ex-patient 前病人
消/生/前和身心障碍运动行动家们都同意的一点,就是现代精神医学论述大有问题的本质。主流精神医学和利益导向的保险公司及制药企业所形成的巨大力量通力合作,日益强调生物学式和证实主义式的精神疾病定义,同时又声称自己保持理论中立
postpsychiatry后精神医学:对精神医学的反抗,这既是哲学的、社会的,也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mind的理论/实践取向
Psychosocial disability 精神社会障碍
疯狂的战门:精神病学与身心障碍运动
选自Lennard Davis编选的The Disability Studies Reader第四版
追溯了Mad Pride“疯子自豪”运动的历史
19世纪末的Elizabeth Packcard是今日疯子自豪运动的先驱,1886年出版了一系列批判精神医学的书籍和小册子,挑战了女子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运动的早期发起者在精神医学之下,共享了不受尊重、被漠视、歧视等经验,许多人也深受没有正当理由的监禁、言语和身体虐待、排除在治疗计划之外等折磨所苦
疯子自豪运动早期在认知论方面的批判也最激进。运动早期领袖从高知名度的批判作家那儿获取哲学理论的支持,这些作家后来整体上被称为反精神病学群体。高夫曼、Laing连恩、Scheff雪芙、Szasz萨斯他们在哲学上各有见解,但整体来说总之非常明确:精神疾病不是一个客观的医学现实,而是一个处理疯狂世界的负面标签或策略
2003年绝食抗议
他者的可见与不可见
“视障”与“精神病患”香港作家李智良、卢劲驰的现身说法,座谈会记录
“被看见”需要一些媒介,弱势之所以为弱势,原因就是主流社会看不见他们
为什么社会看不见伤残人士呢?因为我们只是被用来填满他们自己的意义,我们的一切言行都必须遵从这个目标
去除标签只是太过容易的一步,下一步更难做到的,就是除了认识卢劲驰和李智良的人生经验之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白天太光,夜晚不够黑”
注视
Rosemarie Garland-Thomson, Beholding, Staring : How We Look 的第14章
反转了一般谈“观看”的伦理总是对着“观看者”来说,亦即,论及观看伦理时常指出“观看者”在面对残障的身体时“不要盯着看”
looking的伦理
stare是一种沟通的仪态
在陌生人之间注视令人不安,尤其是热切、夸张怪异的巴洛克式注视
不安可以是负面,也可以是正向
对某个人distinctiveness特殊性所做的反应
美国教养:认为注视别人是不合时宜的观看方式,是视觉上的侵犯,屈从于感官的或不受约束的偷窥欲念
文化评论家Susan Sontag
坏的注视:满足猥狎的好奇心,满足幸灾乐祸
好的注视:试图建立联系or伸出援手
对这些交互作用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被注视者在此遭遇中所扮演的角色
看见稀有的美
已故的残障人权律师Harriet Johnson
提出邀请,鼓励人们注视,并且巧妙地制造效果
Visual Activism视觉行动主义
注视的强烈关注可能是格外柔韧而有效的原料,容易引人注目的人可以援用它来影响别人
现实生活中的注视遭遇,则是富有弹性的干涉,因应注视者与被注视者的立即需求和目标而调整
心理学家D. W. Winnicott抱持功能:被抱持在另一个人的视觉关注中,使得人类能够蓬勃成长,并锻炼出稳固的自我意识
与失败同行——运动中的时间、污名与身体感觉
何欣洁
海涩爱教授
青少年残障者们的占领泳池计划
郑圣勋
试图提醒不要太快把残障研究吸收为远距离之外的政治正确式现实关怀,再现策略与本书试图展开之残障的社会与政治面向关系尚不明
21世纪的聋研究:“耳聋得益”与人类多样性的未来
H-Dirksen Bauman and Joseph Murray, Deaf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 “Deaf-Gain”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Diversity
具有高度挑战性的一篇论文
聋研究学者所要探讨的是,能否从聋人思维和语言中的高度视觉性、空间性及运动性构造中获得启示,以照亮听觉认知方式的盲点
在感官缺失的情况下,我们也许更能领略人类人类心理的动态与可塑性,以及人类彼此沟通与建立共同体的意志
与其将耳聋定义为hearing loss, 不如翻转过来将它定义为Deaf-gain
视觉语言
未来耳聋得益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聋人个体与社群独特的感官导向所形成的特殊、高度发展的各种视觉型存在于世的方式
视觉-空间能力的强化与手语的使用有关联
聋人作为人类当中视觉最为敏锐的群体所提供的洞见,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如何让所有人都能透过视觉处理资讯
口手双语学校
学术论述
Kuntze 孔策说明了一个人如何在书写、手语和视觉等模式中展现literate thought文化思维的各种特征
读写能力的演变,是与影像技术的兴起同时发生的
影像技术的兴起让使用过美国手语的学术性文本更易与制作
eg视频期刊
Taub:手语具有隐喻像似性,即透过视觉-空间的隐喻演示各种复杂观念的能力
19世纪聋人教师Auguste Bebian:手语具有表现心智运作的优越能力,口语和手语的区别在于口语基本上是任意的,而手语的论述“很多时候要不是具有自明的确定性,就是呈现为明显的荒谬性”
电影语言
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手语确实呈现出连续的特写和远景书面,充满运镜和剪接的技巧
手语文学
几个世纪以来,作家们致力于拓展文学的视觉与表演面向,乃有各种实验形式的出现,包括William Blake作品中诗书合一的形式,以及concrete poetry具象诗、slam诗歌朗诵赛、performance poetry表演诗等
拓展了像垮掉的一代口语诗作那样的具体化的、表演的传统
戏剧史也揭示了人类长久以来对非言语、视觉性的壮观场面的渴望
国际手语
其他论文
Catherine Prendergast, The Unexpected Schizophrenic: A Post-Postmodern Introduction <并非例外的普通精神分裂:后-后现代导论>
Joseph Straus, Autism as Culture <自闭症作为文化>
这个1943年才被标志出来的名称,过去一直在医疗领域被解释成心理、认知或沟通互动能力的损伤,把病源放在脑或心或基因,而寻求治疗
Georgina Kleege, Blindness and Visual Culture: An Eyewitness Account <盲与视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