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哲学2
管理心理学,分享了文化人假设(Z理论)、决策人假设、学习人假设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编辑于2023-03-24 21:47:00 四川省管理哲学2
经济人假设(X理论)
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
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文化人假设(Z理论)
概述
文化人(cultural man) 假设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裔美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提出的
“文化人”假设的基本思想是
人是文化的人,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无不打着深深的文化烙印,由企业职工及其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心态、文化水准而形成的企业整体文化素质,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因此企业管理要注重培育企业文化,真正地发挥劳动者内在的劳动热情和智慧,充分实现劳动者的自身价值
主要观点
文化人”假设提出的背景是二战后,日本由原来的战败国,经过短短的二三十年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甚至对先进管理理论的“输出国”美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于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开始研究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这些学者把目光集中在美日的文化差异上,并有了惊人的发现,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的企业文化书籍。其中威廉,大内的《Z理论》一书,最引人注目
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并非仅仅得益于现代化的技术,而是在于日本企业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素质,在于日本企业实行了-种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新的管理模式,他们把企业看作为一一个“命运共同体”,强调“微妙性、亲密感、信任感”
为了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他列出了3种企业管理模式,即
以“J型”代表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
以“A型”代表美国的企业管理模式
以“Z型”代表接近“J型”的美国企业管理新模式
他对“A型”和“J型”管理模式进行了多视角的、多方面的比较
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是“文化背景不同”
大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即“Z理论型"的管理方式
管理原则
管理方式
基于“文化人”假设的“Z理论型”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
以独特的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培育为主要手段,运用文化的力量调控人们的行为
这种管理方式追求一种企业整体的优势和卓越良好的集体感受,它要求管理者有意识地培育企业共有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等
价值观
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使命
即企业为什么而存在
经营理念
是指明企业凭借什么使企业的目的、使命得到实现
企业精神
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行为规范
是企业形成的独特的规章制度
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要成功,关键是要有独特的企业文化,需要采用各种途径来构建和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
要汲取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营养去建立
利用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庆典来强化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要树立企业的“先进模范人物”,使其成为企业内部鲜活的文化载体,使员工有学习看齐的榜样
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对企业以往的发展进行总结提炼
这样做,既容易被员工接受,又容易引向社会,从而树立企业的文化个性
要进行企业形象的策划(CIS) ,主要是对企业3个层次的形象进行策划
第一层次
视觉识别,即一看到颜色、團案、形状等就能认出是哪家企业
第二层次
行为识别,统一着装、统一的行为规···
第三层次
理念识别,提出一些较好的,能反映企业成功经验的口号及经营理念方面的战略
评价
通过企业文化,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这-人性化管理方式,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和继续,但绝不是行为科学的简单重复
“Z理论型” 管理方式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地突显出来
Z=A+J
决策人假设
概述
决策人(policy maker)假设是巴纳德率先提出的,而后由西蒙加以完善而成
它不对人的活动目的及相应手段做永恒不变的先验设定,而把目的和手段看成可在一定 范围内加以调节的变量
它的着眼点不是单个人的效率因果链追溯,而是群体合理决策中的行为协调
主要观点
理性是有限的
组织成员的理性限度表现在
执行任务的能力有限,正确决策的能力有限
也就是说,由于环境约束和人类自身能力的限制,人们
不可能知道关于未来行动的全部备选方案和有关事件的不确定性
也无力计算出所有备选方案的实施后果
寻求满意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欲望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随着体验的变化而升降”
在好方案多的良性环境下,欲望提高;在恶劣环境下,欲望则下降
因此,决策者对于应当寻找一个好到什么程度的方案,就会视具体情况定位在一定的欲望水平
一旦发现了符合其欲望水平的备选方案,会结束搜索,选定该方案。西蒙称人的这种选择方式为“寻求满意解
组织是一个“诱因和贡献”平衡系统
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取决于由协作而得到的诱因(组织提供奖酬)和为协作而作的贡献(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服务)之间的比较结果
只有当贡献小于或等于诱因时,组织成员才愿意协作,组织才能得以存续和发展
决策人”假设的核心设想是把上至最高领导下至操作者的所有人都看成自主决策后采取相应行动的主体
管理方式
“决策人”理论提醒管理者重视员工的比较决策思维,对员工的激励不能千篇一律,应对员工所属类型进行分类,制定因人而异的激励策略,以达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决策人假设并不对人的动机做千篇一律的设定,而是把经济利益、社会心理需要都看成一种可变的决策前提
企业组织(乃至-般社会组织)要充分关注组织的生存环境,努力寻找适应环境的组织决策与组织中个人决策相协调的管理方式
评价
决策人假设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理论的一次重要转向:由以提高效率为中心转变为以合理决策为中心
这就提供了管理理论的-个新着眼点,即不再无休止地争论人的本性问题,而是创造条件调节那些影响个人决策的前提
就理论而言, “决策人”假设提示企业组织要充分关注自身所拥有的信息条件,在采集、存储、加工、使用信息方面既能提供适当信息又能保护组织自身及组织成员的注意力这种“稀有资源”
应当说,这种转向与工业经济从前期重视劳动分工发展后期重视市场机制大体相应
这种人性假设较之“经济人”和“社会人”而言,其丰满性和现实性是有目共睹的
由此出发而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中的决策学派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普遍重视
与此同时,这种假定也或隐或显地包含在系统权变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以及管理科学学派的前提中,成为管理理论中公认度更高的人性假设
学习人假设
概述
学习人(learning man) 假设,也称为“知识人”假设,该理论认为,知识型员工是“知识人”, 他们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
“知识人”假设的特点在于:它承认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
主要观点
知识人”具有利己性
知识型员工利己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利己性,他们不仅追求为了满足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追求为了满足其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精神享受和其他利益
也就是说,知识型员工的利己性是高层次的,其追求的自身利益虽然首先表现为经济利益,但绝不只是经济利益,而是多种利益的合理组合,是对其多种需要的综合满足
知识人”具有公益性
“知识人”的公益性
一方面来源于知识型员工的“无意为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为,也会增进社会和企业的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还来源于知识型员工的“有意为之”
知识型员工作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愿意将其追求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社会追求的整体目标协调一致,愿意使其追求的个人利益符合于组织、社会的整体利益。
知识人” 的这种“有意为之的公益性是“经济人”所不拥有的
“知识人”具有理性
“知识人”的理性包括“自我理性”和“社会理性”
即为自身利益的理性和为社会利益的理性
自我理性”
指知识型员工比非知识型员工更有能力做出合理抉择
“社会理性”
指知识型员工能正确认识个人自我发展与组织、社会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
即个人自我发展是组织、社会整体发展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
管理方式
满足“知识人”的“利己性”,构筑收入基准,发挥货币的多重激励效应
增加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
引导“知识人”的“公益性”
倡导知识人的“理性”帮助其制定职业目标,使知识人的自我实现与组织目标相统一
评价
“学习人”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的理论依据是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特点
该假设
是对传统人性假设的扬弃和发展
是对传统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和管理方式的突破
它消除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这是因为创新将使组织和个人实现双赢